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头与大地守夜人

2019-03-13

齐鲁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烟水渠山间

农业遗产系列

许多曾占据乡村生活中心的事物,早已烟消云散了。

它们是狭义的农业遗产的一部分。就地取材,遍布山间的花岗岩,为它们的存在提供了原料。它们来自乡野,曾是人类的“好朋友”,是石头做的大地守夜人。如今,随着農业现代化的展开,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它们再次回归山野。

遍布山间的扬水站、水渠,曾经“一桥飞架东西,旱田变水田”,如今大都废弃了。随之而来的,是更隐蔽、节省空间的引水管道。

山东许多种植黄烟比较集中的地区,村庄周围遍布烟楼。每到黄烟收获季节,人们将黄烟绑在一根根横木上,吊至烟楼顶端悬空,在烟楼底层烧火熏烤。现在,新的集中烘烤技术取代了过去的烟楼,烟楼们像无人问津的孩子,孤零零站在野地里,慢慢倒塌。

更为普遍的是石碾,在过去,它是村庄响当当的存在。石碾解决了人们的温饱,同时又作为村庄的人员聚集地,传递出诸多信息。过去,一个个星光璀璨的夜晚,陪母亲去石碾上碾压大豆、玉米,围着石碾一圈圈转下来,大地在眩晕。如今,村里的石碾大都闲置了,不同的机器设备,将它的功能一点点稀释。唯有韭花酱,石碾碾出来的口感最好。

遥远的过去藏在逐渐凋零的水渠、烟楼、石碾上,藏在我们的记忆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它们或许会找到新的归宿,以新的文化功能,再次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黄烟水渠山间
我夜晚沿着水渠而上
治疗牛虱用啥方
山间小屋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那份山间的幸福
黄烟重成“黄金叶”
最重的工作
黄烟“黄”安全莫“黄”!
黄烟洞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