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吃鱼,勿入三个误区

2019-03-14

工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虾食物链速冻

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是营养界备受推崇的白肉。不过,很多人在买鱼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专挑个头大的鱼

大家都听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的说法吧,这是水生环境中典型的食物链。体型越大的食肉鱼,在食物链中的等级越高,体内蓄积的有害物质就越多,吃进人体对健康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国际权威健康机构都建议不要吃鲨鱼、剑鱼、旗鱼、方头鱼等大型鱼类。

实际上,如果鱼太大,要么是处于生物链较高端,要么就是鱼的年龄较大。年纪比较大的鱼,可能富集更多环境污染物,肉质也多半较粗糙。所以,买鱼时不要总挑个头大的买。

当然,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吃了大鱼一定有害健康。大部分鱼体内的污染物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只要不经常吃即可。

误区二:认为野生鱼更健康

这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种误区。实际上,由于环境污染的存在和不确定性,野生鱼往往更容易富集一些意想不到的有毒物质。比如,很多鱼类会因为捕食含有毒素的海藻、小鱼、小虾而在体内蓄积毒素,常见的有血卡霉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食用,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大家不要一味迷恋野生鱼类。

误区三:认为速冻鱼没有营养

超市里常出售冷冻鱼类,但很多人认为它们营养价值低而不愿意买。

其实,只要是正规加工的速冻鱼类,营养价值并不比新鲜鱼差,也是可以放心吃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推荐大家买活鱼,这样的鱼更新鲜、味道也好,致病菌、腐败有害物质的产生也比较小。

误区四:活杀现吃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还是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因此,烹饪最好在鱼死亡数小时后进行,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鱼肉的结缔组织开始逐渐软化,肉品也变得味美鲜香,此时烹饪,味道最好。

误区五:擅吃鱼胆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因此,个人千万不能擅吃鱼胆,有食用要求的患者应在中医指导下合理摄入。

猜你喜欢

小虾食物链速冻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堆雪人
有趣的食物链
速度食品下的健康密码
巧煮速冻饺子
冻死那个
买速冻食品三不要
有效切入教学视点,自然破解知识结构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