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2019-03-13张淑丽王爽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区块链风险防范供应链

张淑丽 王爽

摘要:在“中国智造”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術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供应链金融更是以其独到的模式得到了市场主体的追捧,发展十分迅速。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以大数据共享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金融技术,依靠其去中介化、链式结构、共享账簿和智能合约四大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2017年10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到,相关企业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推进各类供应链平台有机对接,加强对信用评级、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项目基金:哈尔滨金融学院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7-KYYWF-0085;哈尔滨金融学院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E052018003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实体经济的强有力支撑,金融正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为助力中小企业的最重要的创新产品。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核心企业及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为更好的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国家自2017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以鼓励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在政策推动下,供应链金融参与者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一些龙头企业、B2B平台、供应链公司、物流公司、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都纷纷加入,这使得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8.18万亿元。供应链金融作为社会经济的脉络,围绕核心企业覆盖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能够打通贸易与融资环节,在信任与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上,获得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资金端的支持,前景值得期待。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供应链金融的自身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2011年至2017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规模都呈现出绝对递增的趋势,其中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规模的增幅高达48.90%,最低的增幅也不低于27.18%,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根据中国企业经营项目行业市场的深度分析,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弱、经营范围相对狭窄等问题制约了它们向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水平,这样一来的后果直接导致了这些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缺乏,进而致使资金链条的断裂,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出现,这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较多的融资机会,参与群体数量的增加加大了供应链金融自身的风险。

(二)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

我国在利用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的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的自身特征,因此绝大多数是以这些企业为主。而我国现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出现的问题是并没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征信体系将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资信与其他企业的资信连接到一起,更没有与银行之间的对接,这样一来就出现企业—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企业之间就缺乏了可靠的信用保证。这样带来的直接风险就是可能由于某些企业的经营不善导致该企业的破产倒闭,触发了供应链金融本身存在的缺陷的同时,进而牵连到该链条中其他企业,导致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发生。这样的后果不但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对其他企业授信风险的增加。

(三)供应链金融方面人才的匮乏

供应链金融所需要操作人员掌握的知识体系框架庞大,面对实际业务中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门别类”,因此情况较为复杂,这并不是简单地利用简单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解决客户的所有问题,这提高了从业者在相关知识的认知层面上的要求。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领域中的大多数人才都是来自于企业,通过实战演习的同时弥补自己理论层面的匮乏,因此人才的匮乏成为优化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核心。

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优势

(一)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传统授信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于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验证,而且对于那些除了一级供货商或经销商之外的其他经营主体,基本不愿意授信。区块链技术,具有一致性、不易更改的特点,且区块链上的数据都带有时间戳、不重复记录等特性,即使能篡改某个节点的交易数据,也会留下痕迹,易于被发现,所以就解决了银行对信息被篡改的顾虑。因此,区块链技术能够将减小授信的法律风险,扩大供应链金融的授信范围,为核心企业的二级以上的供应商提供信任基础。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商业银行将大大的节省人力和财力成本,提高监管的效率。

(二)提升银行贷款管理的效率。银行在管理存货融资和预付款融资时,必须配备一定人数的人员来核实抵押品是否减损、是否增值等工作,这就增加银行操做成本,进而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区块链的开放性和可视化特性使得银行在管理供应链上所有的交易押品时,不但能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三)提高企业的科技整合能力。区块链是最新兴起的高新技术,采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最前沿的计算机算法,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区块链上庞大的数据库和数以亿万计的数据记载了整个供应链系统上需要记录的信息,这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促进了商流与物流的开放性与透明性。

作者简介:

张淑丽(1983-),性别:女,哈尔滨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

王 爽(1982-),性别:女,哈尔滨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

猜你喜欢

区块链风险防范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