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行区:再造一个新济南

2019-03-13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先行新旧济南市

吴永强

济南,黄河北。

这是一片传统的农业区,也是新济南的活力所在。按照规划,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便坐落在这里。跨越大河,济南的“黄河时代”呼之欲出。

2月14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济南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打造我国北方高端产业、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和央企、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基地。”济南跳出本省,放眼全国的格局逐渐形成。

过去一年,是先行区建设元年,一系列基础设施从无到有,逐渐扎下根基;未来,先行区坚持产城河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創新引领先导区、城市治理试验区和“四新”经济新高地。到2035年,先行区城镇人口将达到300万人,规划控制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178平方公里,堪称在黄河北再造一个新济南。

跨过黄河去,“解放”全济南

“刚刚起步的先行区就像一艘已经扬帆启航驶向黄河时代的航船,站在航船之上,感受时代脉动的人,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现在,投身于先行区建设发展,就像投身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浦东。没赶上浦东、深圳的发展机会不要紧,现在,到先行区大展‘泉脚的机会就摆在面前……”

2018年12月17日,济南先行区正式启动2018年公开选聘/招聘工作。起点高、平台大、机遇多、待遇优、环境美,五大诱人理由使得这次“人才战略”受到广泛关注。据悉,这次选聘/招聘共提供103个岗位,拟招175人,报考人数达6000余人。

大学毕业后,小张考上了济南市某单位的公务员,平时很关注先行区的进展,报名参加了这次选聘,他告诉记者:“先行区的设立,必将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是个大的推进器。从个人角度讲,来先行区工作,可以在更高、更大、更新的平台上锻炼自我,提升能力,还可以把个人奋斗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这一点来看很有意义。”

小张说:“奋斗正当时,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黄河北面,筑起经济新高地,建起绿色新家园,实现济南携河发展的新突破。”

一座城市的巨大革新,需要不断充实人才。近日,先行区面向社会人才再抛“橄榄枝”。经过筹备和部署,济南先行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正式启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名专业人才。据悉,这家公司是由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

对于济南而言,“大河时代”充满了历史的独特况味。

1855年,黄河改道济南之后,就成为阻碍北部发展的一道天堑。城市无法北跨,不得不东西发展,成为一根著名的“油条”。200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黄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升至千年一遇,国务院解除黄河南北展宽区限制,济南终于可以放心拥抱黄河。

其实早在2003年6月26日,济南就确定了省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十字”方针:“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东拓西进长足发展,至今已将长清、章丘纳入城区,向北却仍旧仅与黄河为邻。

北跨从2006年开始发力,这一年,济南启动北跨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制定了《济南市北跨及北部新城区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方案》。2012年2月,64位人大代表提出有关北跨的议案。最终,代表们的议案合并为《关于积极推进济南“北跨”战略进一步拓展省会城市发展空间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交济南市人民政府办理,北跨成为济南市政府的发展重任。

在跨越黄河层面上,人们往往把济南和兰州、郑州比较。兰州作为黄河上游城市,优势显而易见,在上游,黄河并没有形成地上河,也没有凌汛的危险,兰州也成为目前跨黄最成功的城市。而在自然条件类似的郑州和济南,济南则更有优势:济南市区距离黄河比郑州市区距离黄河近得多;济南的黄河以北地区是天桥区桑梓店镇、大桥镇和济南下辖的济阳县和商河县,总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蓄势待发,只欠东风。

2016年,时任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济南是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城市。“从长远来看,城市建设不可能无限拉伸延长,未来的发展必须瞄准和实施‘北跨。”王文涛说,“要跨过黄河去,‘解放全济南,让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这个北跨不是随便越过去,而是要通过‘携河发展,让黄河成为城市的内河。”

2017年5月,王文涛率团去杭州、合肥、郑州等地考察,面对已迈入“大江时代”“大湖时代”的杭州、合肥,王文涛认为相比起来济南少一个国家战略,要争取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跨成为济南的核心战略,直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对接,终于找到了北跨的立足点。外界甚至有解读,黄河能不能变成济南的内河,济南能不能迈入“大河时代”,就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了。

一条地上河划时代融入到济南的发展之中。万里黄河第一隧、先行区、黄河湿地公园……一座离河最近又远离大河的城市,向这条大河伸出了橄榄枝。

2018,蓝图初现,新城崛起

先行区承载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田,是济南北跨的落脚点,是再造新济南的决定性环节。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手笔”,许多人明白,成败在此一役,说得更严重一点,济南冲不过黄河,将被时代抛弃。

2月13日,济南先行区召开千人大会,对2019全面攻坚进行部署安排,大干快干掀起百日会战高潮。这次会议是先行区成立以来召开的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

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先行区党工委书记徐群说,过去的一年是先行区规划建设发展的元年,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先行区绘就了一张宏伟蓝图,聚拢了一批龙头项目,建立了一套高效运行体制,开辟了一片广阔发展空间,营造了一个良好发展氛围,由重规划、打基础、谋开局转入了树形象、快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今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狠抓落实、取得全面突破。

如同徐群所说,2018年是先行区建设发展的元年。

这一年1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8〕1号文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要求:“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集聚集约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建设现代绿色智慧之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从“举全市之力”上升为国家战略。

2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8〕7号)。“济南:实施北跨东延、携河发展,在黄河沿岸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集聚集约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效新兴产业,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综合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现代绿色智慧新城。”

3月28日,先行区总体规划正式面向社会公示,美好蓝图初步绘就。5月23日,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管委会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方案。6月6日,经市编办批复,管委会正式去“筹”,开始独立运转。7月9日,大桥、崔寨、孙耿、太平四个办事处正式划归先行区代管。8月29日,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八大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先行区建设发展破题起势的大幕。

一年来,先行区近百个村启动征地拆迁,国际会展中心、齐鲁科学城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开工。实际上,去年济南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破题起势,共投入115.19亿元组建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扶持产业龙头和重点项目。

记者梳理发现,作为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先行区党工委书记,徐群曾长期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0年,徐群担任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2005年开始,先后担任高新区副主任、主任、党工委书记,直到2017年成为济南市副市长。这期间,只有三年时间不在高新区,担任济南市科技局局长。2016年,济南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跻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列。2018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2亿元,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历史性地升至第11位,位列全省第1位。这其中也有之前数年积累的功劳。长期在高新区担任领导职务,为徐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显然,近在眼前的济南高新区,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区提供了借鉴。

2017年5月14日,济南市政府决定,任命宋卫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筹)主任。这之前一年半,他担任新组建的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

2015年年底,济南市推进招商引资体制改革,按照“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力量集中、上下统一、权力下放”的思路,最终实现“不分内外资、不分一二三产,前端一个口子引进洽谈,后端多个部门服务管理”的运作机制,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就是前端这“一个口子”。

仅用一个月时间,一支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的招商干部队伍迅速集结完毕,只有35人行政编制的团队挑起了济南市招商引资的大梁。这项大规模人员调动的背后,是济南市培育省会经济新优势的努力和决心。

接下来的2016年,济南签约落地万达文旅城等一批大项目,引进市外投资1176.6亿元,增长23.9%;实际到账外资112.3亿元,增长14.7%;新增省外签约项目合同投资额199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2017年,宋卫东再次被济南市委市政府委以重任,掌舵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在备受瞩目的新旧动能转换前沿阵地,开启了新的奋斗历程。去年9月14日,宋卫东向媒体记者介绍先行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不仅仅是济南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也是山东省、是全国的先行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崛起一座绿色生态、低碳环保、产城融合、智慧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2019,“比邻”雄安,对接京津冀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被称为济南的雄安。

1月27日,济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孙述涛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先行区建设发展,“三个突出抓好”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分别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地标塑造方面,搭建起先行区框架。

而在一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先行区建设攻坚”,开启了先行区建设“元年”。这是继2015年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CBD”后,再一次专门为一张“白纸”倾注全市之力。

南至黄河、北至徒骇河、东至济阳县回河街道办事处边界、西至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办事处边界的区划范围,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共涉及308个村居,户籍人口23.07万人。

以上是先行区代管的基本范围,当然,代管不是行政区划调整。先行区管委会有关工作人员说,代管是为了理顺管理体制,让规划更好落地,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直管区四个街道,在建设发展规划上可分为三大组团,定位不同、功能有异,工作重点也不一样。大桥组团是城市副中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打造济南市科技创新中心;崔寨组团发展现代高端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会议会展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是先行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孙耿和太平组团发展汽车城以及现代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

再联想到“把莱芜区和钢城区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作为先行区的‘南翼”的规划,先行区将突破黄河的限制,成为济南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枢纽。

“我们学习借鉴雄安新区建设先进做法,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加大向先行区放权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先行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济南市编办主任张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建设先行区,首先在黄河上做文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穿黄隧道很受市民关注。

先行区70%的空间都是生态空间,生态是先行区的第一名片。设计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初衷,是让黄河变身济南将来的“城中河”,通过这座为全民打造的风貌带,济南将成为沿黄河城市群的领头羊。

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只是先行区建设发力的一个缩影。2017年12月1日,一项超级工程在黄河岸边悄然拉开序幕。中铁十四局的建设者们要在这里修建“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按照计划,这条万里黄河第一隧,将在2021年完工通车。届时济南黄河隧道和三条黄河大桥,将构筑起黄河两岸同城立体交通网,为先行区提供交通保障。

2月13日济南市先行区召开的千人大会上,徐群要求,先行区2019年全面攻坚要紧守护好先行区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既要像亲人一样服务企业,也要保证自身清白。强化项目带动,今年先行区要开工项目25个、签约项目40个、储备项目100个,这是硬任务必须完成。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对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重点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早见成效。

记者从先行区管委会了解到,先行区年内预计项目建设用地指标10000亩,今年要再启动60个村的征地拆迁,约1.7万户。同时,未来三年要集中力量推进156个村、约12万人的征迁工作,完成1000万平方米、13个安置区的建设任务。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300万平方米安置区保障房,原则上两年内建成,让老百姓尽快入住。

据媒体报道,1月30日上午,尽管马上要过年了,在“引爆区”大桥街办安置西区一期工程项目现场,为在2020年11月如期交房,这里仍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在竣工倒计时的电子屏上,“646天”的字样格外显眼。

联系到近日先行区提出的“百日会战”计划,2019年开年,先行区继续发力,不断加快施工进度,一个新济南的雏形徐徐展开。

目前,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了济南应做足接受北京辐射带动的文章,考虑与雄安主动对接,提供服务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这一点,山东省政协常委王玉亮指出,济南的格局应当更大一些,应该融入首都经济圈,确立京、济、雄“金三角”区域经济战略,创建中心城市。

先行区融入雄安、北京经济圈,是在更大范围内调整思路的体现。党和国家给予了济南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赋予济南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先行先试、超常规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济南的这次突破发展,不仅是济南市的,也是山东省的,更主要是国家的责任。

将济南、雄安、北京融为一体,一个更大范围内的“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

猜你喜欢

先行新旧济南市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健康养生“手”先行
耕读事 新旧人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新旧全球化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