“睡眠”与“眠睡”的产生和发展
2019-03-14牛国陶
牛国陶
(鲁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汉语中有一组同素异序词“睡眠”和“眠睡”,它们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都可以做谓词。下面将分别梳理“睡”“眠”的词义发展过程和“眠睡”“睡眠”的产生发展过程。
一、“睡”的词义发展过程
“睡”,本义打瞌睡,动词。《说文解字》:“坐寐也。从目垂。”《段注》:“此以会意包形声也。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
至迟在战国时代,“睡”便产生并表“打瞌睡”之义。例如:
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韦庐,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晏子春秋》)
“坐睡”即为坐着打瞌睡。
后“睡”又发展出“睡觉”义。此义至迟在战国时代产生。例如:
俄而王已睡矣,吏尽揄刀削其押券升石之计。(《韩非子》)
此处的“睡”即为“入睡,睡觉”义。“睡”的“打瞌睡”义与“睡觉”义并存至今。
直饶一句下,承当得,犹是瞌睡汉。(《禅林僧宝传》)
昨夜大雷,吾睡不觉。(《南北朝杂记》)
船便是行得好,只是各船上的军人都要瞌睡,没精少神,却怎么处?(《三宝太监西洋记》)
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三国演义》)
营前有十几个民兵倚着枪械在门前打瞌睡。(《明代宫闱史》)
临睡前,他掀开床垫整理床铺,却意外地发现床铺下有一幅绢画……(《古今情海》)
总之,“睡”的词义发展过程相对简单,“打瞌睡”的本义和“睡觉”的引申义,从上古一直并存到现代,且在词义和词性上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眠”的词义发展过程
“眠”,本作“暝”,本义为“闭上眼睛”,动词。《说文解字》:“翕目也。从目冥,冥亦声。”
若药弗瞑眩。(《尚书》)
此处的“瞑”即为“闭上眼睛”之义。
后来,“眠”逐渐引申出“睡觉”义。例如: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楚辞》)
此处的“眠”即为“睡觉、睡着”义。
除睡眠,精其意。(《佛说般舟三昧经》)
该句中的“眠”即为“睡觉”义,并与“睡”连用。
后来,“眠”“闭上眼睛”的本义不再常用,而“睡觉”的引申义则相存至今。
高帝以鼓多惊眠,遂改以铁磬。(《通典》)
早起晚眠勤念佛,晨昏祷祝备香烧。(《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两人同眠共食,友情一天深似一天。(《古今情海》)
以上各句中的“眠”,皆为“睡觉”义。尤其是,“高帝以鼓多惊眠”中的“眠”,已发展出名词性。
三、“睡眠”与“眠睡”的产生发展过程
董秀芳(2002)认为,如果两个并列项意义相近,那么并列短语不需要转类即可成词,如“道路”“人民”“治礼”等。“睡眠”和“眠睡”也是并列成分,“睡”与“眠”都是动词,都含有“睡觉”的语意,因此,它们在双音化的过程中很快词汇化,成为一个动词。
(一)“睡眠”的产生过程和发展
“睡”与“眠”连用,至迟发生在东汉。
除睡眠,精其意。(《佛说般舟三昧经》)
但是,频率是衡量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Haspelmath(2001)认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东汉时代“睡眠”连用的频率不高,因此不能断定“睡眠”是否已经成词。
六朝时代,尤其在佛经中,“睡眠”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例如:
律仪所以尔者,睡眠等非起恶心,故不损不失,乃至常生……(《全梁文》)
咸勉听思,谨条八关斋制如左,睡眠筹至不觉,罚礼二十拜……邻座睡眠,维那至而不语者,罚礼十拜……邻座睡眠,私相容隐,不语维那者,罚礼十拜……(《全梁文》)
听者唯增恍惚,闻之但益睡眠。(《全梁文》)
时宝海梵志于睡眠中见有光明。(《北凉译经》)
无睡眠欲。(《北凉译经》)
若有颠狂放逸狂痴睡眠心乱失念……(《北凉译经》)
疾病困笃诸根羸损颠狂放逸狂痴睡眠心乱失念……(《北凉译经》)
至於余处树下睡眠……(《北魏译经》)
行到疲极,睡眠不觉……(《百喻经》)唐代,“睡眠”的使用频率继续上升。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华严经》)
闷绝,睡眠,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原人论》)
然此虚妄之梦,必依睡眠之人。(《原人论》)
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小止观》)
睡眠如死,无所觉识……(《小止观》)
如佛诸菩萨呵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小止观》)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警觉无常,减损睡眠,令无昏覆。(《小止观》)
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瞠恚盖,即瞠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即痴毒。(《小止观》)
调睡眠者。(《小止观》)
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小止观》)
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小止观》)
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小止观》)
令起贪欲、忧愁、瞠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小止观》)
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瞠恚为第八……(《小止观》)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晓夜专看侍,仍须省睡眠。(《王梵志诗·集藏》)
后来“睡眠”仍保持着较高的使用频率。
丈夫为仇发愤,将死由如睡眠。(《敦煌变文选》)
善庆既归房中,澄心净意,直至天明,更无睡眠。(《敦煌变文选》)
汝若睡眠,我自看守。(《敦煌变文集新书》)
座(坐)专专共保持,睡眠好好相分付。(《敦煌变文集新书》)
言佛者有二义:一者,如睡眠觉,〔二者〕如莲花开。如睡眠〔觉〕者,夜永忽然梦见游于诸道,或游花下,或是身作贫人,或是富贵,总在梦中。(《敦煌变文集新书》)
睡眠懈怡(怠)全除改,此个名为真道场。(《敦煌变文集新书》)
睡眠,没光彩,煎炒心神形貌改。(《敦煌变文集新书》)
太子是四生慈父,睡眠不敢侵身。(《敦煌变文集新书》)
直至天明,更无睡眠。(《敦煌变文集新书》)
中间里睡眠,通间里行道。(《祖堂集》)
值得注意的是,五代时期,“睡眠”已经出现了名词的用法“直至天明,更无睡眠”。“睡”和“眠”都是动词,在“睡眠”成词初期,“睡眠”只有动词一个词性,直到五代,才明确出现了名词性。但在宋代,“睡眠”做动词的情况更加常见。
其子夜如得睡眠,梦见数沙门来视其父。(《太平广记》)
曰:“莫睡眠否?”曰:“不睡眠。”(《五灯会元》)
从值九祖,执侍左右,未尝睡眠。(《五灯会元》)
若道那时无本来性,睡眠忽省,觉知如故。(《五灯会元》)
行脚高士,直须向声色里睡眠。(《五灯会元》)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五灯会元》)
而至于民国时代,“睡眠”兼具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
做动词者,如:
晚上,就陪伴您睡眠安寝,共享枕席之欢。(《古今情海》)
谁知赵元佐并不是真的安寝,乃是假装睡眠。(《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
有好好的睡眠……(《宋代宫闱史》)
而且日则开放,夜则卷缩,如人之睡眠无异。(《上古秘史》)
形体长存,仅仅不饮不食,不热不冷,不动作,仍是睡眠,不过时间较长罢了。(《上古秘史》)
你且好好的睡眠一会。(《元代宫廷艳史》)
做名词者,如:
多饮了几杯酒,失了睡眠,忽然生起病来。(《宋代宫闱史》)
心中郁郁不乐,大有茶饭减少,睡眠不安的情形。(《貂蝉艳史演义》)
除出饮食及睡眠之外,大概已一无所知。(《上古秘史》)
贵国人夜间的睡眠,大约须多少时间?(《上古秘史》)
人的睡眠,是休息日间的疲劳。(《上古秘史》)
现在贵国的人睡眠时间如此之少,恐怕于卫生方面不甚相宜。(《上古秘史》)
睡眠不足,就是思虑过度的原故。(《上古秘史》)
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的标注,“睡眠”为名词。根据语料,民国之后,“睡眠”确是多以名词出现,但是也有少量例外。这应当是“睡眠”一词从兼具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到只有名词一个词性的过渡。例如:
同样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并不一定要“为革命吃饭”,“为革命睡眠”。吃饭就吃饭,睡眠睡眠,难道不挂上“革命”的牌子,就会损害革命者的崇高品质吗?(《随想录》)
表妹还以为她在睡眠。(《随想录》)
除此之外,“睡眠”做动词的情形是不常见的。
(二)“眠睡”的产生与发展
总的来说,“眠睡”的使用频率与“睡眠”相比是较低的。但是,“眠睡”的发展过程与“睡眠”十分相似。“眠”“睡”连用的情况,至迟出现在东汉时期。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伤寒杂病论》)
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上焦不通故也……(《伤寒杂病论》)
值得注意的是,至迟在东汉时代,“眠睡”就兼具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
直至唐代前,“眠睡”的使用频率并未明显增加。
每比人,常眠睡,值其觉寤,辄得奸诈。(《三国志》)
自唐代开始,“眠睡”的使用频率缓慢增高。
仍令探更人探听子细,勿令眠睡。(《通典》)
侯王眠睡,窃齿为印。(《大唐西域记》)
至唐代,“眠睡”常作为动词使用。但后来,“眠睡”的名词词性和动词词性并存发展。
做动词者,如:
俭至心诵金刚般若经,有两纸未通,不觉眠睡。(《太平广记》)
徽宗伴师师共寝,杨戬、高俅别一处眼眠睡。(《大宋宣和遗事》)
镖行这边吃喝眠睡,除去金头虎贾明、孟金龙、李永泰之辈,全是提心吊胆,坐卧不安。(《三侠剑》)
昨托姜员外,夤缘见姊,便与言父母悬念,渠都如眠睡。(《聊斋志异》)
这天夜里,回风、轻燕齐去安睡,昭君眠睡不隐,心事起落,十分悲伤。(《昭君艳史演义》)
本文开头所译的原诗的第一节现在回头看来无疑描绘了两位在激情平息以后的慵眠睡之态。(当代语料)
做名词者,如:
辛苦朝朝有泪垂,煎熬夜夜无眠睡。(《敦煌变文集新书》)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国道教节饮食,省眠睡。(当代语料)
没有爱情的生命只是一种长久的眠睡。(当代语料)
从以上材料分析,“眠睡”至今兼具动词词性和名词词性,但动词词性更加常见。
四、“睡眠”与“眠睡”演变的差异性
在“睡眠”和“眠睡”的演变中,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一)出现时代在两类不同文献中的差异性
从出现时代看,中土文献“睡眠”见于六朝,佛教文献见于六朝;而“眠睡”中土文献见于东汉,佛教文献见于唐代。
(二)使用频率的差异性
就出现频率看,“睡眠”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眠睡”。现抽取“睡眠”和“眠睡”共同出现过的文献——《敦煌变文集新书》和《太平广记》,做频率统计。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敦煌变文集新书》和《太平广记》中,“睡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眠睡”。
表1 “睡眠”“眠睡”使用情况对照表
(三)语法功能的差异
“睡眠”只可做名词,而“眠睡”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在“睡眠”或“眠睡”的形成初期,“睡眠”和“眠睡”都有动词词性,后“睡眠”至迟在五代时期发展出名词词性,“眠睡”在东汉时期发展出名词词性。但发展至现代,“睡眠”只能做名词,而“眠睡”既可做名词,又可做动词。
五、“睡眠”和“眠睡”语法功能差异的原因分析
“睡眠”和“眠睡”都由“睡”和“眠”的两个相同义素组成。“睡”在单用时,一直以来是动词;“眠”在单用时,也是动词;于是“睡”与“眠”组合成的“睡眠”与“眠睡”也是动词。后来按照动静引申的规律,“睡眠”和“眠睡”都发展出名词词性。至此为止,“睡眠”和“眠睡”发展过程相似,但是最终语法功能却又产生差异。究其原因,使用频率应当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词义分工是另一个因素。
(一)使用频率不同
前文已分析,“睡眠”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眠睡”。更高的使用频率,使“睡眠”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语言,随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发展或调整出更实用的用法。而“眠睡”使用频率较低,接触实际语言的机会少,没有随着语言使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于是其意义和用法便一直保持不变。
(二)词义分工
可以推测,应当有某个词取代了“睡眠”动词的意义。而这个词便是“睡觉”。事实上,与其说“睡觉”取代“睡眠”动词的意义,不如说“睡眠”配合动词“睡觉”而丢弃动词的意义。“睡觉”的组合至迟出现于唐代,意为“睡觉醒来”,例如:
马上偶睡,睡觉成吟。(唐)
如人睡时,忽然作梦,梦从何来?睡觉之时,梦从何去?(《祖堂集》)
俄如睡觉,神气顿如旧。(《太平广记》)
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犹未灭。(南宋话本)
至迟自元代,“睡觉”发展出同现代汉语中的“睡觉”一致的意义。
主人家点灯来。我好收拾睡觉。(《老乞大新释》)
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西游记》)
我就无精打采的回家睡觉啦。(《三侠剑》)
同时,“睡眠”的名词意义,在口语中逐渐被“觉”所取代。
到里间汤池里洗了一会儿,第二间里睡一觉……(《朴通事》)
南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小令·元)
“睡眠”作为名词,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在巴金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看到将“睡眠”做动词使用的情形,所以,“睡眠”完全失去动词的意义的过程,应当刚刚完成不久。因此,由于使用频率和词义分工两个影响因素,“睡眠”和“眠睡”在语法功能上最终有了区分。
六、以“眠睡”和“睡眠”为例探究同素异序词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一)同素异序词的产生规律
汉语词汇有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向,异序造词法创造出大量双音词。“语素的同义关系作为并列式双音词的强势语义聚合,使同义语素并列在汉语双音节组合中具有强势地位。这些语素在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背景下逐渐结合成联合式复合词,其语素序列的变化不影响结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转变后基本意义大多不变。”[1]“睡眠”和“眠睡”的二素“睡”与“眠”,最初都是动词。“睡”本义为“睡觉”,“眠”产生引申义“睡觉”。二素在词性相同、意义相同的条件下组合成一对词汇意义相同、语法意义相同的联合式复合的同素异序词。
同素异序词既能增加词汇量,又由于同素异序的特点,不会增加额外的记忆理解负担,因此异序造词法是一种相当经济且十分能产的造词法。“‘倒序’只须要将一个复合词的词素先后顺序颠倒过来,非常简单,不受语义相反或类比的限制。”[2]也正是因为“睡眠”和“眠睡”成词后,其意义保持“睡”“眠”的基本意义而不变,不会造成人们的理解记忆负担,因而被广泛使用。
(二)同素逆序词使用频率的分野
1.关于语音的选择
语音的选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条规则:“(1)发音部位依照口腔由大到小,由合到开的顺序;(2)发音方法依照由不送气到送气的顺序;(3)两个语素发音舌位依照由后到前的顺序。”[3]“睡眠”符合规则中的(1)(3)两条,而“眠睡”只符合规则(2)一条,这应当是“睡眠”的使用频率高于“眠睡”的原因之一。
2.关于语义透明度
“复合词的语义可从其所组成的各个词素的语义推知程度,其操作性定义为:整词与其词素的语义相关度。”[4]即词素的意义与整词的意义越相近,则语义相关度越高,那么这个词素就排在前面。“睡”有“打瞌睡”“睡觉”义,“眠”有“闭眼”“睡觉”义,相比较而言,“眠”的义项比“睡”丰富,因此和整词的相关度就相对低,其语义透明度便低于“睡”。因此,在心理词汇的处理中,语义透明度相对高的“睡”就更具优势,所以“睡眠”的使用频率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