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民间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基于平阳腾蛟镇传统象棋的田野调查与思考

2019-03-14侯庆宽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棋王小城镇民间

郑 霞,侯庆宽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小城镇是联系我国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枢纽,作为农村性质转变为城市性质的一种过渡形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运动之后,小城镇被赋予了更多全新的职能,其中体育文化发展逐渐成为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方面[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个振兴”,即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目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而民族民间体育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顺应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前景[2]。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于2016年5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20年要在全国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并由此掀起了建设的热潮。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印发之后,就如何组织开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小镇脱贫攻坚这项工作是当前缩小城乡体育差距,实现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此背景下,素有“全国象棋之乡”之称的腾蛟镇依托当地优质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间体育文化传统、特色景观资源,在城镇化发展中重视结合周边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城镇体育事业建设,培育出了以民间传统体育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育发展道路,这为当前摸索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新模式,以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小城镇民间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1 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历史由来

1.1 小城镇概况

腾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早在35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平阳地属越国。秦统一中国后,置闽中郡,辖境相当于今福建省及浙南沿海。古镇民风淳朴,瓯越文明与闽南风情水乳交融,文化底蕴浓郁,素有浙南耕读乡村之誉,这里不仅是“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故乡,也是著名数学家苏步清的故乡。

腾蛟地处浙闽交界处,是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小镇。这里全年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镇政府逐年加大对农田设施建设投入以发展效益农业。1992年,为积极响应第二次创业高潮,提出了“科技兴镇,工业强镇“的工作方针,因此为城镇的工业基础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腾蛟镇在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各方面发展迅速,1998年被原国家体委正式命名成为全国唯一的乡镇级“象棋之乡”,2002年被浙江省体育局评为体育先进镇,2009年12月被评为浙江省体育强镇。进入21世纪,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实效,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村面貌改观,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小康。农村和山区人家为了脱贫致富,离开本地,外出打工或经商。他们积累了原始资本,投入创办小型企业或建宅购房,大批农户进入城镇,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并取得“自理户口”的资格。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梦想不到或望而却步的企求,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带溪(腾蛟溪)两岸的农民带来了理想与希望。近年来镇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2011年至2014年投入3亿元资金开发建设旅游项目,已完成中国棋王碑林改扩建工程和苏步青励志教育馆等文化工程项目建设[3];为了大力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文化发展,2017年斥资近3 000万元打造的谢侠逊棋院及纪念馆正式落成开馆,现腾蛟镇已成为当地颇负盛名的休闲文化旅游小镇。

1.2 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渊源与发展

腾蛟是中国现代象棋的发源地。

通过对腾蛟古老的棋盘石和流传于民间的象棋纸牌游戏研究发现,传统象棋在腾蛟传承历史久远。据考察,在腾蛟民间至今还流传有一种与象棋有关的纸牌,共有32张,可以五、六个人一起玩,玩法有比大和算“胡”。这种象棋纸牌游戏在当地也叫“三级”,牌是自制的,它源于象棋,确切地说是跟象棋有关的“棋戏”(见图1)。另据腾蛟出土的五块古棋盘石看来,腾蛟象棋自唐代前就已存在,宋朝已有流行。薛岙村发现的棋盘石是六格×七格的样式,是典型的唐代宝应象戏棋盘(见图2),是现代中国象棋之前身;另有三块古棋盘据考证是宋朝时期的文物。还有一块刻有非常精美的花卉和鸟兽的棋盘石在碧溪村中被发现,观察座櫈上面镌有“玑琳毅庵”和“嘉靖甲午”的字样,当为明嘉靖年间的文物。腾蛟古老的棋盘石和至今流传的民间象棋纸牌游戏,这些充分说明了腾蛟作为现代象棋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可见早在明清时代腾蛟民间象棋就已非常盛行。(图1,2图片为腾姣镇志资料提供)

图1 象棋纸牌 图2 唐代象戏棋盘

过去的一百年里,腾蛟镇象棋界涌现出众多象棋高手。最著名的是百岁棋王谢侠逊。谢棋王不仅棋艺高超,还是爱国模范,曾帮助国民政府以象棋擂台赛方式数度远赴南洋为抗日招募志工和募集捐款,为抗日救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民国政府授予的多项荣誉[14]。后来民间又出现像周建雄、林光富、张时珠、潘士强等棋士,他们对腾蛟象棋运动的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踏上这片面积不足40km2的小城镇,不仅能听到许多有关爱国象棋的历史故事,而且会发现很多村名与象棋有关的行政村或文化景点,如“平棋村”、“下炮村”、“马车村”、“驷马村”、“棋王碑林”、“棋盘石”等;走在小镇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会遇到象棋高手或者看到他们在切磋棋艺,可以说小镇居民已经将象棋生活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象棋运动蓬勃开展,象棋比赛大量增加,网络等象棋活动新载体迅速吸引了广大的棋迷,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改变了小镇居民的生活观念,丰富独特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逐渐注入到休闲、旅游、健身等行业,在促进它们的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能与休闲旅游、文旅地产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4]。可以说当地的人文氛围成就了腾蛟传统象棋,而传统象棋反过来又烘托了当地的人文氛围,腾蛟镇民间传统象棋迎来了千载难逢全新的发展机遇。

2 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成因分析

民间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5],腾蛟的经济、文化、人口、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意识观念、科学技术等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溯腾蛟民间象棋文化的形成与传承,究其原因与腾蛟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2.1 外部因素

首先是交通闭塞,气候多雨的自然环境。腾蛟镇地处东南沿海,是一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环山镇,由于山地崎岖,旧时腾蛟交通极度闭塞,与外界交流极少俨然成了世外桃源,因此,当传统象棋传入时自然就成了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民间消遣活动。德国拉采尔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形式和内容,甚或是政治集团大小和社会组织形式”[6]。因此,传统象棋能够在腾蛟民间传承下去自然地理环境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受腾蛟镇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上象棋怡情、益智的文化特性,使传统象棋逐渐成为腾蛟民间流行的休闲娱乐项目并得以发展。

其次与腾蛟长期与世隔绝的历史环境分不开。腾蛟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往前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是由于该地区环山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以及交通偏僻闭塞等因素,它几乎没有引起中央政府重视过,而历代历朝对该区域也是以维护稳定为主,因此,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历史环境对本地文化与生活影响十分有限,这也是传统象棋自唐朝传入腾蛟以后,虽历经千年而传承不熄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内部因素

腾蛟传统象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当地人的宗教习俗、文化信仰等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社会文化环境是民俗民间文化形成和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腾蛟居民信仰种类颇多,其中以佛教、道教者居多。佛教和道教信仰以“万灵崇拜”与“多神崇拜”为主,无论佛还是神统称为“佛”,善男信女上寺院、上道观、上宫庙都说是拜佛,因此腾蛟民众传统道德观念更多的体现在以需求为主上。早期人类学家泰勒认为:“宗教是对精神存在的信仰,是人类理解他们自身生活及经验于其间的世界的一种努力”[7]。这种深刻的社会文化环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习俗及行为意识。

除了极度精神需求信仰还与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有关。正如崔新建所说:对人们之间或个人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即为文化认同,而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则是文化认同的依据[8]。文化认同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文化认同理论视角观察腾蛟民间象棋文化发展进程,腾蛟民众这种以需求情结为载体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认同使得传统象棋活动有了一种实现民众愿望的文化含义,强化了城镇民众的认同,腾蛟象棋也因此得以民间世代相传。腾蛟象棋就是以腾蛟镇行政管辖为区域范围的具有一定独特性民间象棋运动表现形式,包括外延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象棋活动。腾蛟象棋作为一种区域性体育文化,有它特有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3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间传统象棋发展空间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居民闲暇时间日益增多,丰富的自然活动场所以及民间体育项目资源成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优势[9]。通过考察腾蛟民间传统象棋发展现状,发现象棋已成为小镇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人们喜欢下象棋、议棋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传统象棋也提升了小镇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3.1 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活动空间解析

调查城镇居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及此项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情况,显然可以说明这项运动的发展空间情况。从图3中可以看出腾蛟居民最喜欢的体育休闲项目是象棋,无论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喜欢象棋所占比例都超过其他体育类项目,可见腾蛟镇居民对于象棋的喜爱远远超过对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这说明传统象棋在腾蛟镇的居民心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传统位置,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取代的,无论是西方竞技体育的渗入和现代体育的冲击,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可见传统象棋文化对腾蛟居民的影响之深刻,象棋已融于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腾蛟镇的民间象棋运动根基历史性的稳固。

图4可以看出城镇居民随着年龄的增长参与传统象棋活动的人口都在递增,特别是35岁以后的城镇男性人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说明此年龄段的男性好棋者受幼时影响较大,象棋运动伴随其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腾蛟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多的诉求,在社会环境与当地象棋传统的影响下,更多的城镇居民会选择象棋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这与传统象棋在此地生根发芽,从而发展成为小镇民间特色文化不谋而合。在这里不论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行为方式中,象棋随处可见。另外值得可喜的是,在图4中可以看出该城镇青少年象棋人口与青年相等甚至超越青年,说明民间传统象棋已经进校园,使传统象棋文化在民间得到了良好传承与发展。

图3 腾蛟居民喜欢的体育项目折线图

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发展特征

融入当地的文化基因,发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并依据新型城镇化要求以及当前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开发和设计具有鲜明农村特色的体育项目,将能极大地促进小城镇体育发展,这是打造体育特色文化的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的内涵[10]。腾蛟镇体育的发展在结合自身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历史积淀以及经济状况、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条件影响下,表现出了丰富的小城镇体育地域特色。

图4 腾蛟镇居民每年龄段下象棋人数折线图

3.2.1 挖掘民间体育资源,培育“特色体育文化之乡”。首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腾蛟顾名思义是“腾飞的蛟龙”,这个地名相当切合当地的民风。这里历朝历代均出名人,传统文化氛围浓厚,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老百姓需要蕴含传统文化内涵又低成本和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形式,中国象棋易通难精,普及面广,顺理成章地被当地老百姓所选择所喜爱。

其二,民间众多象棋高手的推动力量。小镇先后有“爱国棋王”谢侠逊、以及“棋将”周建雄、“棋士”潘仕强等,棋王谢侠逊一生致力于象棋事业,精研棋艺,著书立说,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棋将”周建雄享有“勇冠三军”的美誉,后来被浙江省体委请去任中国象棋教练;“棋士”潘仕强拿过6届温州象棋冠军,1997年荣获“一级棋士”称号,在2003年获中国象棋协会颂发的“地方棋协大师”证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与“中国东方电脑”之称的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战成平局的战绩。正是由于这些小镇大批象棋高手,推动了小城镇民间传统象棋的传承与发展。

其三,组织特色节庆活动与比赛。小镇历来棋风鼎盛,每年大年初一都会举办象棋比赛,至今已举办逾四十多载,另外还有镇旅游文化节的“老少同乐象棋赛”传统节庆活动,从而调动与发挥乡镇居民参与民间象棋的热情。最值得一提的是,腾蛟镇早在1995年和1998年就以乡镇名义两次承办了全国棋王挑战赛和首届全国女子棋王赛,棋王赛期间,万人空巷、盛况空前,而各大媒体《人民日报》等刊登60多篇赛事报道,中央电视台等播出视听新闻30多条,这在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曾高度评价“腾蛟不愧是中国象棋华夏第一镇。”

迄今为止,腾蛟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乡镇为单位命名的“象棋文化之乡”,它依托的是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象棋传统、特色节庆活动(展示)等特色资源,并有效传承了民间传统象棋文化,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它走出了小城镇体育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发展新模式。

3.2.2 合力推进“非遗文化”走入校园,固本强基促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承、普及和发扬的圣地,大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只有把民间传统体育引进课堂、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并且与特色学校建设等长期规划结合起来,推广普及象棋运动,传播以棋王谢侠逊为代表的中国象棋文化,争创浙江省青少年象棋培训基地和国家青少年象棋培训基地,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起到固本强基的作用。

李洪根认为,象棋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具备成功的基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明白集体价值大于个体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明白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其思维空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礼仪,养成知书达理的习惯[11]。学校是培养祖国优秀人才的地方,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知识文化的最佳载体,把腾蛟象棋活动纳入其中,不仅仅是为学校增添一门课程,成为学校体育内容的重要补充,学生在学校学习象棋知识,提升象棋文化,成为象棋参与者、普及者和传播者,为“非遗文化”-腾蛟象棋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

传统象棋文化影响了腾蛟几代人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镇政府在对传统象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上,早已提出象棋文化进校园的理念,并且已逐步实施完成,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象棋后备人才,而且走出了特色学校教育之路。

3.2.3 结合赛事,开发小城镇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经济是带动腾蛟象棋前进的动力。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必须具备相应资金储备,需要强力的外部经济支持。一方面靠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腾蛟象棋利用自身的优势,依靠自身文化价值、体育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吸引投资建设,开发赛事、兴办旅游,与现代经济结合起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旅游与赛事品牌,用产业化发展方式实现腾蛟象棋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民间象棋运动。

一方面,利用棋王故乡“谢侠逊文化品牌”,申办赛事扩大“全国象棋之乡”影响力。腾蛟小镇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承办“全国棋王挑战赛”和“全国女子棋王赛”等国字级别的象棋比赛经历。近年来,“谢侠逊杯”赛事已成为当地镇、县、市级具有特殊人文情怀的象棋品牌赛;同时,以谢侠逊为主题,每年在棋王故里举行象棋文化节,而“谢侠逊棋王杯”全国象棋公开赛每两年一届,该赛事已列入浙江省品牌赛事名录库,小镇利用棋王故乡的影响力,“谢侠逊棋王杯”全国公开赛今后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品牌赛事。

另一方面,利用赛事,结合“山水体育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每个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情况,各有差异,地方特色不同,因此,当地的体育旅游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能盲目从众,只有找到当地体育与旅游最好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12]。腾蛟镇主要是以传统体育资源为基础,利用各种庆祝活动、体育比赛等吸引旅游者。小镇依托其丰富的自然及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出特色“山水体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将城镇体育事业发展与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有效整合,既促进城镇体育发展满足当地体育需求,更是利用小镇民间传统象棋文化这张金名片,发展了城镇特色经济增加了居民收入,在体育脱贫攻坚中树立了示范作用。

3.2.4 重视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弘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弘扬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需要继续在大众生活的地理空间上,通过各种方式对民族体育元素予以合理、恰当地应用和结合,唤起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和认同。通过在生活和环境中广泛渲染传统体育文化元素,才能真正大力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普及发展[13]。

腾蛟象棋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成为腾蛟人重要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小镇政府从加强服务传统体育发展的力度出发,通过建设象棋文化教育基地来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传统象棋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发展。如今,小镇“谢侠逊故居”、“中国棋王碑林”、“谢侠逊棋院”都成为小镇传统象棋的系列文化教育基地。其中“谢侠逊棋院”以纪念谢侠逊为主题,通过营造中国象棋文化景观,让人们领略“棋王”谢侠逊的生平传奇事迹,从而了解中国象棋的文化精髓;“中国棋王碑林”则是腾蛟镇人民为纪念爱国棋王谢侠逊和弘扬中国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基地设施,主碑是江泽民同志为谢侠逊百岁寿诞的题词,碑林有许多民间象棋残局展示,最瞩目的是那抗战期间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与谢侠逊对弈的“共抒国难”残局。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原社长邵华泽为棋王碑林题名,当时《人民日报》副总编、腾蛟人周瑞金则为碑林撰写题记,碑林中还收藏有近代名流粱启超、章士钊、孙科、李济深、冯玉祥、张治中、李宗仁等这些20世纪政界名人、书法家为谢侠逊先生题词的60块碑[14]。如果说“中国棋王碑林”是腾蛟象棋文化的集中象征,那么“谢侠逊棋院”则是用于承办国家级乃至国际级重要比赛,开展全国性以及地方区域性象棋培训,并可为象棋专业运动队提供备战、训练、住宿等服务,是小镇推广普及象棋运动,传播以谢侠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象棋文化,打造提升“全国象棋文化之乡”的重要载体。

4 结 语

扎根于乡村的民俗民间体育许多项目充满了狂热而又深沉的情感,它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同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一种财富基石[2]。现今,在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推动下,小城镇应该充分利用自身项目特色和生态资源禀赋与区域定位,紧紧抓住这次机遇,走小镇体育特色化发展之路。

腾蛟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小镇传统象棋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沃土。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意义不仅代表“传统”,也属于现在与未来;不仅代表“民间”,更属于大众;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顺应新时代的潮流不断开拓创新[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镇传统象棋文化逐渐适应当代社会环境,逐步实现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并将其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元素充分融入市场、经济及人们的精神理念中,以展现其当代健身文化价值。腾蛟镇在充分挖掘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基础上,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及民间艺术资源,培育出“全国象棋文化之乡”;同时通过政府、社会力量合力推进,使非遗文化步入校园的传承机制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现代经济结合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与赛事品牌,利用“山水体育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民间象棋运动;尤其是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政府不断加强体育发展服务意识,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来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传统象棋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创新发展。

未来小城镇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对方在发展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经验的交流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小城镇体育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如何用特色体育撬动小城镇体育发展是文中之义。鉴于小城镇上接城市下连农村的特殊地理位置,依托小城镇培育、扶持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产品和产业开发的知名品牌,这样既推动小城镇民间传统体育的现代传承与发展,又推进了我国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战略。

猜你喜欢

棋王小城镇民间
超级棋王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高人隐藏在民间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锥子式育儿”,“虎爸”奇招打造少年棋王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