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风险及措施
2019-03-14安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徽安庆246000
施 俊 (安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徽 安庆 246000)
1 引言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市场需求量增大,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大量建设难度高,技术要求高,建设工期长,人才需求量大的工程项目出现,这也更加考验着我国的建筑业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督水平。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并制约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近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近年来同我国经济一同保持着高度发展的趋势。但是由此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对人民利益和社会安定都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现阶段我国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不当的现状,使得建筑业信用形象降低,同时制约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环境,而且还降低了我国在世界建筑业内的影响力。因此,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标准和强化对工程管理的监督力度,综合协调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科学技术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建筑业稳健回升。
3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重点
3.1 施工前
建筑工程施工前,监管工作重点在于:监督审核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文件;监督审查承包工程项目的相关单位和施工队的质量;审核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和实际勘察工作是否符合工程质量安全标准。
3.2 施工中
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管工作重点在于: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工程地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三个方面进行严格且有效的监督管理,这将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这个阶段的工作,与第一个阶段不同,这个阶段需要比较专业精密的施工装备和检测仪器。通过真实准确的大数据统计和分析,保证工程在可预测的安全范围中进行施工,增强对工程监管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并且,严格遵守业内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3.3 竣工后
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监管工作重点在于:严格对即将对社会正式开放的项目工程进行监督,保证不让不符合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的项目工程进入市场和社会被使用。借此来规范建筑业内的不良的行为和控制豆腐渣工程的出现,避免增加社会安全隐患;严格对项目工程的后期装潢、修缮等工作的监督管理,不仅要确保装潢修缮过程中对建筑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设备工具、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还要确保装潢、修缮等工作的开展不会对建筑的主体结构造成破坏而形成安全隐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4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潜在问题
4.1 政府监督的弊端
目前,政府机关是建筑业内主要的监督机构,在监督和规范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但政府中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部门并不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负主要责任,监督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需要政府起作用,还需要施工建设方参与监管工作和负起监督责任。政府相关部门过度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管,不仅无法发挥政府对建筑业宏观监管作用和目标,还使得五方责任主体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责任意识淡薄而没有起到相应的监管责任,形成过度依赖政府监督的不良局面。而这不但容易引发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风险问题,而且不利建筑业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引起重视,使得政府监督管理的弊端显露。
4.2 质监队伍的结构缺陷带来的风险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其中包括建筑、经济、法律等,专业性强,涉及的行业多、涵盖范围广。然而,如今建筑工程监督形式较为单一,质检队伍结构也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素质也不够高,而使得质检队伍工作人员难以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管。监管部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评估机制,加强对质检工作人员的培训,完善质检队伍组织结构,有利于促进建筑业良性发展。
4.3 质量上的风险
4.3.1 设计单位
由于费用、单位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工程的难易度等原因,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存在工作人员对设计图纸审核不严谨的情况。
4.3.2 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工作人员结构单一、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够等问题,容易造成施工方案不能很好的被实施,施工过程不顺利,而导致工程质量不高。
4.3.3 建设单位
与其他单位配合不当,过多的干预其他工作单位的工作,容易导致工程建设不能顺利进行。
4.3.4 监理单位
存在工作完成质量差、挂靠、工作人员散漫及人证不符等问题。
4.3.5 个别地质勘探单位
存在提供的工程地勘报告不符合标准,勘探的内容、范围、勘探点的深度、数量、土层分析等都不详细,实际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将极大的影响工程设计、方案开展、施工等。
4.4 施工人员的风险
施工现场存在施工环境不安全、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作人员操作设备不合规范、未穿戴好安全装备等问题。施工单位存在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员工安全培训不彻底等问题。
5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的完善策略
5.1 健全法律体系,巩固执法地位
政府部门应努力完善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监管系统,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标准。政府部门还可以借助社会信誉考核制度,加强社会信誉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质量相结合,以此督促建筑业信用水平提高。其次,还应该制定并实施的惩罚机制。了解借鉴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措施,以此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5.2 完善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随着大量新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和使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故为了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可以借助科学的监督管理手段,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例如置办激光定位仪、数字显示回弹仪、钢筋扫描仪以及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加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技术性,显著提高对工程质量风险的预判能力。
5.3 加快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身处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保证,明确了发展方向,对于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深远的意义。故应加快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6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落实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才能推动建筑业稳健发展。而此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保证工程项目符合基本要求,还需要五方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的工作,减少工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并对此及时进行调整。让政府管理、行业规范、市场监管等协同发挥作用,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建筑业稳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