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及对策研究
2019-03-14张李娟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保山678000
□ 张李娟(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保山 678000)
1、前言
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竹马”、“双拐”,约在14-15世纪时,起源于湖南境内苗族、土家族,起初因生活贫困穿不起鞋而以此作为防滑、防湿走村串户的代步工具和学生上学、放学的 “交通工具”,随后在第七届全国民运会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并命名为高脚竞速。至今,高脚竞速运动还在不断发展创新,高脚竞速不仅作为民运会竞技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部分高校作为体育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
高脚竞速不仅作为红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之一,也是云南省红河州少数民族运动训练基地的项目之一。随着高脚竞速运动的不断发展,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比赛竞争性也愈趋激烈,运动损伤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加,并成为阻碍正常教学、训练及比赛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技术动作规范性、运动负荷合理性、场地器材科学性等要求越需严格。以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为例,并结合亲身经验,对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损伤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教练员应该从运动员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运动员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讲解示范的质量;运用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帮助,对运动员进行适宜的心理辅助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合作精神;积极对错误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用恰当组织方法等。运动员自身应做好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运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检查并修护好场地器材,平日里多注意学习和积累有关预防及应对运动损伤的知识与经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戴好相关护具等;第二步,运动中,集中注意力正确熟练的完成每个技术动作等;第三步,勿忘放松练习,反思总结,加强身心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尽可能的预防及消除运动损伤,提高教学质量,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红河州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运动员。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相关需求,收集有关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损伤产生及对策的资料,通过文献、期刊检索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
制定访谈计划,以面对面的交谈形式,对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就运动损伤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访谈、记录、以便进一步了解伤情,获得更为详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观察法。
根据对高脚竞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及实际训练与比赛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运动损伤类型、部位、发生时期、原因进行直接及系统的考察、记录、整理分析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红河州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常见类型及其发生时期的分析
(1)对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分析。
表1 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情况调查分析 (N=12)
由表1看出,在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训练及比赛中发生了不同部位的损伤,依次为:膝、手掌、脚趾、腕关节、踝关节、肘、大腿韧带、腰。其中100%的运动员膝部受过损伤,可见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中几乎每个运动员都发生过损伤;有91.7%的运动员手掌(虎口)部受到损伤,一般出现水泡或直接磨破了皮等损伤现象;83.3%的运动员脚趾部受到损伤,由此可见整个队队员都有过不同部位的损伤,主要的损伤部位是膝盖,其次是手掌(虎口)和脚趾。
高脚竞速是运动员双脚踩在杆底部高30-40cm处,双手握杆,形成“杆人合一”,脚手同边快速配合跑进,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根据高脚竞速运动项目的综合性特征,拐和人需要一段磨合时间,在这期间就很容易受伤,高脚杆中部与膝盖难免会有接触点,跑动时杆做上下左右摆动,若同顺用力不够协调时,膝盖会与杆部产生摩擦或撞击就容易受伤;有的运动员手握杆过紧,手掌尤其是虎口处长时间与握杆摩擦容易出现手掌虎口损伤;而有的运动员的鞋子或脚踏凳网不合及脚趾部过于磨动导致脚趾受损;上下拐时运动员技术动作不熟练或不正确将产生跳拐此时踝关节容易扭伤、大腿韧带也会出现拉伤,若掉拐站立不稳而摔跤,手掌、肘将会与地面产生磨擦伤,踝关节等部位也极易受伤;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步幅异常导致大腿韧带等拉伤;运动员长期做大运动量的运动,腰部、腕关节易受到损伤。然而,不同部位的损伤都在影响着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运动成绩。为了预防或消除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做好相关部位的防护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2)对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常见类型的分析。
实验材料是特征尺寸为65 nm、直径为300 mm的12英寸铜晶圆。采用美国APPLIED MATERIALS公司生产的Reflexion® LK型抛光机,配备Rohm and Haas公司生产的Politex™ Reg型抛光垫。抛光工艺参数为:抛头转速78 r/min,抛盘转速80 r/min,体积流量300 mL/min,抛光压力5.2 kPa,抛光时间60 s。
表2 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常见类型调查分析 (N=12)
由表2看出,在蒙自代表队高脚竞速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出现的类型有:擦伤、挫伤、扭伤等,并以擦伤和挫伤为主,其次是扭伤。在37频次损伤中,有些运动员属于一处或多处反复损伤,其中几乎每个运动员都有出现过损伤,擦伤达100%,以手掌虎口部位出现水泡、腕关节损伤、脚趾损伤为主;其次挫伤达到91.7%,主要是膝盖与高脚杆之间的撞击与摩擦,造成膝盖淤青;拉伤、扭伤的频率较小,主要是踝关节扭伤和大腿韧带拉伤,多为慢性损伤。
(3)对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期的分析。
表3 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时期调查分析 (N=12)
由表3看出,在所发生损伤的12名高脚竞速运动员中100%的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技术训练时期;有10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赛前集训时期,占总损伤人数的83.3%;有8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在比赛时期,所占比例为66.7%。这些时期是运动损伤主要发生时期。
高脚竞速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出成绩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的损伤,而上表中主要发生在技术训练时期,由于这个时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规范,技术动作对于运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赛前集训时期损伤人数也较多,主要是运动负荷加大,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极易导致运动损伤;比赛时期由于运动激烈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发生损伤率也较高。不同时期需要不一样的运动训练对策。
3.2、对红河州2018年蒙自高脚竞速代表队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表4 高脚竞速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 (N=12)
(1)对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熟练的因素分析。
由表4看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较多,其中有91.7%的运动员认为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熟练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这还源于高脚竞速运动自身的项目特点,其是一项双手握杆,双脚踏在马镫上,同边手脚摆动快速跑动,要求具有较好的协调能力、灵敏能力、平衡能力、身心素质等的综合素质。运动员运动损伤技术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手握杆过紧,脚左右摆动使杆发生旋转反复摩擦导致手掌(虎口)有撕裂伤或起水、血泡等损伤。基本技术应为杆人合一,自然配合用力。
(2)对运动性疲劳的分析。
由表4看出,有58.3%的运动员认为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对运动损伤的产生有影响,由于运动员长期处于大强度的运动状态,身心开始疲惫,动作逐步趋于变形、僵硬不协调,人体各运动系统开始紊乱,厌烦运动,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运动损伤产生,即为运动性疲劳造成运动损伤。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合理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3)对场地器材缺陷因素的分析。
由表4看出,有83.3%的运动员认为场地器材的缺陷是造成高脚竞速运动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之一,运动场地主要是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而本次调查主要发现的是只有一个标准的田径场且同教学班共用,表现为数量上不能充分满足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例如当同学们上田径课时,训练队的运动员即无法进行正常训练,以及器材中手握杆粗细不合手,棕绳网兜大小不合脚、破损或不牢固亦会造成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损伤。因此高脚竞速运动中场地器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应该有所保证,高脚杆为竹、木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编制的脚踏网兜大小应适合于自身脚大小,在网兜内脚趾处可安置适当的海绵用以防滑防磨,合理的场地器材对预防运动损伤有积极作用,在上场运动前要认真检查好场地器材。
(4)对注意力不集中因素的分析。
由表4看出,75%的运动员觉得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引起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一大因素,在训练中与队友嬉笑、旁边事物的突然干扰、有心事而分心,注意力分散,造成摔倒等损伤。在运动场上应时刻警惕,严格要求纪律规则。
4、结论
(1)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确实存在,且发生率很高,最终影响高脚竞速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
(2)膝、手掌(虎口)、脚趾、腕关节等是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部位;
(2)擦伤、挫伤等是高脚竞速运动中主要的损伤类型;
(4)技术动作不正确或不熟练、场地器材缺陷、注意力不集中、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是高脚竞速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因素;
(5)运动损伤产生后大部分运动员采取的是边训练或比赛边治疗的应对方法,甚至出现二次损伤,对运动能力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