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习作,夯实学生习作的认知基点
2019-03-13邹一军
邹一军
[摘 要]起步作文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关键性环节,由于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在难度上高出一个层次,容易让学生形成坡度大、目标高的误区,甚至直接导致学生畏惧心理的形成。这对于学生后续性学习能力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提出要依循规律,强化认知情境的多维创作;多维认知,强化生活积累的悦纳内化;重视阅读,强化课外阅读的有机链接;勤于动笔,强化书面语言的表达转化,以真正促进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依循规律;重视阅读;多维认知;起步习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81-0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步作文是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关键性环节,由于比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在难度上高出一个层次,容易让学生形成坡度大、目标高的误区,甚至直接导致学生畏惧心理的形成。这对于学生后续性学习能力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燃起昂扬的斗志,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依循规律,强化认知情境的多维创作
学生内在言语冲动的形成需要以具体、可感的情境为支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置各种认知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之下不断尝试、尽情玩做,形成深刻的认知体验,有话可说。
如在引导学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时,教师就要求学生从家里带一个水果到教室,很多学生就显得非常兴奋,有的甚至在课前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问:“老师,等一下是不是可以吃掉!”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看看、闻闻、摸摸、尝尝的方式,依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水果的形状、色彩、手感和气味进行细致观察,并积极尝试运用语言說说自己看到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空手套白狼,而是利用水果的实物作为学生认知表达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地不断发展与提升。
二、多维认知,强化生活积累的悦纳内化
写作绝不能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学生的作文需要依靠平时的认知积累。为此,在起步习作阶段,教师可以借助于“学后再导、先放后扶”的策略,引领学生广泛感知、深度收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积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形式的积累;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坚持阅读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反思;可以通过自主办手抄小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内化积累的知识;可以通过“三言两语话感受”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感知记载下来,并借助于各种形式的评比,指导、强化学生的观察与积累。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只有身体力行地接触事物,多维认知,才能获得深刻和真实的感受,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加地生动形象。
三、重视阅读,强化课外阅读的有机链接
习作起步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不能太高,教师仍旧需要继续利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广泛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真正地阅读,学会从字词句篇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使用的方法,从而为自己后续性的阅读实践奠定基础。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对于知识信息的渴求也随之扩大。这时就需要激励学生进一步阅读课外书籍,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此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地不断发展。
四、勤于动笔,强化书面语言的表达转化
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即学生会说一定会写。事实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还得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起步习作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地完成说写的过渡,就应该基于孩子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地辅导。我们需要引领学生在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尝试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为书面语言,形成认知难度的适当缓冲。
还以“我喜欢的一种水果”为例,在细致观察其外表之后,教师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口头语言将水果的颜色和形状描述生动,并借助丰富的联想进行表达。有的学生这样说道:“橘子黄黄的,像穿着金黄色的外衣。圆圆的外形就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又像是快要落山的小太阳。”面对学生精彩的口头表达,教师首先要给予认可性的评价,保障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动力。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以片段的方式,先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运用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通过师评、生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将教学的关注放置在对书面语规范性、生动性的修缮上,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地不断发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而是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口语练习和言语形式的转化,给予学生扎实的语用实践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地不断发展。
作文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化地教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认知能力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起步作文阶段自由翱翔。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