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9-03-13崔琳琳陈娟芬陈东生张文斌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程学人因服装设计

崔琳琳,陈 慧,杨 璨,陈娟芬,陈东生,张文斌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201)

我国关于人因工程学的理论研究及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我国200多所设有服装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只有少数学校开设“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1]。随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推广,舒适、安全、卫生的服装设计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中,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依然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通过对课程内容、相关实验、实训设计和课程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设与改革,建设适应服装行业发展需求的人因工程与工效学领域的可共享、可推广应用的课程信息资源,对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知,掌握先进服装科学技术,以及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概况

“服装人因工程学”是服装设计学科的前沿科目,是人体工程学的分支学科,涉及服装设计学、卫生学、生理学、心理学、人体结构学等诸多学科,目的在于使服装设计与人、环境之间和谐匹配并追求最佳效能。作为服装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从“人-服装-环境”系统角度研究人与服装、服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服装的设计、生产、陈列、销售等环节提供科学、客观、合理、舒适的方案。“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从本质上分析了服装为什么要如此设计、以人为本的服装设计是如何体现的、平面的面料如何转化为具有舒适性特征的三维立体的服装等核心问题。它是同类服装学科课程的基础,对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课程的理解、认识和深化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国关于“服装人因工程学”的理论研究及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在传统“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等内容的介绍和分析。通过本次课程建设,将人因工程学相关先进技术及相关的实验、实训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基于服装人因工程学进行款式及结构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2]。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内容涉及服装的设计、结构、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不同的服装专业方向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设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实验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二、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现代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服装人因工程及工效学相关的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比如脑电技术、眼动技术、生理技术、行为分析技术等,但这些先进技术尚未融入到“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不能满足服装行业人才最新需求。

2. 教学内容侧重理论,缺少实验实训教学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以人体科学为中心,将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生理卫生学、统计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研究的交叉学科。最初“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的开设对象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教学内容注重服装的舒适性、物理实验及生理参数。随着“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流行,针对服装设计方向学生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加,服装舒适性设计理念及其在服装款式、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等被引入到“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但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内容讲授为主,侧重对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等内容的介绍和分析[3],缺乏对人因工程学相关先进技术及其应用的介绍和实验实训,也缺少该课程与服装专业其他课程、市场环节中服装产品实际应用案例的剖析及实训,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理解、应用等方面存在困难,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4]。

3. 考核方式不能检验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目前“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大多以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围绕教学中的理论内容,如国家号型制定的原理和过程,服装制定标准和人体心理、生理、环境等相关原理性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记忆基础理论,不能主动深入分析、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最终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对较差。

三、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建设内容

我们从重建教学大纲、完善理论内容、增加实验实训、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建设,包括完善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案等,改革教学手段,形成一整套的课程实施方案,建成满足服装行业需求的人因工程与工效学领域的可共享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并能推广应用。

1. “服装人因工程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涉及多学科领域,是数学、统计学、测量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在此主要分析“服装人因工程学”与“服装艺术设计学”“服装版型设计与工艺学”“服装营销学”“服装卫生学”等相关课程的关系。

“服装艺术设计学”只有从服装人因工程学角度思考产品的外观合体性及内在功能性设计需求,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5]。“服装版型设计与工艺学”应从服装人因工程学角度研究版型与人体静态的吻合、版型与人体动态的适应性、工艺技术与人体的相关性,使设计制作的成衣具有更优的适体度,满足消费者对版型优化的需求[6]。“服装营销学”应该重视从人因角度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研究消费群体的特点,从而制订更优的营销策略。“服装卫生学”应从人因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服装洗涤的科学性及服装收纳保管的合理性,提高服装产品的便利性、易穿性。

2.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专题细化

对“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从生活和生产实践入手,设计4个不同的专题,分别是服装艺术设计人因工程、服装版型设计人因工程、服装营销人因工程、服装卫生人因工程。从服装人因工程学角度分析各个专题的研究内容,并分析如何实践应用,开展“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和评价活动。表1为“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4个专题的具体内容。

表1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专题内容

(续表)

3.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按照服装行业人才最新需求,将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方法、新测量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将三维人体测量[7]、眼动仪、服装热湿阻测试系统、织物风格仪等先进技术及设备应用到课程实验教学中。通过对课程内容、实验实训、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服装人因工程学”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8]。该课程的实验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安排

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改变以往“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的课程专题设计及评价报告的考评,每一个专题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报告,并做成PPT进行展示,由教师打分。期末成绩是对学生的最后综合设计及评价报告的考评,包括教师评价及学生评价两部分。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设计及评价报告打分,此部分分值占期末成绩的70%,另外30%由同学根据该学生的PPT讲解效果来评定。

四、 结语

“服装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服装行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我们完善了“服装人因工程学”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人-服装-环境”系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从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角度,科学地设计服装产品,优化“人-服装-环境”系统,从而使穿着者的人身安全性、穿着舒适性、作业能力及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工程学人因服装设计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基于“BOPPS+对分”的人因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圆满举行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智珠
《照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一例涡桨飞机飞行事故中的人因分析与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36卷总目次索引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