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视角下大众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3-14王惠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宁272000
□ 王惠(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山东 济宁 272000)
前言
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发布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从整体上逐渐提升大众的体育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体育消费的习惯,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完善体育消费设施,人均体育消费的比重显著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众体育消费将迎来新的篇章,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良性的改观,但是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大,居民的消费水平结构有差距,因此,体育消费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影响大众体育消费的因素有跟多,包括经济基础、大众消费观念、居民收入水平、个人爱好等,结合文件精神,文章从社会发展视角下,对大众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大众消费,提升大众体育消费水平。
1、大众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趋势分析
1.1、大众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分析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获得后可以自由自配的收入。2007-2017年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07-201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图 (单位:元)
从图1中数据可以明显的,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了2013年、2015年,都是在逐年增加,特别是2008年以后,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2009年的为17175元,同比增长了8.8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同比增长了11.3%,到2012年更是达到人均最高值,同比增长16.5%,2013年有所降低,但是2014年有所缓解。总之,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说明大众收入水平明显转好,可支配资金的逐渐增长就可以促进大众直接的消费,这就为大众的体育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1.2、消费趋势分析
随着文化的更新、经济的进步、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大众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改变,总结起来,我国大众的消费动机有6个大趋势:第一,住房仍然是大众消费的钢性需求。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众“一屋以避之”的观念很深,近几年房产行业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房产的价格也是一直只升不降,但是国人对于房子追求的热情从未冷却,购买住房是近几年乃至以后的几年内住房消费仍然是大众趋势;第二,通讯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4G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一种“大众追求”,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3亿,手机普遍率达到98%,这一消费热点是大众需求升级和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第三,汽车消费的空间很大。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汽车价格的下降,私人汽车成为大众的追求。据统计,2018年我国的汽车销售总量是2809万辆,这其中还不包括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国家也相继出台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第四,教育消费持续增长。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普及,人们对于教育已经有了重新的认识,不仅仅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关注,对个人的学历也非常重视,成人高考、职业教育、在职硕博等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人们对于高学历的追求也成为一种热点消费;第五,健康和保健方面的消费。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深层次的追求,保健、养生成为一种时尚的追求,这其中就包括人们对于体育健身健康的消费,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人们就会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样带来的第六种消费趋势就是旅游,根据文化旅游部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7年年底,全国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同比增长超过10%,对GDP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国内旅游人数在2017年达到50亿人次,旅游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新型的且受欢迎的消费趋势。
从以上的消费趋势来看,教育、旅游和健康这三个领域与体育消费有直接的关联,总之,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3、体育消费的状况分析
根据《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文件,到2020年体育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5亿万元。数据显示,2007年大众用于文化、旅游、教育的费用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33%,而体育消费占10%左右,而同时期德国的体育消费比率为47%,日本的体育消费比率为52%,而芬兰的体育消费比率为9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消费仍然存于劣势。同时这10%的比率,在我国沿海城市体育消费高于这个平均数,而在偏远地区是远远低于这个平均数,这也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导致消费观念的不同,体育消费降低。
2、社会发展视角下大众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2.1、体育物品过度商业化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人经济收入提高,国家荣誉感增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更多的关注体育赛事,特别是我国人民群众,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明显上升,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目前大型赛事都会有赞助,耐克、阿迪、李宁、361°等体育商品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商品,但是如果把体育产业化理解为体育市场化,或者把体育事业全面推向市场,不仅有悖于体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定位,在实践中也行不通,而且是很危险的。体育商品的过度商业化,就会造成体育用品的过度昂贵,进而造成大众对体育物品的恐慌。因此,不应过分追求大众参与性体育的商品性,必须要考虑到群众参与性体育的社会性、服务性和公益性,从而促进大众对体育消费的合理追求。
2.2、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配的不稳定性
受全球经济发展低靡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处于中低速发展现状,且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规范性改革,竞争的压力是的企业破产,事企业单位机制改革,许多人也感到职业的动荡和不稳定,另外,近几年国家一直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特别是农村医疗和养老问题,国家政策为大众提供了安心和便利,因此大众更多的消费将投入在这些方面,而对于其他层面会选择谨慎性消费,特别是体育消费自身就是高消费端口,对于固定工资的大众而言,这项消费依然属于“额外的消费”,可有可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的高储蓄率是教育、医疗和养老,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强烈,就会有越来越强烈的体育的需求,但是收入的不稳定性又制约了体育消费,出现体育消费低支出的状况,大众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更多的投入大体育消费中去。根据2000年《宏观经济研究》报道指出,社会福利支出增长快,城镇居民消费就提高,消费增长就快,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有相关性,正相关。因此,体育消费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2.3、大众体育活动场地比例低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与研究》课题组的数据,“在人均体育场地的占有量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2000年)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数据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设施数量人均比率很低。自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体育设施与设备已经开始逐渐完善,但是更多的用于学校教育以及竞技体育,而用于群众体育的设施一般就建立在每个社区之中,但是平均下来,人均很少。此外,作为城市的体育场地,本来就是公共物品的性质,应该是属于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范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的体育设施设备会考虑到经济效益,这样就导致体育产业发展收到限制。实际上,我国的体育设施与设备虽然进入了城镇,但是功能更多的被人们用来简单的消遣和玩耍,健身的功能达不到,而大众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立仍然是非常需求的,且大众活动场所的建立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层面,并不表现在经济效益层面,只有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的大众体育活动设备完善、健全,我们才能构建起大众的体育意识,才能使大众真正成为体育大国的“体育人口”,结合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
图2 每10万人拥有体育设施数量的国际比较(2000年)
综合来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大众体育消费因素,主要是体育物品过度商业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分配的不稳定性、大众体育活动场地比例低,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建议。当然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文章从社会层面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3、建议
(1)结合大众收入水平,需要消除大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
(2)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体育市场。对于消费较高的场所如高尔夫、网球、健身房等,降低消费标准,吸引更多的大众参与进来,对于大多数普通群众而言,更关键的是促进参与性、实物性、欣赏性的体育消费,从根本上扩大体育内需,实现体育消费增长;
(3)加强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的最终目的是健康,当前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健康,但是健康消费的意识仍然没有深入人心,要积极加强大众体育消费的意识,实现我国体育人口的实质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