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2019-03-13徐秀坤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徐秀坤

摘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课堂教学不重视学法指导,教学效果必不明显。重视了学法指导,才能真正起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作用。学法指导应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到因人而异,因才而异,真正起到培养自学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让“学会学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79-01

1.重视课本“看”的指导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看着终点,记住你的目的,勿忘你的目标,向着你希望得到的东西,不要看不见你需要的,记住你为什么而工作。”也就是在指导学生看书时,让其知道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从中希望得到什么?为什么要看书?看到哪里?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才能从中看出书中的主要内容,细细品味出其中的含义。带着问题去看书找答案、找方法步骤、找规律法则,在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试着整理归纳知识网络和解题方法步骤,试着去做书后练习题。这样有目的、有计划、有任务的看书,必然能看得进,看得细,还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只有带着问题去听,为验证自己整理的知识体系去听,才能为专心听讲奠定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很难发挥,他们自小就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而新课标下的教材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了方便,给学生给了更多的思维空间。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由于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要创制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习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4.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讲初二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5.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要想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在使用时必须科学,制作课件决不能是课本的简单复制,也不能只当作投影仪而代替教师的板书,多媒体的展示也应及时、适度,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按”。制作课件要新颖、科学。笔者在讲授“生活中的图形”一节时,用多媒体打出各种图形,有圓柱体、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棱形、球体等,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点、线、面的有关知识,感受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己设计画图,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寓教于画,“思”在其中,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