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探析

2019-03-13李小燕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英语教学

李小燕

[摘 要]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即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因此,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一生活化教学理念,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生活教育;英语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外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48-02

英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只有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外作业能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创设真实情景,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用在英语教学上就是要在生活中去学英语,通过电视、广播、磁带、光盘来读活书;通过应用去学英语,与教师、同学交流,见了外国人积极交流,把课本所学及时、恰当地应用到生活中,要活读书;通过学习英语能够在各种媒体上获取英文信息,与外国人打交道,把书读活。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指导和改变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1.凭借现实生活,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亲近、信任自己,教师必须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课前,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教案,制作并修改好课件。课上,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融入游戏、chant、歌曲、小组表演等活动来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使他们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例如,在教学新教材3A Unit 4《My family》中,这一课主要学习如何介绍家庭成员,教师把自己的全家福在PPT中展示并一一介绍自己的家人,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通过肢体语言以及图片帮助学生扫除了理解障碍,激发了他们自身实际的需求。课后,学生積极地找自己的全家福并制作成PPT放到班级电脑里,在第二课时的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家人,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的新知,教学效果非常好。

2.结合现实生活,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例如,四上Unit 5《Our new home》 Story time

故事讲的是“Su Yang and Su Hai move into a new home.They a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at home.Su Yangs bag is in her bedroom.Su Hais skirts are in the living room,on the sofa.At last,they cant find the cap.Oh,its in the dogs mouth.”小狗的出现给语篇增加了趣味性,那么,教师应如何对这一资源进行延伸呢?这时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 dog and Su Hai&Su Yang?”于是编演了Su Hai&Su Yang和小狗的对话。

Su Hai:This is my sisters cap.Please give me.

Dog:No,no.

Su Yang:What would you like?

Dog:Id like a big bone.

Su Yang:Ok.Here you are.

Dog:This cap is for you.

Su Hai:A naughty dog!

教学通过对书上原有情境的再追问与想象,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的情景加以生动的语言、图片、音乐等多种方式的渲染,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有趣味、有挑战、有创新的活动。

3.联系现实生活,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四下Unit 7《Whats the matter?》时,当学生对语篇有了整体的理解,感受到了父母对刘涛的关心后,教师在课件中投放了一些父母和学生之间的感人照片,同时伴以抒情的音乐和教师的讲解,以此来渲染气氛。然后,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进行角色转换:“If your mother is ill,what will you do.If your father is tired,what will you do.”这一种倾诉性的“补白”,为学生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激发提供了空间,创造了平台。借助这个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课堂教学由此产生了强大的张力。

二、设计生活化课外作业

如果英语作业仅仅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继续下去,如抄单词、背课文、默写重点语句等方式,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对英语作业的设计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使英语作业的设计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同时,教师要结合课外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才能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另外,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而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激发兴趣,设计创新作业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抄抄写写,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且长期抄写作业,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考虑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英语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水果沙拉,并教会家人今天学到的水果类单词和句型,然后将做好后的沙拉拍照,或是将做沙拉的过程拍成视频传到班级群里分享。有了这种激励,学生感到新奇并踊跃地参与进来,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增加了新的单词,如用到草莓、猕猴桃等水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词汇的兴趣。

此外,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一要认真思考作业的可行性;二要保证作业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三要力求做到作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样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作业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成为学生愿意做的事情。

2.贴近实际生活,设计灵动作业

学习语言就是为日常生活的交流而服务的。当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刻;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因此,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教师要尽量使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不再将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例如,在教学字母时,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是在家里或去商场寻找有英文品牌的物品,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Sony”“Microstar”“Philip”“Dove”等,以及商店名称“Supermarket”“KFC”等,还有就是各种标识牌,如“Exit”“No smoking”等;在学习数字时,让学生收集父母和老师的手机号码、汽车牌照等英语表达;在学习英语国家的名称时,可收集世界各国国旗图样。

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既有趣又轻松,可以使学生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寻找生活英语的乐趣。学生自己发现的东西而产生的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无法估量的。

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于优等生除了要求基础性作业以外,还应配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练习;对于中等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后,应增加少量略有提高的练习;对于学困生,则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加强个别辅导。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每天提供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让学生选择。

例如,学习完六上Unit 2《What a day!》中的Story time后,教師布置了作业,一是必做题,即听录音跟读三遍,并尝试背诵给家长听,抄单词两遍;二是选做题,即用今天所学的天气形容词介绍一下四季或写一篇你和家人周末游玩的小日记。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说英语,最终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总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抄单词、背课文、默写重点语句的英语作业方式,避免机械抄写、做题为主的作业练习,设计出具体生动且需要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发展,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