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的付出,无悔的爱
——给长辈亲人最好的礼物
2019-03-14王玉梅李朝晖
□王玉梅 李朝晖
一个多月前,我们病房来了一位80多岁的卧床女患者,只有女儿和年迈的老伴儿陪伴在她身边。患者的衣物很不整洁,眼睑上糊满了黏稠的黄色分泌物,整个人看起来很虚弱,还在不时地喊叫。
医生询问病情时,老伴儿只是默默地站着,腼腆地笑着,也不作答。女儿看起来很焦虑,喋喋不休地讲述着病情和家里的情况。
老两口一共有6个子女,可生病后只有这一个女儿不离不弃地照顾,其他的孩子们都说自己忙,没有时间。言语中看得出这个女儿的无奈和抱怨。
在全面的询问病史、查体和参考已有的病历资料后,医生向女儿交代了病情:目前病情危重,希望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她的痛苦和心愿,家属之间也要好好沟通,劝说其他子女来院探望和照看老人,做好日常生活照护和心理精神照护,准备好患者的后事,给老人跟爱与被爱的亲人好好告别的机会。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老伴儿仍然站在旁边微笑着。
在日后的诊疗过程中,我们感到这位患者的问题很多,凭经验看,单靠一般的沟通很难帮到他们,这两位家属应该得到更多的精神和社会支持。于是,我们把这个个案转介给专业社工师李朝晖。
社工邀请患者的女儿(L阿姨)参加母亲节活动,学习怎么给妈妈做芳香抚触,L阿姨很感兴趣。做完芳香抚触后,L阿姨流泪了,她说:“好像跟妈妈一起走进天堂的感觉,没有遗憾,没有痛苦。”
最初——对妈妈、对弟弟的抱怨
L阿姨开始跟社工聊起她家的一些情况。L阿姨说妈妈有6个孩子,3个女儿,3个儿子,但只有她一个在默默地付出,没有人分担。
但自己这么付出,妈妈还不领情,心里只知道惦记着她的小儿子。有时还嘱咐她要照顾弟弟,时不时问问小儿子有没有吃好。自己每天这么辛苦,妈妈却看不到,L阿姨的心里很委屈,有时候也忍不住跟妈妈抱怨一下她的偏心,可妈妈听了很难过,老泪纵横,L阿姨也就不忍心说下去了。
为了让妈妈开心,L阿姨有时会编一些妈妈爱听的话,譬如妈妈最喜欢孙子,L阿姨就会告诉她孙子考上大学了,妈妈听着就会笑得合不拢嘴,其实孙子还没考大学呢。
可每当想到妈妈如此偏爱的弟弟和弟妹实际上并未尽到他们应尽的责任,L阿姨就又是一肚子委屈和抱怨。
转折点——耳机和音响
一天,L阿姨提到想跟社工要一下芳香抚触的音乐,这时她从包里拿出来一个音响和耳机,引起了社工的注意。
社工:“这个音响不错,谁给买的?”
L阿姨:“儿子给买的,耳机也是,好几百呢。”
社工:“儿子好孝顺啊!”
L阿姨:“是呀,我儿子对我特别好,我喜欢优衣库的衣服,我儿子就去那儿给我买,我就喜欢穿三四十岁的衣服。”
觉醒——付出的意义
社工:“阿姨,那您比您母亲有福呀,您的儿子比她的儿子孝顺呀。”
L阿姨:“是,你说为啥我儿子孝顺?”
社工:“因为你做出了榜样。”
L阿姨:“你说得对,就是因为我对我妈好,我儿子看见啦。”
社工:“那您儿子怎么看您照顾母亲这件事?”
L阿姨:“我儿子说,我照顾我妈是应该的。儿子还常说,等我生病时,谁都不用,他就能把我照顾得好好的。”
社工:“您这么辛苦地付出,儿子都看见啦,也像您一样孝顺。”
L阿姨:“是呀。”
说起儿子对自己的好,L阿姨很开心,因为看到阿姨随身携带音响,社工联想阿姨可能喜欢音乐。
图6中展示了两个算法的可视化结果,两个算法都得到了较为不错的效果,同一类别的点基本都聚集在了一个簇中。相比于BH-SNE,ST-SNE的结果中,同一类别的点聚集的更加紧密,类间的分隔更加明显。
社工:“阿姨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歌?”
L阿姨:“说出来,怕你们笑话阿姨,我就喜欢听一些情歌。”
社工:“挺好的,前几天我们还陪病房的一个阿姨唱歌呢,那个阿姨最喜欢《我心里永远有个他》,您熟悉这个歌吗?”
L阿姨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知道知道,我还喜欢听……没事我就唱两句,有时在医院太没意思了。”
社工:“如果有志愿者陪您唱唱歌,您觉得怎么样?”
L阿姨:“那好啊,我可喜欢唱歌了。”
社工:“下次让志愿者给您做做芳香抚触,让您放松一下,您也需要被照顾。”
结果——释怀、理解
L阿姨的心情好转很多。
L阿姨:“其实我不怪弟妹,毕竟妈妈把我养大,并没有养她。我心里真的舍不得妈妈,放不下,她的时间不多了,我应尽量多为妈妈做一些,多说一些让她开心的话。”
在得到社工师李朝晖的帮助后不久,我再次见到了患者的女儿,她的精神状态比刚来时好了很多,可以顺畅地交流,查房时我还发现病床上和周围环境整洁了不少,患者的脸上、身上也都变得干干净净,虽然她已经昏迷不醒,但整个人看起来却很平静、很安详。
当我夸奖她有了很大进步时,她一个劲儿地感谢我们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好好照顾妈妈是她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这教她学会放下,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下楼走走,边走边听歌,用学来的方法给妈妈做芳香抚触,使整个人变得轻松、有力量,敢于面对妈妈的离去,包容理解兄弟姐妹们的难处,也勇于承担妈妈离世后对爸爸的照护。
面对衰老、临终和死亡,每一个家庭都是伤痕累累,身处其中的亲人在内心深处呐喊着:“快来帮帮我吧,我要被压垮了!”这是在照护末期患者时无法避免的困境。
所幸我们拥有日趋成熟的灵性照顾和社会支持的能力,这犹如一剂良药,给生者赋能,点燃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希望,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拥有爱,拥有照顾好病人和挨过痛苦的能力。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