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解,慧教,让识字写字更有效
2019-03-13施卫华
施卫华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汉字是小学生的重要任务,教学汉字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全面认识汉字,科学合理地学习汉字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需要进行的重要学习活动。结合教学案例,探讨让学生快乐高效学习汉字的方法。
[关键词]识字写字;生本课堂;语文视域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88-02
汉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的心中,字不是简简单单的符号。作为小学生的孩子,识字写字是他们的重要学习任务;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承载着汉字教学的责任担当。我们该对汉字怀着怎样的感情,对汉字有着怎样的敏感,才能在课堂上做好识字写字的教学?
一、字,是一个笔画
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随着学习的合体字的增加,再加上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到中高年级大量的生字要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一些关键的笔画都需要去关注。
在学习“猴”这个字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候”,但是还没有学过“侯”,于是“猴”字有没有一短竖就很容易被观察尚不精细的二年级学生忽视。一位老师曾这样机智地进行教学:
师:谁来记“猴”?
生:先记住“时候”的“候”,再加反犬旁。
师:来,孩子,看仔细了,你来说。
生:猴子的“猴”反犬旁右边是“候”少了一小竖。
师:哦,你的眼睛真明亮。孩子你看,这是时候的“候”,中间的这一小竖变成了金箍棒,被小猴藏进耳朵里去了,记住这个字了吗?
教师用教学智慧,把学生容易多写的这一小竖,变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藏在了耳朵里。关注这样一个容易错的笔画,寓教于乐,学生们乐于接受,也记忆深刻。这样,一个笔画成就了一个汉字。
二、字,是部件组合
汉字中除了少数的独体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两类。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中国的形声字具有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相同偏旁的字有一定的归属性,比如带有木字旁的字和树木有关,带有三点水的字和水有关,带有月字旁大都与身体部位或月亮相关等等。掌握了此种规律,学生们学习新字也就不困难了。
高林生老师说我们成功的识字教学经验之一,是遵循“温故而知新”的原则,用好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已经认识的常用汉字的构建字形的方式及建构部件,解决把握字形的问题,甚至是字义的问题。我们常说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用熟字认新字,都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转换的识字方法,是符合认字规律的方法。
《夕阳真美》这一课中有一个生字“披”,提手旁加个皮,一个小男孩说这个字就是手拿着个皮褂子披在身上就不冷了。孩子对这个字义的理解,就是借用他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新的汉字。这样的识字方式,建立了偏旁部首的初步概念,揭示了字义,丰富了词汇储备,在语境中巩固识字成果,在诵读中历练了阅读的本领。
三、字,是一门艺术
汉字是优美的,优美到什么程度呢?它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羲献父子、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艺术登入了大雅之堂。其实,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构严谨,又各具个性。
课程标准中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提出的要求是“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有明确的识字写字要求。其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具体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3-4年级)的具体要求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三学段(5-6年级)的具体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有一位教师执教二下《识字8》,最后的写字环节是这样进行的:
师:(出示“包”)第一个字“包”,要注意什么?
生:“包”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伸长。
师:很伸展,还有呢?
生:横折钩要写得宽大。
师:横折钩向内收,竖弯钩要伸展。
师:(坐下范写)看老师的坐姿!
师:撇画起笔在竖中线左边一点,横折钩向内收,竖弯钩要伸展。
师:泡怎么写呢?加上偏旁后,有什么變化?
生:这个“包”变得很瘦。
师:左右结构要谦让。
师:(提醒写字姿势)你们写字,我来拍照。
(生专心写字,师巡视拍照)
师:看看我们班的写字小模特,在哪里呢?
(看现场照片)
师:(展示学生作品)这个同学的字有没有写全对呢?我们给他一点什么建议呢?
生:饱的食字旁左右要谦让。
师:“包”的竖弯钩不够伸展。
如何让学生在书写时达到正确、工整进而美观的要求?教师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观察发现、编成口诀、讲成故事、教师示范、学生互评……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孩子观察,就是古人说的“读帖”。学生有目的地去“读”,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位置及容易写错的地方,既培养了观察字形的能力,又感知了字形特点和字形结构,并在头脑中对所写字的字形进行定位。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总结概括成一句顺口溜:“横折钩向内收,竖弯钩要伸展。”朗朗上口又有针对性。教师的范写对学生影响特别大,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感受每一笔每一画的位置,将起笔和收笔展示给学生,连坐姿都是在言传身教。“临写”这一环节是写字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对照字帖自行临摹练写。为了提醒孩子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教师用上了照相机这个小帮手。最后的“讲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们互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评,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步步扎实,字在孩子们的笔下也就成了艺术。
四、字,是一篇课文
这是二下《大禹治水》揭示课题的环节:
师:咱们先来看“治”这个字,“<F:\已出版刊物备份\2019\小教\小教语文第1期\内文\1y3.tif>”从本义上来说就是治理洪水,水治理好了人们就笑口常开了。中国的汉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来,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治”这个字。小手伸出来,三点水写竖一些,私字头宽宽的,盖住下面的扁口。(板书:15大禹治水)来,一起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课题,有什么疑问吗?请你来说——
生:为什么大禹这么想治水?
师:为什么要治水,是吗?你关注到了治水原因,还有吗?
生:他怎么治水的?
师:他是怎么治理洪水的,你关注到了治水的经过。还有吗?
生:大禹要制服洪水,是不是要走遍了千山万水呢?
师:是呀,这中间又遇到哪些故事呢?同学们,还想不想知道大禹治水的结果?
学生抓住“治”这个字,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治水的结果”,这不但充分地发挥了字的识字写字功能,更把字读厚了,读成了一篇课文。
读一段话或者一篇课文,总有一两个关键字,学生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字,仔细体会这个关键字,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抓住关键字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课文的一种策略。我们学习汉字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它放进课文里,“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一个字对孩子了解课文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字,是一种文化
漢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它是世界上唯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现代的人,仍能读懂2500年前的《诗经》,朗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现在的教材,仍能把唐诗、宋词作为儿童必读的启蒙材料。这正是汉字的魅力,每一个汉字都是一种文化。
这是一位南京的老师上课之前与学生的互动,讲了汉字“砳”的文化:
师:砳砳是青奥会的吉祥物。砳,怎么写?
生:左边是个石,右边也是石。
师:这个字,是个象声字,指的是石头撞击的声音。它的本义就是开山辟路。那么我们南京的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就象征着我们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奋勇前进。那我再问一下,如果这次青奥会在上海举行,你觉得还会叫砳砳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雨花石是我们南京的特产。
师:说对了,“砳”字的石表示的是雨花石,咱们南京因此还叫作石头城,这是我们南京独一无二的。你看,一个“砳”字,既给咱们展示了奥运的精神,又暗示了这次青奥会的城市是南京,这就是汉字的魅力。
中华文化深层次地渗透于汉字中,汉字成了中华文化的特殊标志。学习汉字必须了解中华文化,学习汉字也必能了解中华文化。学生主动建立汉字与中华文化的联系,教师在汉字教学中有渗透中华文化的意识,识字写字的教学一定会更具效果。
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汉字就像一亩田,等着我们去多维解读,等着我们去耕耘,等着我们去收获。
[ 参 考 文 献 ]
[1]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汉字文化大观[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