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9-03-13卓艳婷周梅

广西教育·D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日战争乙组甲组

卓艳婷 周梅

《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课前,执教教师将学生分成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并发放了纸质阅读材料,以便课中开展分组探究活动。

师:最近,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的一段视频引发了我对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场战争的思考。这节课,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段视频。(播放视频,里面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

师:相信同学们也注意到了,视频最后列出了几个问题。要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得走进发生在12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场上去看一看。(出示课题)

一、晚清与明治

师:这场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叫甲午呢?

生:因为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94年,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

师:战争由哪个国家主动挑起?

生:日本。

师:为什么日本要挑起这场战争?

生沉默、思考。

师:我们对日本并不陌生,在中国古代史就学习过中日交往的内容。那个时候,日本景仰强大的唐朝,派遣使者来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到了近代,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进行“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渐强大的日本野心膨胀,为了实现对外扩张的目的,制定了“大陆政策”(出示“大陆政策”动态图,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很大。

生1:(惊讶)日本真敢想!

生2:先吞掉中国,然后称霸世界!

师:19世纪末的日本实力强大,野心勃勃。那么,当时的中国又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生:处在腐朽落后的清王朝的统治之下。

师:是的,清政府日益衰败、落后,而有实力、有野心的日本将扩张的触角伸向了中国。1894年7月,日本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清朝的运兵船,拉开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序幕(出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如图2)。

【评析】执教老师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横向比较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形势,让学生感知腐朽落后的清王朝与“明治维新”改革后实力大增的日本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得出战争爆发的原因,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和因果关系,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黄海悲歌

师: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并进,在丰岛、平壤等地步步紧逼清军。甲午中日战争中战役众多,其中一场战役就是黄海海战。在这场战役里,邓世昌和他的官兵们英勇奋战,在炮弹打尽的情况下,他指挥舰船撞向敌人的军舰(播放视频)。

师:撞沉“吉野号”战舰的呐喊声还在耳边回响,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邓世昌和他的官兵们坚持奋战呢?

生:爱国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师:是的!是爱国、宁死不屈、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遗憾的是,邓世昌的“致远号”战舰没能撞上敌人的舰队就沉没了。邓世昌原本有生存的机会,但他不要,他说:“我的军舰已经沉了,我怎么能夠独活呢?”最后,邓世昌和200多名官兵与战舰共存亡,用生命谱写了黄海海战的战歌。邓世昌牺牲后,光绪皇帝为他写了一副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高度赞扬了邓世昌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评析】执教教师播放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视频,采取“以情感触摸心灵”的教学策略,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审视、反思,这是教学的亮点。

师:即使有邓世昌这样的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也没能阻挡清政府妥协求和的步伐。黄海海战结束后,日军很快占领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随着山东的失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三、马关之耻

师:这是清政府签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那么,清政府要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付出怎样的代价?让我们一起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这一内容。

生:割台湾、赔二亿、四口通商、开设工厂。

师通过课件出示《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条约内容。

师:《马关条约》的签订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为什么会失败?解答这两个问题,需要依靠大家的智慧。下面,请甲、乙两组进行探究活动,各组员阅读资料,甲组解决第一个问题,乙组解决第二个问题。

问题1:《马关条约》的签订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一:《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内容比较

[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危害 割地 香港岛(约78平方公里)

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最终割走了台湾约36 000平方公里) 赔款 2 100万银元(换算成白银1 512万两) 2亿两白银,3 000万两赎辽费 开口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开设工厂 ]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赔款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空了。日本把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获得的赔款的85%用于扩充海陆军,继续向外进行军事扩张,剩下的用于发展教育和资本主义企业。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到1898年间,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899年,中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将近一倍。

材料四:开放口岸形势图对比(见图3、图4)。

材料五:漫画中的历史——中国蛋糕(见图5)。

问题2:我们究竟输在哪里?

材料一:日本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顿饭,鼓动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材料二:1894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挪海军经费,修缮颐和园,布置点景,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当时有人建议能不能省点祝寿的钱用于战争军费,老佛爷大怒:“谁要是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有人为此写了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在黄海海战之前,李鸿章电令北洋舰队只在渤海湾巡逻;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又下令北洋水师不得出海迎战,如有违令“虽胜亦罪”。

材料四:漫画中的历史(见图6)。

学习要求:(1)每组同学围绕问题,阅读材料后展开组内讨论,寻找答案;(2)认真聆听对方组员的答案,提出质疑,让对方解答,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多,解答问题最精彩。

学生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师巡查、指导。

【评析】课中,执教教师让学生阅读史料,进行探究活动,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目标之一,阅读史料包括阅读文字、图表、地图、历史漫画、音像资料、考古实物等,通过阅读和分析史料,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师:探究活动结束。下面,请甲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其余同学认真听。乙组成员在听完甲组的陈述后,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进行补充。

甲组成员陈述“《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生1: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生2:从赔款越来越多可知民众负担加重。

生3: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了内陆。

生4:开设工厂使得列强国家把商品输出变成了资本输出,影响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割地给日本则引发其他列强国家来瓜分中国。

生5:开设工厂打击了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生6:苛刻的条约刺激了民众,民众开始觉醒。

师:甲组成员讨论活跃,并且分析了《马关条约》的影响,乙组同学有什么疑问吗?

生:甲组同学说了不少《马关条约》带给中国的危害,我想请问,《马关条约》只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师:乙组成员的问题提得很尖銳,甲组同学赶快接招吧!

生7:列强国家来我国开设工厂,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师:你的观点跟同组第5位同学的观点有点矛盾,能说得通俗一些吗?

生5:我来补充说明吧。列强国家在我国开设工厂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列强使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不交税,这对我们的民族企业是一种打击和排挤。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设厂的限制,列强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但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师:我觉得甲组成员分析得还不错,看问题能够一分为二,既看到列强国家在我国开设工厂给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带来的危害,又看到了列强国家带来的新技术在推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分析得比较全面。乙组同学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我有个问题,日本为什么要求开放重庆、沙市两个内陆口岸?

师:甲组同学可以结合通商口岸分布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8:从《南京条约》看,以前的通商口岸均分布在沿海,《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也就是说,列强国家的势力已经进入内陆了,想要占领整个中国。

师:(补充)之前开放的通商口岸基本上位于东南沿海和长江下游,开放重庆、沙市则延伸到了长江上游,列强国家的势力可以沿着长江进入中国内地,开放口岸比较集中的江浙一带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可见列强国家选择的是中国交通便利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有利于他们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的进一步掠夺。

师:(小结)经过讨论与分享,我们得出了《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老师把大家的观点做了个简单的归纳(课件出示《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危害),但是同学们提到这个条约带来了积极的一面,看来你们比老师想得更全面。

师:如果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程度上,都比《南京条约》要大、要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评析】学生探究史料的过程,也是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实施生成性教学过程中,营造了宽松民主的研讨氛围,及时提炼学生的观点,抓住学生的困惑加以引导。正是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才较好地解决了《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教学重点。

四、输在哪里

师:刚才甲组同学表现不错,老师很期待乙组同学的精彩表现。

乙组陈述“我们究竟输在哪里”:

生1:我从材料里发现,李鸿章从一开始就不想打仗,没有主动对黄海进行防御,战争开始后还说“虽胜亦罪”,这是策略上的失误,指挥的失误。

生2:从中日两国的制度来看,我认为我们输了,因为日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还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

生3:我发现中日两国的统治者理念不同,慈禧太后拿海军军费给自己过生日,日本天皇饿着肚子也要把军事发展上去。

生4:我们的军费给慈禧太后过寿,日本举全国之力增强军事力量,我们的军事力量比不上日本。

师:乙组同学做到了史论结合,分析了几个方面的原因,甲组同学对此有什么疑问吗?

生:乙组同学说了那么多原因,哪一个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呢?

师:问得好!请乙组同学回答。

生2: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制度方面的原因,日本是资本主义制度,清朝还是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制度的落后导致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了。

师:乙组同学分析得很到位,就是制度原因。老师给乙组同学提供的材料里有一幅漫画(课件出示图6)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个同学还对这幅漫画做了生动的描述,请她来跟我们分享。

生5:漫画里的清政府就像一艘破旧不堪的船,船下是厚厚的冰。冰代表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它阻碍了船的前行,船上的统治者却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仍然腐朽麻木。

师:这位同学描述得很形象,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制度,以及策略的失误、民众意识的缺失等。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分析。

【评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教学难点,教材没有为这个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素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架”,也就是材料,使学生的讨论有依据,“论从史出”能力的形成也就在解析材料中培养起来了。“马关之耻”和“输在哪里”两个问题的研讨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将提出问题与合作探究融为一体。教师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方法指导,不可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二是不可操之过急,需逐步推进。

师:探究活动结束了,你觉得哪一组的表现更棒呢?

生1:甲组。

生2:乙组。

师:有的同学说甲组,有的同学说乙组。请你们分别给出理由。

生1:甲组分析问题比较全面。

生2:乙组做到了史論相结合,回答声音洪亮。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两组同学的表现各有特点,都很出色,值得表扬!

【评析】教学评价涉及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实施过程来看,教学评价显得较为简单,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不够强。

五、以史为鉴

师:最后,我们对甲午中日战争做一个反思。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从这场失败的战争中能够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生1:要改革创新。

生2:政府官员要廉洁。

生3:加强军事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经济建设。

师: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想法,这些概括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综合国力。中国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最后,老师用8个字与大家共勉——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总评】

这节历史课的教学如行云流水,一步步把学生引领到一定的认知高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论从史出”“学史明智”等道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建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形成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执教老师通过设置若干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展了历史思维。二是营造以生为本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执教老师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和设计者的作用,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把时间、机会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归纳和小结,提高了概括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教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如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影响,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将历史现象置于历史长河中进行分析,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该课例被评为教育部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中日战争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人教版高中“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专业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视角 灵感 素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以历史反思为视角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