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19-03-14颜意娜王燕飞
颜意娜,陈 华,程 磊,王燕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的核心,课程建设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的要求。然而,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久坐不动”、“屏幕相伴”的大学生生活方式,高校体育传统的教学管理、育人机制已不适应,单一封闭的体育课,缺乏规范的课外体育,致使高校体育开放性和融合性不足,未能实现课内外有效对接互动和完善的运行机制,影响了大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查阅大量中外高等教育及体育改革的文献,调查国内部分专家, 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对搜集整理后的资料进行研究,对内容进行逻辑分析。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互联网+俱乐部制” 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于2014年6月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中,对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主要问题与矛盾: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场地设施资源不足,使用缺乏集约化;俱乐部监督管理不足,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评价方法单一,缺少过程监控考核;个性化指导不强,缺乏区别对待,锻炼效果不明显;体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通过大数据挖掘,科学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研究与实践甚少[1-7]。因此,如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有学者提出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课程化管理,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或社团、校运动队,通过认定学分,纳入到大学体育系统中[8,9],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并重。有学者采用积分制俱乐部一体化模式,使得共同体育锻炼爱好的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俱乐部活动、技能学习、群体竞赛及训练,通过积分指标实现自我积分量化管理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10]。也有学者对于信息技术、体育教育云、互联网+应用于课外俱乐部活动进行了创新和实践[11,12]。
因此,本研究基于学校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及实践基础上,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将体育选项课教学、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形成校园体育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协同管理平台以及网络传输平台,实现管理精细化、锻炼自主化,指导科学化,效果最大化。
2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育人论
协同育人理论是在 “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下,在三方面的过程中,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形成的致力于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理论,包括:协同教育、协同学习、协同管理三方面[13,14]。协同育人理论为构建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将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导入开放协同的环境,营造自由、宽松、生动的氛围,使体育教育模式从单一和封闭趋向协同与开放,使学生的身心、智力、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全面、自由和充分地发展,同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2.2 校园体育文化理论
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体育理念、精神风貌、规章制度、体育环境等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其涵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15]。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育人的载体,通过体育文化知识、传统、氛围及实践体验,濡化体育人文知识和精神; 通过学生主体的感知,内化为其在人格、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16]。高校体育文化理论为教学改革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引导和理论依据。
2.3 锻炼行为坚持理论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Scanlan 等提出运动承诺理论模型,认为运动承诺由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机会5因素决定[17]。国内学者陈善平提出锻炼坚持机制结构模型和锻炼坚持认知决策模型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18,19],它的学生锻炼行为和健康促进系统为学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很好的参考。该理论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大学生是否坚持锻炼直接取决于其对锻炼的心理承诺程度,锻炼承诺是通过动机定向、锻炼效果评价、坚持锻炼行为的可能性来预测三方面的认知决策过程产生的结果[12,18]。
2.4 社会性网络服务理论
国外学者Mitchell于1969年提出,社会网络是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从知识学习的视角看,联结密度保证网络成员与足够多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和学习关系[20],利于在伙伴间共享标准或规范,进而有助于诀窍和隐性知识的交换。在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社会性网络已经非常普遍,称为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即在网络中拷贝社会性交际的机制,就可通过低成本建立一个真实度很高、非常可靠的网络圈[12]。本研究拟运用SNS的理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建立可靠、真实的校园运动圈,以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进而促进个体的体育锻炼参与,以提高运动能力及运动效果。
3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自2010年起,结合学校电子信息特色,基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追问和反思,在相关科学理论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与探索,提出并建构起来的。尝试将体育选项课教学、课外俱乐部运行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三方面融为一体,课内外串联互动,以现代信息手段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进行的体育教学整体改革。
3.1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改革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坚持拓展体育内涵,融合创新的理念,实现体育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运行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接与互动,构建课内外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展体育课程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教学连续性、整体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兼顾协同性与开放性,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发挥,使“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强化一二年级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习惯培养,引导三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养成四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包括:4体系+8管理机制+“HDU”智慧体育校园管理系统。
3.1.1 教学组织体系。课程组织形式纵横相连,横向课内与课外融合,纵向初、中、高级会员晋升,课内评价与课程会员晋升、课外活动相结合。体育选项课教学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延伸课外体育俱乐部为课程会员;体育选修课教学面向三、四年级学生,加入课外体育俱乐部为自然会员。
图1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化教学模式构建图
3.1.2 教学范畴体系。
3.1.2.1 体育选项课:以“主动学习”为宗旨,以“探究创新”为核心,以“互助互励”为原则,以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信顽强等素质为前提进行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近期和远期甚至是终身的健康。实现“三自主”,即自主选择教师、运动项目及上课时间。
3.1.2.2 课外体育俱乐部: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校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队训练。通过俱乐部的自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优势,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优化校园体育文化。
3.1.2.3 课外阳光长跑:以定向运动形式在校园自然环境设置信息采集点,设置4学期/2年、13周/每学期、3次/每周,每次2 000m/男、1 500m/女,一、二年级学生阳光长跑纳入体育课评价,三年级学生纳入课外体育课评价,四年级学生自愿参加。以任课教师为单元,教学班级为网格的扁平化管理策略,建立师生指导、互动、反馈机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阳光长跑实施性别分类、水平分层动态运动强度调控,实现精细化管理,科学化指导。
3.1.3 教学内容体系。体育课程为必修课程,4个学分,学生在第1至4学期修完4个学分,每学期只能修1个学分;第5学期设置1个课外必修学分,引导学生参与课外体育俱乐部和阳光长跑活动。教学内容将体育的知识性、健身性、竞技性融为一体,既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健康与保健知识,又要体现健身目的和体育竞技特点。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战术、理论、体育欣赏、健康管理常识、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单项比赛的指导和组织方法。
钻头附加高频扭转冲击后钻进的岩石模型里同时存在拉应力和压应力,其作用影响部位交替产生,而正常钻进是以压应力为主要作用力。岩石强度相对于抗拉更擅长于抗压,拉压应力钻进的扭转冲击状态会很大程度上加快钻头钻进速度。
3.1.4 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多维度课程教学评价,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提高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大一、二年级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身体素质(20%)、专项运动技能与理论(40%)、俱乐部参与及阳光长跑(40%)。
3.2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
从自身办学特色出发,运用“互联网+学校体育”的网络思维,构建课内、课外及校园体育文化三位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大量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提炼出八大管理机制。
3.2.1 体育俱乐部联盟制。成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俱乐部联盟(后简称体联),其是在体育教学部的指导下,管理和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学生组织。体联由负责老师及主席团负责管理,下设4个中心及下属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对校内负责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及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培训、管理及考核等工作。对外负责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单项体育俱乐部则负责内部的组织建设、赛事管理,培养骨干、裁判培训和开展校园竞赛活动。体联自2012年成立至今,以形成较为规范和完整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成为校园课外活动开展的生力军。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所提到的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存在的管理归属权不清晰,导致管理制度松散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1,9,10]。
3.2.2 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聘任制。以激发教师活力,提升教师能力为基础,设置教学群体岗位,制订岗位职责,从俱乐部制度建设、赛事活动、文化宣传、社会影响、组织管理及会员体质健康等方面对俱乐部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岗位绩效考核。俱乐部的指导教师可根据项目特点,鼓励发展特色,打造校园体育精品活动。在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下,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3.2.3 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骨干培养制。高校学生体育骨干自身素质及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他们是赛事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机制,有助于促进各类校园体育竞赛及活动的广泛实施。体育骨干主要分为2类: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校园体育指导员,统一注册管理,采用选拔、定期培训、考核晋升相结合[21]。前者主要对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运行等能力培养。后者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通过理论、技能培训及实践,设置一至三级校园体育指导员,指导单项体育俱乐部会员进行俱乐部体育日常活动,高级别的可代表学校参加校外各级体育赛事。
3.2.4 体育俱乐部学生裁判员培训实践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学生裁判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度及赛事的观赏性。学生体育裁判员自主报名,以培训、实践、晋升相结合,考核后方可上岗。由体联集中注册,发放统一着装。并与校学工部协同合作,以勤工俭学方式为学生裁判提供实践机会[21]。设置一、二级校园体育裁判员,每学期对裁判员参与的赛事级别、执裁情况、后续培训等进行量化评价,按一定比例进行晋升。特别优秀的裁判员,由学校推荐报考国家二级和国家一级裁判员。7年间共培训学生裁判员2 400多名,其中3名学生获国家一级裁判员。有这样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支撑,学校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才得以蓬勃发展。
3.2.5 体育俱乐部学生会员晋升制。课外体育俱乐部会员分课程会员、自然会员两类,这两类会员的晋升,均根据单向体育俱乐部制定的会员晋升标准和评价细则,对会员参与俱乐部活动和竞赛的场数、次数、净胜数、相应的运动能力以及俱乐部各类活动及培训次数,作为会员晋升依据,统一注册管理,对晋升高级会员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
3.2.6 体育俱乐部经费管理机制。体育俱乐部不收取会员的会费,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划拨的阳光体育经费以及学工部提供的资助经费,充分体现学校协同管理的优势,基本解决其他高校出现的经费不足的问题[5,6]。在保证单项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所需基本器材设备外,每学年向俱乐部划拨一定额度的活动经费,由俱乐部指导教师进行分配和使用。年度考核突出的俱乐部,次年给予一定额度的活动经费的奖励。
3.2.7 体育俱乐部激励机制。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要是树立典型、鼓励参与、增加奖项,形成人人参与,以榜样的精神带动和影响整个校园,营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氛围。自2015年开始与教育处协同合作,制定体育类项目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对于获得校级及以上体育竞赛、技能类证书、荣誉奖励的学生,均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认定。由体育部负责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学生自主申报。
3.2.8 体育俱乐部宣传机制。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物质文化产品,设计推广杭电体联的VI系统,推出各类体育衍生产品,提高学生对校园体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2]。以体联微信公众号为主要的宣传窗口,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学校特色的“体育人,体育情,体育事”,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达上万人。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体育活动与健康生活理念深入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弘扬学校体育精神。
3.3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信息化支撑
以物联网RFID技术、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和跨边界管理,整合课内外资源策略,建构以设置网络化、结构扁平化、运行团队化、形式虚拟化的协同开放的校园体育智能信息化平台,保障课内外融合,强化实践活动。学校自主研发“HDU”智慧体育校园管理系统,包括:“HDU”校园阳光长跑智能管理系统;“HUD”校园阳光体育赛事网络平台;“HDU”校园体育活动预约管理平台。以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六自助”:自助累计每个学生的活动量观察体育行为;自助与学生的体育课成绩相结合;自助汇总个人至全校的的运动情况与排名;自助汇总评价分析班、年、院、校级的阳光体育活动参与组织状况;自助管理分配校园体育场馆设施;自助管理和监督裁判员、体育骨干的工作,量化等级标准[12]。
图2 HDU长跑系统流程图
“HDU”校园阳光长跑智能管理系统(后简称HDU长跑系统),自主研发由“物联网RFID技术、终端信息采集、数据基站、云端和软件服务系统”组成的校园阳光长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学生阳光长跑参与“自主化”、管理“自助化”、锻炼“科学化”,通过阳光长跑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平台,实时在线分析, APP终端即时推送锻炼信息,建立学生运动成长档案,毕业时每人领取阳光长跑证书。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挖掘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对不同大学生设置动态、递进的校园阳光长跑速率,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以实现学生健身效果最大化。该系统自2012年开始试运行至今,学校每年有近万名学生参与长跑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学生耐力素质水平逐年提升[23]。
“HDU”校园阳光体育赛事网络平台(后简称HDU赛事平台),以 “互联网+校园赛事”思维,融合GSM/GPRS移动无线网络、互联网技术,针对学生运动技能个体差异,以及多元化体育竞赛需求,自主研发HDU赛事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SAAS服务模式,整合和利用校园体育赛事相关的俱乐部、运动场馆、裁判员等资源,构建以班级、年级、院级、校级相结合的 “金字塔”型多级校园赛事网络;俱乐部、学院、学校组织共性赛事与学生自发约赛个性赛事相结合的扁平化赛事结构;建立线上预约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校园赛事人人可参与,随时可对弈,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3 高校多级校园阳光体育赛事网络模型
“HDU”校园体育活动预约管理平台(后简称HDU预约平台),利用体联微信公众号,自主开发体育活动预约管理,作为前面两个平台的补充。主要用于课外俱乐部的日常活动,中小型体育活动(竞赛)管理、过程评价及反馈。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培训,自我指导,尤其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功能,能较有效地解决了学者们在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调查中出现的学生消极参与的问题[6,24]。
4 结论与建议
“互联网+俱乐部制”高校体育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协同育人理论为基础,依托学校信息化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集体育选项课教学、课外体育运行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三位于一体,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学校、学院、班级及各种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资源共享、支撑联动构成学校体育课程的协同教育、管理体系。整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体育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促进学校体育的转型与创新,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部分成果已在其他高校中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性。本研究的前期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课外俱乐部学生参与度依然需要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个性化评价与指导上可做深一步挖掘等问题,还有待后续的研究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