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9-03-14史友宽王果团郝珍珠
史友宽,王果团,郝珍珠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0 前 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武术国际传播作为研究热点,一直备受关注。大量研究提出传统武术传播模式、竞技武术传播模式、养生武术传播模式等,为武术国际传播做出了应有贡献。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模式属于非整体性传播,以部分传播整体,使国内外大众很难窥见武术文化的全貌。其次这些模式只是在理论上提出,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由谁来传播?传播什么内容?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受众是谁?会产生什么样的传播效果?由谁监管等等?这些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笔者在国外求学,无意间参加了“世界奥林匹克日”活动,深受启发,不禁联想到武术和“世界太极拳日”。太极拳流传甚广,习练人群遍布五大洲,有些习练者先知太极拳后知武术,可见太极拳的影响极大。在国外世界太极拳日被太极拳爱好者所追捧,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者达到亿万人之多,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1]。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是全世界太极爱好者自发庆贺的“世界太极日”[2]。笔者在国外经历了两次由当地协会、孔子学院以及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高校联合举办的世界太极拳日。笔者认为,应该借助世界太极拳日为平台,对武术进行“全貌”传播,这无疑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1 世界太极拳日基本传播模式构造的理论来源
1.1 “武术传播模式”的概念
1956年3月9日,时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同志在同国家体委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要加强研究,改进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其科学价值,采用各种办法,传播推广。”[3]这是第一次以国家层面提出“采用各种办法”,进行武术传播推广,武术传播推广的工作地位得以明确。
而“武术传播模式”研究起步较晚,查阅现有文献资料,对“武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武术传播模式”概念在2002年由郭玉成、邱丕相的《武术国际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中提出。该研究首先对“传播模式”做出了定义:通过科学的抽象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最简要地描述传播的主要成分,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及这些成分、环节和有关变量之间主要关系的图式。这样,“武术传播模式”就可以表述为对武术传播的主要成分、武术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有关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式。概念系统而详细地表述了“武术传播模式”的同时又分析了武术传播过程中包含的7个主要因素分别是:①武术传播者、②武术传播内容、③武术传播途径、④武术传播过程的阐释、⑤武术传播对象、⑥武术传播效果、⑦武术传播环境。”[4]
1.2 拉斯韦尔“5W模式”
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与功能》(1948年)一文中提出了 “5W模式”“即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据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或五个内容: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效果)(图1)[5]。
图1 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5W模式”
米夏埃尔·比勒(1980)称赞“拉斯韦尔第一次准确描述了构成‘传播事实’的各个元素。”赖利夫妇(J. W. and M. riley, 1959)认为,这个简单的模式有多种用途,其中特别有助于组织和规范关于传播问题的讨论[5]。该模式属于单项传播模式,忽略了受众的反馈。
1.3 系统论
什么是系统论呢?钱学森等同志所下的定义是:“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的组成部分。”[6]就这个定义而言,“系统”把极其复杂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世界太极拳日在传播过程具有复杂性,其本身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而系统论又能够揭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过程中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指导各组成部分协作运行具有指导性意义。
1.4 世界奥林匹克日基本传播模式
世界奥林匹克日活动在世界各国开展过程中模式不一,但目标是一致,都是围绕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精神等为主题。在中国纪念世界奥林匹克日活动的主要方式是长跑,而在其他国家更加注重开展内容上的多元化,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精神等进行系统切全面的传播。
世界奥林匹克日基本传播模式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理论推理而来,而外层则是基于笔者参加奥林匹克日总结得来。同时内层也是世界奥林匹克日传播模式的核心层,而外层是传播保障和监督。该模式能将奥林匹克的运动、文化、精神等成功传播的原因,不仅在于内层各要素之间及和部门之间相互协助运行,而且各要素外层构成了整个模式的保障。例如:在传播内容上,内层是对奥林匹克的运动、文化、精神进行传播,而外层是对体育产业进行传播。体育产业具有商业性,因此世界奥林匹克日传播模式允许本土以及国际体育产业在当天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和售卖,需缴纳一定的赞助费,这样双方达成协议,各需所需。世界奥林匹克日活动有了经济保障,各体育产品公司得到了自己产品的宣传。当本土与国际体育产品同时宣传时,在产品的营销模式、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同时也进行了对比,又可以刺激本土体育产业的优化升级。由于本文主要是建构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因此在此不多赘述。下图是“世界奥林匹克日基本传播模式”(图2)。
图2 世界奥林匹克日基本传播模式
综上所述:①虽然拉斯韦尔“5W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传播学宏观的角度出发,拉斯韦尔“5W模式”能够为构造“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提供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方法。②根据“系统论”可以把世界太极拳日整个传播过程看作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受其影响并与其自身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依赖,因此对于揭示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指导各组成部分协作运行具有指导性意义。③世界奥林匹克日成功传播的先进经验,能够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和经验教训。④在《中国武术传播论》中的“武术传播基本模式”的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构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提供借鉴。
2 世界太极拳日基本传播模式构造
2.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
2.1.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内层。传播的主体也是传播者。世界太极拳日活动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处于第一环节。首先世界太极拳日是由传播者发起;其次也是信息传递的起源,没有传播者世界太极拳日活动无从谈起。根据活动发起方可将传播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国务院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协调小组”可将世界太极拳日活动传播者分为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化部、国家外交部。“国务院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协调小组”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成立的“国务院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协调小组”,协调国家教育部、国家文化部、国家外交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知识产权局、财政部、旅游局和商务部等部门,成立相应部门的武术国际传播小组,由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任小组组长,经常召开会议,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调解决各种问题。”[7]
无论武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传播都存在阐释问题。在国内,受体在学习武术时,传播者往往注重技术动作的演练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对武术技术动作所蕴涵的技击、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阐释。例如“白鹤亮翅”,中国大众太极拳练习者,从字面得知该动作造型犹如白鹤展翅,却不知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诸如神仙、长寿、隐逸、大志、君子等等。在技击方面“白鹤亮翅”是人与白鹤之间的意象化。太极拳习练者用双臂左右格挡来击敌人的双手,则敌方的力即被分散而不整,随之习练者右手随沉随起,提护至右头角上展开,同时左手从左侧下展开至左胯旁,犹如白鹤展翅[8]。而在国外情况更糟糕,笔者讲解:“白鹤亮翅”时,比喻人的身体犹如白鹤展翅,就有学员问道:“白鹤展翅,双翼是平行的,而太极拳的白鹤亮翅怎么是一高一低;”我阐释道:“首先‘比喻’人的身体犹如白鹤展翅,其次‘白鹤亮翅’其内涵包括了技击、中国传统文化等。”由此可见无论武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传播,都存在“阐述”。而通过“阐述”还可以消除人们认为武术是“花架子”的偏见。世界太极拳日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播武术技术、文化等,武术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传播“阐释”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可见“阐释”这一过程在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中的重要性。
2.1.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外层。世界太极拳日传播者可以划分为组织传播者和非组织传播者,组织传播者又可分为官方组织传播者和民间组织传播者。笔者在国外参加了两次世界太极拳日活动,该活动由当地武协、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外方、中方合作高校联合举办;而在国内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体育总会、山东省老年体协、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阳光海岸·太极日照— 2017日照“世界太极日”[9],由此可见世界太极拳日属于官方组织传播。官方传播文化的优点具有系统化、权威性、准确性、广泛性、精炼化,尽量展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国宝本真的面貌[10]。同时官方组织传播也具有保障性,例如:“国务院中华武术国际传播协调小组”中的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能够对太极拳日活动进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的宣传和传播工作;知识产权局能够对太极拳日活动传播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国家财政部能够太极拳日活动传播过程中的必要经费的支持工作等。因此官方组织传播能够对世界太极拳日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
2.2.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内层。
2.2.1.1 武术科技园区。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开展地点一般设在城市中心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学校等,根据武术的内容可分为:武术科技园区、武术技术园区、武术文化园区。
其中武术科技园区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应用到武术中,例如:利用VR、AR技术构造出虚拟现实的武侠文化,让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日的人体验科技武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武术文化,增加人们对武术的兴趣。
2.2.1.2 武术技术园区。众所周知武术的技术体系十分庞大, 如何对庞大的武术技术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根据《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中不同人群对武术的技术层面的需求不一,由此可将武术的技术分为:以攻防、以健身养生、以娱乐为中心的武术技术园区。
2.2.1.2.1 武术攻防园区。有道是“技法无高下,功力有深浅”。任何一种搏击术都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得到的。武术在攻和防的传播过程中,应注意对其进行科学的阐释。八极拳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美誉。例如:八极拳的“上步马步贯拳”,力源于碾脚,行于腰,贯之拳眼,故暴发力极大。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力由碾脚发出,脚掌对地面做功,地面对脚掌有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通过腿到腰,以腰带动手臂发力,力达拳眼,暴发力极大,这是由力的传导和提升。
2.2.1.2.2 武术健身养生园区。武术作为健身项目,武术有异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点在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神形养”的“修炼观”,强调意识与肢体动作的高度统一,即“心身合一”[3]。往往我们对武术的健身养生功效进行讲述时,总会有人半信半疑,与此同时可以将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行公开展示,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讲解和宣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1.2.3 武术娱乐园区。在“纪念日”或“活动”中都离不开娱乐的元素。有关武术的娱乐价值,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最早出现在1923年出版的《精武内传》中,写道:“精武会之设,可以遣兴,可以消闲,更可以修养身心,娱乐场之正当者,盖无逾此也。”充分肯定了武术的娱乐价值。从早期的武术通过“来时瓦合,去时瓦解”的表演形式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方式,再到今天的大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春晚武术等都不可或缺武术的娱乐元素,因此世界太极拳日活动更不能缺少武术的娱乐元素对其自身宣传。在历届春晚和大型娱乐活动中,武术节目都会穿插象形拳,例如:醉拳、螳螂拳、猴拳等深受观众喜爱。基于此通过现场学习象形拳动作,模仿动物形象,通过3D识别技术来判断模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挑战者是否挑战成功。
世界太极拳日在传播内容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建立奖励机制,奖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制定“世界太极日比赛规则”,根据世界太极拳日技术园的传播内容,“世界太极日比赛规则”分为三部分,①以攻防为目的的参与者,通过现场报名和现场学习武术中巧妙的摔法、拳法、擒拿等,该部分可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例如在时间上可采取10分制,比赛双方谁先取得10分,获取比赛胜利等。②以养生为目的参与者,可通过编制10~15个经典的太极拳动作,然后对太极拳动作名称进行排序,参与者通过现场学习,再通过抽签,然后参与者通过抽签顺序和根据现场工作人员的提示的动作名称,依次作出相应动作,制定完成整组动作的时间和动作质量标准,根据完成整组动作的时间和质量评判出是否挑战成功;③以武术娱乐为目的参与者可根据武术套路中象形拳,参与者模仿象形拳中动物动作,通过3D识别技术来判断模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挑战者是否挑战成功。最后对胜利者进行奖励,奖品可设比赛证书、世界太极拳日纪念T恤等。
2.2.1.3 武术文化园区。在1985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认为武术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199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上册)》中特别强调“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综上所述武术、武术文化源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因此武术自然而然地蕴含了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之美等。由此形成了庞大的武术文化体系,如何将如此庞大的体系在世界太极拳日进行系统传播,笔者认为,举行世界太极拳日知识竞赛不失为最佳的方法之一,通过举行世界太极拳日知识竞赛,可以有效促进大众更加积极地学习、掌握武术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对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系统和全貌的传播。
在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开始追求无论做什么都讲究效率的背景下,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将武术和武术文化制作成系统的“武术鸟瞰图”、“武术文化鸟瞰图”。鸟瞰图内部构造以“秒懂百科”的形式呈现,例如在武术鸟瞰图中将武术的拳种分为:“秒懂长拳”、“秒懂少林拳”等;在武术文化鸟瞰图中将武术文化分为:“秒懂武术哲学”、“秒懂武术养生”等。这种形式可以在网上,也可以在世界太极拳日活动现场,网上浏览可以通过世界太极拳日现场扫码的方式或好友共享的方式实现。该形式的构建笔者认为能够进一步拓宽渠道让大众更加系统、清新地了解武术技术、武术文化等;第一、迎合了喜欢使用移动终端用户浏览和阅读信息的习惯;第二、人们缩短了知识的获取时间;第三、让大众获得知识的新鲜感;第四、鸟瞰图具有直观性、系统性,更加能够对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系统和全貌的传播;第五针对普通大众对武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现场快速的系统学习和了解,同样可以参加世界太极拳日知识竞赛。世界太极拳日知识竞赛还可以以现场快问抢答和移动终端答题两种形式,例如:设置分值20分,每答对1题累计1分,优先取得20分者获胜,由20分至下排列,取前三名对其进行纪念品和荣誉证书颁发。通过动终端在网上答题的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将分值设为三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颁发不同的奖品和证书。世界太极拳日知识竞赛理论来源可依照《中国武术百科全书》进行编制。
综上所述以武术科技、武术技术、武术文化为中心,构成了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的内层,而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的外层是整个活动的部分经济来源,在介绍有关武术产品时又会对武术文化进行了再次阐述。
2.2.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外层。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的外层是对武术产品进行传播。商品具有商业性,在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应主张开放、包容、共享、多元的商业理念,允许武术产品以及国际体育产业在当天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和售卖,需缴纳一定的赞助费,双方达成协议,各需所需。这样世界太极拳日有了经济保障,各体育产品公司得到了自己产品的宣传。武术产品不仅仅是对其产品进行了售卖,而是对其在创造和生产时赋予其独有的武术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等进行了再次传播。例如:在武术产品的文化内涵方面,中国的丝绸,远近闻名,武术服装,居多采用真丝绸缎面料,再加上祥云图案的点缀,祥云寓意吉祥;在表现中国人民生活方面,真丝绸缎具有色泽光鲜、凉爽舒适、质地柔软有弹性等特点是中国很多家庭的家居服、武术T恤、太极服等所选用面料。武术服装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反映出中国人民的生活。在武术产品创造过程中应赋予其武术文化内涵,这样当武术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同时宣传时,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同时武术产品与国际体育产品在营销模式、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同时也进行了对比,又可以刺激武术产业的优化升级。
2.3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
2.3.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内层。
2.3.1.1 世界太极拳日国内外传播。目前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主要以官方组织传播为主要途径。在国内2015年10月18日,焦作市发起组织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该活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省委宣传部、省体育局、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11]“由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体育总会、山东省老年体协、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阳光海岸·太极日照 — 2017日照。”[9]并在2017年由日照市体育局开办了世界太极拳日官方网站(中英版)。基于此世界太极拳日国内外传播途径可分为,国内: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省、市委宣传部、省、市体育局、省、市文化厅、省、市武术协会;在国外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各国武术协会、各国孔子学院以及孔子学院中、外方合作高校联合举办,笔者曾经历过两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明确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倡导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由于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只有部分国家举办过,再加上国际武联下属的会员国和地区具有实质性的群众基础,笔者拙见在国外传播时应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试点,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武术协会联合当地孔子学院以及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高校共同来举办世界太极拳日。孔子学院与中方合作高校配有丰富武术资源,孔子学院外方合作高校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声誉,当地武术协会熟知当地受众需求等。国内以全国武术之乡为试点,截止到目前已有20省、2自治区,2直辖市,88个地市已成功申办了武术之乡,武术之乡具有广泛的习武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武术文化。因此在国内以武术之乡为试点,能够为世界太极拳日在国内其它地区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经过调查截止到2016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公布的团体会员国,共有149个(注:资料来源于国际武术联合会官方网站);其中欧洲46个、亚洲38个、非洲38个、美洲23个、大洋洲4个。“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4个国家(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名单》),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其中的58个国家已经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注册并成立了国家武术协会和国家队,覆盖率达到86%。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130国(地区)共512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5所,非洲33国48所,欧洲41国170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3国18所。“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中,53个国家已经在国家汉办注册并成立了孔子学院,覆盖率达到84%。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可以作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先锋 开展“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中,48个国家即开办了孔子学院又成立了武术协会,四方合作率是75%。通过地方武协、孔子学院及孔子学院中外双方合作高校联合共同开办“世界太极拳日”的途径,能够实现资源上的互补和共享,是当仁不让的不二之选,强强联合共同开办为世界太极拳日活动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同时也是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在国外成功顺利、高效开展的关键。
2.3.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外层。
2.3.2.1 武术符号。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渠道的外层是武术符号。武术符号不仅作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渠道的保障层,并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us)对符号的定义是:“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得我们想到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13]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现象,通过某个物体能迅速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例如看到五环,会联想奥运会,看到武术会联想中国等。在此武术作为中国的符号之一,那么武术传播同样需要通过“符号”的载体进行传播。
笔者认为国家武术有关部门应在国内外进行一次关于“武术符号”征集,根据国内外大众心中武术的形象符号,制定出具有中西包容、内涵丰富、形式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符号,武术符号有利于武术在国内外更好地传播。
2.4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
2.4.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内层。传播对象也称为受众。“受众是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在任何类型的传播活动中,受体中,受体都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受体”。他们在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干预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传播活动的过程、决定传播活动的效果。”[13]基于季建成《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中,根据受众的需求对世界太极拳日的传播内容上进行分类,同时融入现代科技和武术文化等;首先在武术的传播内容上具有“新异性”;其次是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设置和形式上把握“全龄化”(全龄化即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群体)大众传播,重视家庭、同事、朋友等为单位的参与形式。
2.4.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外层。外层的保障层是明星效应;即:武术家、武术奥运冠军、奥运冠军、功夫明星、音乐明星等。利用明星来增加活动的受众和知名度,在国内外活动传播过程中屡见不鲜。“2001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北京紫禁城联袂演出,袁先生亲临现场分别为歌唱家作画,以表示对他们支持北京申办奥运的感谢。”[14]“2015年10月18日,焦作市发起组织了“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陈中等近百名世界冠军和陈正雷等太极大师共同向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发出倡议书,呼吁联合国设立“世界太极拳日”[11]。成龙、李连杰、赵文卓等称多次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传播中国武术,该模式的建立不仅能够为功夫明星搭建传播武术平台,且有效地提升了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世界太极拳日的的积极性。
2.5 世界太极拳日效果与反馈
在传播学中,学者们的认识是:传播者在传递信息被受传者接受以后产生的有效效果[15]。通过这个概念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效果可以表述为当受众参与世界太极拳日活动,对受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例如,部分人群认为武术是“花架子”,通过参与世界太极拳日活动了解到武术并不是“花架子”,而是集技击、攻防、养生、哲学等为一体的东方优秀体育项目,从而改变了他们心目中对武术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再例如,喜爱跑步运动却由于膝关节伤病原因不能继续参与跑步运动,通过参与世界太极拳日得知太极跑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明显减少膝关节劳损以及康复等功能,从而乐意参加武术锻炼。武术不仅仅只有这些功能,这也是武术运动与西方体育在本质上的区别。通过武术自身散发出的功能所产生效果将对武术在国内外传播过程中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运动中。
反馈是传播者和受众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受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传播者反馈的意见或建议。世界太极拳日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受体进行信息传播时,受体所反映和显示的身体及心理等状态,这种状态是对传播者以及传播内容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反馈给传播者,为下次的传播提供建议和意见,同时也是受众反馈的目的。因此反馈对于传播者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作用还表现在当传播者获得受众赞扬的反馈时,能够增加传播者的热情。而世界太极拳日的传播效果依靠什么来评价?受众的反馈,离开反馈,奢谈传播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分为内层(核心层)和外层(保障层)。内层包括:①世界太极拳日传播者,②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③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渠道,④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⑤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阐释,⑥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效果,⑦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反馈7个方面;外层包括:①官方组织传播者,②武术产业,③武术符号,④明星效应,⑤监督5个方面。
图3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
3.1.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建立将解决武术的非整体性、以部分传播整体、又以整体诠释部分以及无定期向大众传播的难题。
3.1.2 内层,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具有系统化、权威性、准确性、广泛性、精炼化,尽量展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此能够实现对武术的内容进行系统且高质量传播;世界太极拳日的传播内容则需要通过世界太极拳日传播渠道得以实现,在国内,各地市武术协会、武术之乡;在国外,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国、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以及中外合作高校,通过这些渠道开展世界太极拳日,首先他们拥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以及传播者,其次它们了解当地文化、生活方式等,能够在对内容传播时更加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如何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教等一系列难题。
3.1.3 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目的的受众,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则需要通过传播的主体对传播内容进行阐释,再通过传播“渠道”了解当地大众对传播内容的需求,从而能够精准把握不同年龄段、不同目的的受众心理,进而满足不同目的、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需求。
3.1.4 国内外新型的联合合作开展世界太极拳日的渠道,能够实现资源上互补与共享以及通过定期开展世界太极拳日,还能够防止固有习武人群的流失、优秀拳种得以传承和弘扬以及吸引更多新人加入。
3.1.5 要达到对武术全貌传播的效果则需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而世界太极拳日的传播效果必须依靠受众的反馈来评价。因为反馈是检验和衡量传播效果标尺,离开反馈,奢谈传播效果。
3.1.6 外层能够对整个传播过程顺利有序开展提供物质、策略等保障。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把风帆给我们扯起来了,把道路给我们修畅通了,身处海外的武术人,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是每一个国内外的武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3.2 建议
3.2.1 国家武术相关部门尽快成立“世界太极拳日工作小组”,呼吁联合国设立“世界太极拳日”为世界性节日。
3.2.2 国家武术相关部门应面向国内外进行“武术符号”征集。
3.2.3 加大力度对现代科技应用到武术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