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9-03-13钱文莉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阅读能力培养

钱文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小学语文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形成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说到语文就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大能力板块,读虽然没排在第一位,但对其他三个板块有着一定的支撑和联系的作用,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内化信息的直接手段,是教师进行其他语文活动的前提,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70-01

随着对中国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视,语文这门基于母语而形成的学科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语文能力也成为了考量人才的新标准,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作为语文能力的核心部分,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借助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语文能力的形成做准备。

1.确立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通常意义上,阅读是运用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1]对学生而言,阅读是其感受知识、理解知识、习得知识的有效手段,但阅读并不是先天具备的条件,而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形成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學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借助小学语文为学生阅读能力的习得创造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寻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能力的习得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催化剂,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各方面能力都处在发展期,可塑性极强,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其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其阅读能力的形成,帮其利用阅读发展自己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归纳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形成。

2.直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缺失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阅读从未缺席小学语文教学,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被忽视。在教学中教师仍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紧抓课本对学生进行单一的阅读训练,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的处理上,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在对阅读文本的处理上,直接将答题方法灌输给学生,以是否抓住采分点作为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直接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缺失。要改变这一现状,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时刻牢记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高于阅读教学目标的完成,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阅读教学,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有效途径之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1兴趣促成能力。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兴趣是人感知事物,从事活动的内在驱动[2]人只有对一件事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做,做好了才会成为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及其自身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借助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生动形象的展示阅读文本的部分情节,吸引学生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3.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2.1将抽象具体化。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对一些抽象的文本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将抽象化的文本以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古诗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虽然古诗具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创作年代久远,所处环境不同,学生很难理解其含义。那么可以引导学生将读到的内容画下来,这样会更直观的理解诗人所写的景象。在进行《村居》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纸鸢”这一说法比较陌生,可将其画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将其他诗句所描写的内容画了出来,对照着黑板上的图画进行阅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的含义。

3.2.2找到文本的“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想的是什么。文章也有自己的“眼睛”,即文章的中心句,通过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清晰准确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眼睛”,可以设置一些小问题,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例如:《豆腐颂》一文中,每段第一句话就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大胆设想作者歌颂的是豆腐的什么,然后再带着这些设想回到文中求证,迅速找到文章的“眼睛”,把握文章的内容。

3.3习惯成自然。

好的习惯有助于能力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陪学生一起每天定量定时的阅读,久而久之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此外还要广泛而有选择的阅读,广泛即进行多种题材的阅读,有选择即进行对我们身心有益的阅读。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阅读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内化创造,进而生成对这个世界及所处环境的再认识,进而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形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语

随着社会对语文能力的重视,作为语文能力核心组成部分的阅读能力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借助阅读兴趣的养成,阅读方法的传授,阅读习惯的形成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平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韩志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学周刊,2017.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阅读能力培养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