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
2019-03-13吕航燕
吕航燕
[摘 要]數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有数学思考;要摒弃课堂的热闹,脱掉华丽的外衣,追求复杂中的简单。借“比的化简”来给课堂“化简”,“化简”其形式,“化简”其问题,“化简”其方法,让教学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关键词]教材;整合;化简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36-02
现在的课改可谓轰轰烈烈,一轮之后又是一轮。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论据,无谓高低,无谓对错。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自始至终,我依然欣赏俞正强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行天下的那份简单,那份快乐,亦可谓是那份追求。朴素自然才是真!对此,有效整合教材非常重要且必要。下面笔者以“比的化简”为例进行说明。
一、整合前的文本解读
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比的化简”这一课,是从一个生活情境导入的,通过比较“哪杯水更甜?”来引出两个比。进而引导学生写一组相等的比,说说发现,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最后再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看完之后,总觉得整个文本少了点灵动,少了点生气,少了点探究。
细细品味之后,笔者发现了问题:
1. 易混淆概念。经过理解,学生写出了两个比,是相等的,于是就出现了“3[∶]12=4[∶]16”。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比例,这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将比与比例混淆了。
2.偏学习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化简比,而在整个文本的四个环节中,直到第四个环节才出现化简比的各种方法。接触重点太慢,且经过这样或那样的暗示才引出重点内容,导致学生的思考量太低。笔者认为,真正的探究点应该放在如何化简比上,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化简比,怎么化简比,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
二、整合后的文本处理
经过分析,笔者决定重新审视这节课,对其进行整合。整合的总体追求是:朴素却不失简单,自然却不失思考。
(一)“化简”形式,虽朴素但直奔重点
如今,多媒体铺天盖地,生动的画面,强烈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诱惑。但那精彩的画面,有时吸引的只是学生的眼球,并不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容量,但课堂也绝不是一个无形的、足够大的“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在这节课上,教师不妨舍去“情境”,舍去“多媒体”,舍去“发现规律”这样的假探究,摒弃花里胡哨的教学表演,丢掉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努力把主要目标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教学,虽然朴素,但却直奔重点,而且时间都能用在刀刃上。
(二)“化简”问题,很自然却深刻探究
整节课以“你能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比吗?”为主线引导所有的探究。
【教学片段1】
师:上节课,咱们学了比,你能写一个与众不同的比吗?(引导学生写出类似以下这些不同的比)
① 2[∶]3 ② 0.75[∶]0.6 ③ [56][∶][109] ④ 0.35[∶][12]
⑤ 48[∶]36 ⑥ 5[∶]7 ⑦ 1[23][∶]2[29] ⑧ 0.875[∶][2116]
(学生写一个比,教师追问一次:不同在哪里?主要引导学生从整数、小数、分数、带分数入手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不会去写类似“2[∶]3”这样的比,这时教师可以介入,进行补充。)
师:仔细看看,你能将这些比分成两类吗?说说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教师以“分类”为由,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分,从而让学生理解怎样的比才称得上是最简比,进而探究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把不是最简的比化成最简比,同时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巧妙联系与微妙区别,最后再突出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在哪里,需要注意什么。看得出来,所有的思考就像打开闸门一样,一个接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就。
(三)“化简”方法,虽通俗却满载“发现”
我们常常热衷于动手操作,热衷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不用,但也不能不停地用。目前的数学课堂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操作而操作,致使学生的学习出现一种“夹生”现象,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因此,让学生适当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尤为重要。
【教学片段2】
师:你是怎么把这些比化成最简的呢?根据是什么?
【评析: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地进行转化,不断地对比,之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比与分数、除法是相通的,比的基本性质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其实只是在不同的时候,说法不同而已。这与整合前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整合前,教师有意无意地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比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引导意义不大。】
师:比较下列各类说法,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
(1)比、分数、除法的形式可以互换,即写法不同而已。
(2)基本性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
(3)在化简的过程中,各种办法都可以运用,不过相对而言,转化成除法,用求比值的方法最管用。
(4)在化简过程中,碰到后项为“1”时,一定要注意。
【评析:在比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比、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下面这张关系表也就自然呈现了出来。】
[联系 区别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
师:那么问题来了,在化简比的过程中,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是不是说明化简比就是求比值呢?
学生经讨论得出:方法一样,结果的形式不一样;化简比的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分数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值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整数,它代表的是一个数或一个值。
这样的教学,没有了热热闹闹,没有了陪客旁观,有的是一次次深入思考后的畅快淋漓,是一个个发现后的自我突破。“化简”方法,虽通俗却满载“发现”。
三、整合后的心得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种高效的课堂。而所谓的高效,即是让更多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能挖掘出数学思考的魅力,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动力;要摒弃课堂的热闹,脱掉其华丽的外衣,追求复杂中的简单,给课堂“化简”,还课堂朴素自然,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