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改革探索

2019-03-13汪珊珊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现状对策

汪珊珊

摘要: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的目标,落实道德与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现状,探索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新课改;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25-01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價值观”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创新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育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落实道德与法制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构建高效的法制教学课堂。

1.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理想和价值目标都正在逐渐形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容易发生偏差,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绝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的过度宠爱,各种“公主病”“王子病”随之而来,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改变当前学生娇气、霸道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在学习中尊师敬友,团结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这些道德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2.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现状

2.1教师对道德与法制课程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语文和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两大主要科目,相比之下,其他的学科均为“副科”。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之下,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也未能幸免于难,被归为副科。因此,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学校对道德与法制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对课堂教学的创新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效率。

2.2教师没有认识到榜样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模仿的形式形成。因此,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榜样作用极为重要。因为,小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天生的膜拜感,对教师的很多行为习惯,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模仿并形成。但是,当前,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榜眼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在不断地给学生讲解思想道德品质的各种重要性,学生应当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自己都不遵守这些日常的行为规范,这难免会使得教师的行为和课堂教学内容产生矛盾,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2.3教师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前,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都传统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制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

3.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策略

3.1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我们知道,当前,很多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要想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首先需要教师彻底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正所谓情商是决定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道德与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健全学生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树立榜眼的作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学生做好表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2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来讲,教师不应当让学生背诵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毫无帮助。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将很多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学生给学生讲解。

3.3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从根本上讲,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应当是具有活力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主动参与性,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主动参与性的培养,以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应当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俊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小学时代,2014,(04):47.

猜你喜欢

新课改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