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小镇的缘起、定位、类型及建设模式研究
2019-03-14陈宝珠朱佳斌
陈宝珠,朱佳斌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0 前 言
体育小镇又称体育特色小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旅游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小镇、互联网特色小镇、工业特色小镇、基金小镇、创客小镇等均属当前我国重点类型的特色小镇。自2016年起,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体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然而,由于体育小镇尚处于创建培育的探索阶段,定位不清、模式混乱、同质化建设等问题已成为通病。面对培育阶段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必须对体育小镇建设的初衷进行回顾反思,从源头上厘清体育小镇建设的目的意义、功能定位、特色类型和建设模式等基本问题,从而为体育小镇下一阶段的健康运营扫清障碍,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1 体育小镇的缘起
体育小镇的建设灵感最初源于国外。典型代表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英国温布尔登网球小镇、美国圆石滩高尔夫小镇、法国沙木尼滑雪小镇,这也是当前特色小镇发展的全球样本。我国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探索实践,体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计划、全民健身事业、精准扶贫工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截止2015年,已达到56.1%,实现预设目标指日可待。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病”也愈发突出,空间结构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城镇化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1]。而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探索,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功能平台。
为此,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旅游、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体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1.2 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平台
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是“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的五大幸福产业的两个重要类别,双方融合形成的体育旅游业态已成为当前发展的热点和焦点。尤其在“全民健身”、“全域旅游”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而体育小镇以体育产业为载体,体育产业又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易于实现三业融合[3]。体育小镇的最初构想源自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但是作为集合产业、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平台,也是实现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
体育小镇以体育自然资源、体育赛事、体育制造业、体育培训、体育服务等为主题要素,融合文化、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宜居多种功能,是推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事业的载体。通过对体育小镇内涵的解读可以发现,体育小镇的发展要素、功能定位处处体现着产业发展的主旨。
1.3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抓手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旅游扶贫”、“体育惠农”等创新理念逐步在产业领域得到实践。国家发改委、国开行发布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中指出,推进贫困地区在建设体育小镇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为贫困地区建设小镇提供金融服务。通过特色小镇带动区域性脱贫,从而达到小城镇健康发展与贫困地区脱贫的双重目标。
2017年5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与脱贫攻坚任务密切联合,通过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4]。例如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利用当地有利的体育资源,积极兴建了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将体育产业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5]。
我国体育小镇缘起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需求,是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利抓手。
2 体育小镇功能定位及类型
2.1 体育小镇的功能定位
当前体育小镇发展乱象丛生,要么特色主题五花八门,要么发展模式千篇一律。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对国家建设特色小镇、体育小镇的初衷理解不够。因此,有必要从特色小镇的内涵入手,深入解读相关文件对体育小镇发展目标、功能价值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
所谓定位,就是主体依据外部客体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确立自身位置的行为与过程。前文已经阐释了体育小镇的缘起——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四个方面[6]。因此,体育小镇的功能定位势必与建设需求相结合。
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纲领,其中提到特色小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定位。体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一个类型,功能定位也应当与之一致。
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小镇概念内涵的描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4]。
可将体育小镇功能定位归结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打造全民健身平台;营造体育产业基地五个方面。
2.2 体育小镇的特色类型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到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体育小镇的发展也要充分发掘特色、突出特色、确立主题、明确方向和发展重点。
根据体育小镇发展的主导要素不同,可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型、体育赛事型、运动项目型、健康养生型、产品制造型和体育文化型。
自然资源型。国外的如瑞士达沃斯小镇,地处阿尔卑斯山系最高位置,依托高山积雪、水域资源,自1900年后开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逐步完善了配套设施,兴建会议中心,承接体育赛事、体育培训和各种会议,形成了完整的体育产业链。既是运动度假胜地,又是体育盛会举办地。此类体育小镇的成功之处在依托自然地理优势发展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航空等运动项目,有着明确的特色定位。国内的浙江建德航空小镇也基本属于此种类型。
体育赛事型。是指以单项或综合赛事为主导的体育小镇。例如,英国小镇温布尔登以网球锦标赛(俗称温网)闻名于世,形成了与网球有关的赛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链,同时拉动了小镇旅游业发展[7]。国内以赛事为特色的体育小镇并不鲜见,例如当前开展如火如荼的各地马拉松赛事,对举办地的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城市形象都产生了积极的价值效应。上海市崇明区绿化镇国际马拉松特色小镇也是此种类型。
运动项目型。这类体育小镇以单一的运动项目为主导,并形成与之相关的产业集群。例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它的建设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赛事,而是通过大力建设完善体育设施,发展体育旅游、足球培训教育等相关产业。在足球小镇的建设中融入了创新科技元素、智能场地技术和可穿戴运动设备,开发线上线下服务系统,研发APP软件,践行“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创新思维。这类小镇是以运动项目为特色,融合文化、旅游、科技因素,发展体育产业,服务全民健身,与体育小镇的建设初衷相吻合。
健康养生型。“体医融合”、“健康中国”是健康产业发展的两大主题。因此诞生了一批以健康、养生、休闲、康复、养老为主打特色,着重打造“休闲+健康”产业链的体育小镇。例如安徽天堂寨大象传统运动养生小镇,重庆渝北区际花园体育温泉小镇,都是突出养生健康休闲。吉林省梅河口市进化镇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小镇,则是以大健康观为宣传品牌,引入养生、养老、保健、休闲、旅游等元素,打造体育康养小镇。这类体育特色小镇在品牌定位上突出宜居、养老,具有低运动量、低运动频率、低风险的特征,可以是以温泉、负氧离子等独特自然资源为基础建立的小镇,也可以是以太极拳、瑜伽、禅修等传统人文资源为基础建立的体育小镇。
产品制造型。以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为基础,纵向上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推广展览、物流销售,横向上与互联网、科技、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上下游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具有一定社区功能的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国外如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被称为“冰雪产业之都”,围绕运动鞋形成了庞大、高效的生产服务集群[8]。国内的浙江富阳银湖智慧体育小镇,最初以生产羽毛球拍闻名,是“中国球拍之乡”。随着知名体育产业品牌越来越多,以及浓厚的运动休闲产业氛围、雄厚的经济基础,富阳从单一制造向综合服务转型,聚焦新型智慧体育休闲体验,发展各种室内外新型智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建设成了运动休闲型体育小镇[9]。
体育文化型。这类体育小镇当前在国内所占比例不大,也是体育小镇建设中的短板。如果说产业是体育小镇生存的根基,那么文化则是它的灵魂所在。因为小镇培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元素,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例如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建立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小镇,将实现体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双赢。此外,对国内武术之乡的历史、人物、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太极文化、娱乐、传媒、养生、旅游等产业元素,形成体育产业集群和生态链条也是众多体育小镇的未来发展模式。
3 体育小镇建设模式分析
3.1 内涵基础
体育小镇应该坚持产业、文化、旅游功能叠加,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产业、空间、文化、环境、社区五大体系,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条件。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条件。浙江省是国内最早开始特色小镇建设的省份,早在2015年4月22日浙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所有特色小镇都要建设成3A级以上景区”。由此可见,体育小镇的内涵建设至少应该包括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生活五大基础。在此内涵基础之上打造的体育小镇既是产业基地和旅游景区,同时还是宜居社区。
3.2 发展架构
体育小镇是以体育产业为引擎的产业聚集结构,形成“产业本体+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同时,体育小镇还是以旅游为特色的泛旅游产业集群,体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景区,但是又离不开旅游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小镇也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因此,紧扣特色小镇的发展初衷,最终要打造的是人口聚集、配套完善的新型城镇化结构。从发展架构来看,体育小镇是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和新型城镇化架构的“三驾马车”。
3.3 运营模式
体育小镇的运营是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负责小镇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同时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建设。企业、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在体育小镇运营中的作用,如下:
图1 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 资料来源: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3.4 培育重点
从体育小镇的发展要素分析,体育特色小镇的培育至少应该从体育产业、生态环境、体育文化、体育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重点建设[10]。
3.4.1 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形态。产业是体育小镇发展的根基,而这里的产业又不同于传统的体育制造业。体育小镇主导产业的选择要结合当地传统经典优势产业,实现新旧产业发展一脉相承和可持续发展,又要融入“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创业创新元素。例如浙江省特色小镇就是依托“区块经济”和区域产业特色发展的成功案例。由此可见,体育小镇建设培育中的产业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全新产业形态,而是对原有优势产业的继承与创新。
3.4.2 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体育小镇要坚持走绿色低碳的生态发展道路,贯彻“绿水青山那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小镇规划建设中优化生态环境,引进科技、环保、高效发展技术,结合小镇周边“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宜居、宜养、宜商、宜游的体育生态小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1]。
3.4.3 加强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也是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保障。纵观国内优质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无一例外都十分重视突出小镇文化特色。例如浙江嘉兴乌镇、江苏苏州同里都是依托几百上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立镇根基。我国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活动、体育节庆活动、体育人物、体育故事资源丰富,深入挖掘开发包装,有助于提升小镇吸引力和魅力。
3.4.4 健全完善的设施服务。体育小镇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平台,除了体育类设施,还有复杂的生活服务系统,教育、文体、卫生、商业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交通、水电、网络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还应该有符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发展要素的游客中心、旅游标志物、交通体系、公共休息设施等综合配套服务。
3.4.5 健全的体制机制。用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完善体制建设,实现多规协调和数字化管理。建设综合办事大厅,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出台政策,完善融资机制,重点推进PPP模式。PPP模式在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化解PPP模式推进瓶颈,完善体育小镇治理体系。
4 结 语
体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是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平台,是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路径,也是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抓手。这些既是体育小镇兴起的需求动因,也是体育小镇未来发展所遵循的功能定位。
然而,体育小镇作为集产业、文旅、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综合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建设培育过程中应避免形式上的“大而全”,突出结构上的“小而美”,功能上的“聚而合”。体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大局,在开发中应当充分借鉴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社区规划的相关理论。在空间区域上,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在功能定位上聚焦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和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