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3-14王偲
王 偲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引导舆论,指导网民避免成为法国社会学家古塔斯夫·勒庞笔下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1],不仅是当前营造我国清朗网络空间的要求,也应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要求折射在新媒体专业课程中,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处理好新媒体专业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2]。目前,国内既有的关于新媒体专业课程如何推进课程思政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拟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既有文献,结合“认知、态度、行为”传播效果理论,对新媒体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求教于方家。
一、新媒体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
从人作为传播主体的角度理解,中国社会已进入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缺乏管理主体、去中心化、非线性传播、高度交互、信源不确定引发集合行为是其主要特征。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使用的日益普及与完善,必将在未来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媒介格局、信息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3]。
首先,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直接改变了媒介格局。一方面,“人人都能发声”的互联网使得普通大众得以参与社会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传统媒体、自媒体、社会化媒体等多元传播主体动摇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权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消费社会”[4]的逐步发展,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主导型日益突出,比较典型的变化是当前广告业的发达以及“互联网思维”向“以用户驱动为核心”转变。
其次,互联网新媒体改变了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信息的生产方式。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使得全球随时随地互动和共享成为现实。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是新媒介技术改变人际关系的典型代表。互联网上的信息从原先的传统媒体生产提供,变成以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为主,“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传播”的互联网传播时代来临。
最后,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上海量信息涌现是产能过剩[5]在信息传播领域的直接反映。各类媒体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激烈,当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后,普通个体能够利用社交媒体参与注意力资源配置,网红现象是这种新资源配置方式的典例。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发展深切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及时、全面推进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
二、新媒体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勒庞认为“乌合之众”具有盲目、冲动、轻信等特点,实质是群体传播中,群体对个体的传播效果。借助经典大众传播学传播效果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递进这一理论分析目前新媒体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可大致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认知层面:“创业时代”媒体从业观挑战专业认同感
十多年来,传播业的宏观经济结构和技术环境变化使得新闻传媒的经营和组织方式发生巨变:一体化的大媒体机构开始被分散的小型传媒公司取代,大型新闻传媒机构的普遍裁员某种程度上促使从业者通过建立小型企业、协作型工作室等方式实现自我雇佣,以应对受到结构冲击的新闻行业整体就业市场[6],经济学上把这类策略称之为“破坏性创新”[7]。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就业形式——创业新闻,越来越多的创业新闻人及工作室兴起, 未来新闻传播业或进入“创业时代”[8]。传媒人通过创建个人的小型媒体生产内容,凭借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扩大传播渠道,并努力与其它小型传媒机构联结为辛迪加以强化自身的影响力。
表层从业观的变化引发深层的专业认同问题。
首先,在实践方面,新媒体重构了新闻价值标准和生产模式:以机器写作、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的生产、发布、呈现、跟踪等环节部分取代原有的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如何有效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源,不仅加强了记者编辑的工作压力,而且引发他们对内容质量、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深切担忧。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的生产流程开始变得“液态化”[9],新闻更像是一种由职业记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对话”[10],专业新闻工作者不再是唯一的阐释主体,大规模公众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对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重塑。实践的巨变使“专业新闻工作者是把关人”这一“信条”以及新闻的专业性被质疑,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新闻业要求记者具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出现“退化”[11],如独立进行深度调查能力、核证资料能力及搜索信源能力等等。
其次,实践的巨变与专业教育滞后之间的“代沟”直接影响学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同[12]。UGC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新闻与新闻机构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新闻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业余传播者”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分疏愈发明显。从事新闻的门槛是否越来越低?如何向学生解释从事新闻传播业和成为新闻传播人之间的区别?更极端一点来说——学生是否还需要进入院校学习?
(二)态度层面:网络信息的迭代效应增加舆论引导压力
迭代原指计算机计算时的重复反馈活动。迭代效应是由“迭代”产生的后续现象或反射性活动[13]。凭借实时互动和评论反馈机制,新媒体整合了图片、文字、视频、弹幕等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连续、滚动、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新闻可以被“无限”更新和延展,呈现出某种“迭代效应”。互联网不仅提供新闻,还提供关于新闻事实的知识甚至知识的知识[14],丰富了新闻的内容和活力。
互联网构建了新型的网络话语空间,拓宽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发表意见和批判的渠道,不仅影响舆论演变的过程,还对舆论的引导理念和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的使用者以年轻人为主,尤其是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群体,如果不及时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互联网上的信息,依法在网上发表言论,那么学生们可能因“从众心理”和“宁信心理”的影响,加剧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的趋势[15],不利于国家舆论引导工作。
(三)行为层面:UGC的崛起使弘扬主流文化及价值观更重要
Web2.0时期,伴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大规模用户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输、发布、销售等传播环节中。新闻媒体机构主导的“专业时代”受到以UGC——即用户生产内容为代表的“大规模业余时代”[16]的挑战。UGC对于补充信源、强化“现场感”、提供多元的观点和意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颖的内容、新潮的形式、丰富的传播手段、偶像效应等使得UGC在年轻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中更受欢迎。而人们的选择愈多,发扬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压力愈大,也愈重要。主流文化价值观好比灯塔,帮助人们不至于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认知、态度、行为这三个层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依据媒介特性有所不同。借助此理论的目的仍然是以期为研究推进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借鉴。
三、新媒体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对策
“千禧代”学生即将进入高校,他们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17]。推进课程思政离不开对学生群体的认真研究分析,新媒体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可以此为出发点,探索科学对策。
(一)借鉴新媒体的交互反馈性
媒介使用的变化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社交媒体在互动反馈上优势突出,教师的 “传道授业解惑”或也应加入这一要素。目前,安徽理工大学正积极推进以“超星尔雅”学习平台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辅之以微信、QQ等平台进行课内外的实时交流,收集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实时将热点新闻事件或话题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优化整个“互动学习”的过程。另外有趣的一点是表情包对于师生沟通有较好的效果。以QQ小黄脸系列表情为例,教师选择“鼓掌,偷笑,微笑,发怒”表情而非“优良中差”评价学生作业比较易于学生接受;选择“卖萌”表情补充在作业点评中,深得学生喜爱。
(二)探求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联
新媒体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无论是宏观层面国家的媒体战略,还是微观层面个人对新媒体的认知,新媒体专业课程可以挖掘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交融点。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仔细研究这些关联,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第一,利用课堂强化专业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目前很多热点话题或事件首先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导致传统新闻机构不得不关注并跟进报道。这类事件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的丰富素材。笔者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研讨2016年11月3日留日女学生江歌被杀案:“江歌案”是如何在互联网上一步步引爆成为热点?如果此案最初是由《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节目播出的话,“江歌案”在报道主题、报道技巧上将有何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研讨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索互联网新闻和广播电视新闻的差异及原因,强化学生对大众传播中经典“把关”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理解,。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式微,在网络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专业的传统媒体依然在新闻把关、舆论引导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借助跨学科方式。当前我国要打造全媒体发展格局,“全媒体”的实质应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各类媒体共存一室,包括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旧媒体以及互联网新媒体。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个时代背景,解决好新媒体专业课程教育中的一个认识论问题:新媒体到底“新”在哪里?教师可采取跨学科方式,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媒介是孤立存在的,新媒介的诞生都是基于旧媒介的基础之上并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不断发展。媒介自身的历史变迁是新旧媒介不断关联、影响、进化的过程。简言之,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再中介化——即新媒介对旧媒介不断重塑升级[18]。跨学科教育既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新媒体专业课程的视野,勤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交流,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优势。
(三)运用新媒体思维。
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引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或学科竞赛,指导学生思索如何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如在大学生市场调查研究大赛中指导学生结合“双11”分析新媒体如何通过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来塑造生活理念;在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指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经典人物传记等等进行再挖掘,用新媒体的理念和方式对故事内涵再解读,用更符合当前年轻人的话语习惯、表达方式来呈现。不仅拓展学生的课外实践,也有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年轻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进思政教育这项长期工程的主体是老师,成效在学生,更离不开与其他课程的互通互补,各门课程“同向而行”才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最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19]。
通过新媒体教学课程思政,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对互联网新媒体既不盲目追随,也不一味否定;对传统大众媒体既不全然怀疑,也不过分崇拜;树立全媒体观念,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未来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