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与艺术

2019-03-13王华瑞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究高校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办公事务处理效率的提高。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金字塔,无论是教学的硬件还是教学的软件都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趋势接轨,因此这也就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高效性的特征。作为高校校园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覆盖面较广,对高校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探究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期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与艺术;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09-02

我国现阶段开始大力推行素质教学,并且针对教育教学工作实施了多项改革改革措施,同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权益意识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可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在课程的选择上也更为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与此同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地运用到高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滋生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改进当前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让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科学与艺术性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1.1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重点更多放在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教育。现代社会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复杂多变的情况,大学生属于接触并且运用网络最多的人群,他们长期身处其中,压力得不到有效地环节,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甚至出现恶性事件。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呈现出较弱的趋势,高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及时了解,并且给予指导与帮助。

1.2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欠佳。由于每位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知识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性。导致一些学生没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没有在成长的道路上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出现偏激的心理,没有做到对问题理解的分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遇到一定的阻碍。要想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需要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1.3高校教师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主要的工作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教学等服务。然后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中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职责意识,无法正确地对待自身的定位,导致学生的管理工作受到影響。甚至有些教师对于自己所带的班级学生都不认识,更别谈学生的管理工作效果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职责意识,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2.1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将学生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有效地措施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学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与生活,需要享受到真正的服务,当前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权益意识,因此高校管理者需要引起足够厚的重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下学习与生活资源,在管理中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的特殊性,很多大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缺少一定的人生经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及时的引导学生。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因此高校更加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

2.2改革和创新管理体制。在传统学生管理体制下,存在众多的缺点,权责不明,效率低下,存在种种不足,无法与新时期的教育体制相适应,尤其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打破传统的班级和专业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选择课程,转移管理重心,加强改革和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点。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其次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做好深入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心理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实现高校社团实践活动的丰富与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来展示自我。

2.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首先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活动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与社会之间展开联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最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能够为学生解答各种难题,很多学生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尽管不符合传统的管理标准,但是如果是正当合理的那么就应该予以满足,同时渊博的知识也能够促进管理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第四,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具有开拓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2.4提供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水平。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是提升整个高校工作能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的职能包括,餐饮、住宿、校园安全、校园环境等方面,这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与学生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是彰显学校服务水平、学生素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加上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的工作量持续上升,使得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工作量日益加大,需要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例如高校可以使用比较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开展管理工作。学习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定时发送一些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正能量信息和提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拉近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院系、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大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推进大学生管理制度改革是高校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新形势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潮流,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意义非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学生管理模式,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管理工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伊淑霞,程树明,金艳.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樊立君.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非权利性领导艺术的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3]王蒙.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17,51(7):87.

[4]花虎.浅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与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94.

作者简介:王华瑞(1986-),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上市公司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工作策略探究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确应用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分析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