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3-13曾卫锋施晓丽朱珈慧

统计与决策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构伙伴差距

曾卫锋,施晓丽,朱珈慧

(集美大学a.财经学院;b.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0 引言

贸易伙伴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它们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我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产业互补合作,规避贸易竞争风险与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以及制定合理的对外经贸政策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实证研究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所采用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采用博弈论方法。杨秀云和赵科翔(2016)[1]将博弈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发现,产业创新发展能够消除地区间的产业趋同,但这类博弈论方法难以实现定量研究。二是采用时间序列模型或者静态面板模型分析。Barrios等(2002)[2]的静态面板模型发现人均收入趋同会对地区间的产业同构产生显著的正效应;Nicole和Claudia(2010)[3]表明国家间的产业关联程度提高对它们的产业同构性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效应,而各国在技术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方面存在差距增大的趋势;Wu和Zhu(2017)[4]发现,2005年之后中国各省区的产业结构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激励而不断趋同。时间序列分析因为缺乏考虑个体效应而可能使得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有偏;静态面板模型既难以解释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特征又难以克服反向因果关系,缺陷比较明显。三是综述定性研究。苗长虹等(2017)[5]将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定性概括为地区间的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与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产业关联程度的高低,这类研究因缺乏针对性而使得其应用价值存在局限。实际上,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惯性特征,因此,动态面板模型应该是较好的方法,然而当前比较缺乏这类实证研究。本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中国同其41个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为我国今后调整对外经贸政策特别是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理论上来说,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包括供给、需求、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关联程度和产业政策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影响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其投资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两国之间投资规模的差异往往会影响到两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变化,而且一般来说,两国投资规模的差异越大,它们的产业结构相对变化就会越大,据此可以提出:

假设1:两国间投资规模的差距对它们的产业同构性具有负效应。

第二,技术创新既可能创造出新兴产业又可能改造传统产业,技术上的研发创新活动是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如果两国的技术研发创新规模存在差距,那么两国的产业同构性必然会发生改变,而且两国间的技术创新规模的差异越大,则两国的产业结构相对变动就会越大,据此可提出:

假设2:两国研发创新规模的差距对它们的产业同构性会产生负效应。

第三,当前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具备优势的经济区域加快产业集聚,而对于劣势区域来说可能会导致其出现产业衰退的现象[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同经济规模较大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会更高,而同经济规模较小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程度会相对较低,因此,中国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同经济规模较大国家的市场竞争可能会使得两者的产业同构性下降,而同经济规模较小国家间的产业同构性则上升,于是可以提出:

假设3:两国经济规模差距的扩大对两国的产业同构性会产生正效应。

第四,当前的研究表明,国家间的产业关联程度提高对它们的产业同构性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效应[3]。由于随着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在中国当代出口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对其贸易伙伴的出口依存度对于两国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提出:

假设4:中国对其贸易伙伴出口依存度的提高会对两国间的产业同构性产生正效应。

第五,虽然Barrios等(2002)[2]发现人均收入趋同会对地区间的产业同构产生显著的正效应,但因其静态面板模型方法的局限性,其研究结论未必可信。从理论上来说,封闭经济均衡过程必然会形成一个内部需求结构与产出结构呈现一致的过程,但是,开放经济均衡因外部因素的作用未必会产生这样的内部需求结构与产出结构一致的过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虽然两国的人均收入趋同与两国的产业结构趋同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但两国间较大的经济开放度有可能会削弱这种正相关的关系,有鉴于此,暂时提出:

假设5:两国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两国产业同构性可能会产生负效应。

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方面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化可能是不同的,可能存在不同贸易伙伴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与单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一样,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化也是两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连续性或惯性。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需要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根据以上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下标i代表中国的第i个贸易伙伴国,下标t代表年份,θ(jj=0,1,2,3,4,5)和λ分别为待估回归系数,ε为模型的随机干扰项,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和各解释变量的含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DIIit代表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产业同构性。当前产业同构性的测度指标较多[6],为了使得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更为稳健可靠,本文选择两个具有相反属性的指标来度量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产业同构性,以此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一个指标是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SSCit,另一个是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间的Krugman结构差异度指数ISDDit。由于SSCit是产业同构性的正向指标,而ISDDit是产业同构性的逆向指标,因此,同一个解释变量对它们两者的影响方向应该恰好相反。

(2)在上述动态模型中,解释变量DIIi,t-1是被解释变量DIIit的一期滞后值。当被解释变量DIIit使用指标SSCit时DIIi,t-1为SSCi,t-1;当被解释变量DIIit使用指标ISDDit时DIIi,t-1为ISDDi,t-1。

(3)解释变量X1it代表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间投资规模之差,本文使用“资本形成率”来衡量投资规模,一国的资本形成率即该国的资本形成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X2it代表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间研发创新规模之差,本文使用一国的“研发支出”来衡量其研发创新的规模;X3it代表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间经济规模之差,本文使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经济规模;X4it代表中国对其第i个贸易伙伴的出口依存度,即中国对第i个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X5it代表中国与其第i个贸易伙伴间人均收入之差,本文使用一国的“人均GDP”作为其人均收入的代理变量。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计算产业同构性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 database)2016年发布的投入产出表,其中只有中国及其41个贸易伙伴截止2014年的数据。计算X4的原始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计算其他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本文的样本期间为2000—2014年。全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2 模型的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tata11.0版软件估计模型。由于模型(1)存在内生性,这里有必要使用工具变量法来估计模型的回归系数。然而,由于产业同构性这个被解释变量其变动在时间上明显存在的连续惯性会减弱工具变量的作用,因此,这里应该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System GMM),而不应该使用一阶差分广义矩方法来估计模型的回归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结果A和结果B分别以SSCt和ISDDt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指标。由表2可见,Sargan检验的结果表明估计模型时所使用的工具变量是显著有效的,工具变量的使用不存在过度识别的问题;当被解释变量DIIit使用SSCit指标时Arellano-bond检验得到AR(2)的p值为0.1283,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而当被解释变量DIIit使用指标ISDDit时Arellano-bond检验得到AR(2)的p值为0.0735,也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这些结果表明这里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时模型的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这里Sargan检验和Arellano-bond检验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模型(1)是合理的。

表2 模型(1)的两步系统GMM估计结果

表2显示模型(1)的截距项和解释变量X5的系数估计值没有通过10%显著性水平的z检验,解释变量X4在结果A中和解释变量X2在结果B中的系数估计值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其他系数估计值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根据表2可得到以下结论:

(1)无论是使用结构相似系数SSCit还是使用Krugman结构差异度指数ISDDit作为产业同构性DIIit的度量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一期滞后值的SSCi,t-1和ISDDi,t-1两者的系数估计值都大于零,表明当期的产业同构性会对下一期的产业同构性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动确实存在惯性特征,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模型来分析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的产业同构性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

(2)解释变量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投资规模之差X1的系数估计值在结果A中小于零,而在结果B中大于零,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资本形成率差距的扩大会显著减弱它们间的结构相似系数或者增大它们间的结构差异度指数,即上述假设1得以证实。

(3)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研发创新规模之差X2it的系数估计值也是在结果A中小于零而在结果B中大于零,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研发创新规模负差距的缩小或正差距的增大也会显著减少两者间的结构相似系数或增大两者间的结构差异度指数,即假设2被证实。

(4)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经济规模之差X3it的系数估计值在结果A中大于零而在结果B中小于零,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经济规模差距的扩大会显著提高两者间的结构相似系数或显著减小两者间的结构差异度指数,即假设3得到证实。

(5)中国对其贸易伙伴的出口依存度X4it的系数估计值也是在结果A中大于零而在结果B中小于零,表明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依存度的提高会促使两国间的产业结构更加趋同,即假设4得到证实。

(6)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人均收入差距X5it的系数估计值在结果A和结果B中都不显著,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人均收入差距的变化对于两者间的产业同构性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即本文的假设5没有得到证实。其实,这个结论是在理论分析的预料之中的,它说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人均收入差距和需求结构的相对变化未必要通过各国自身的产业结构变动来满足,各国间的贸易是弥补各国供需结构差异变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4 结论

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产业同构性的变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动态过程,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复杂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投资规模差距和研发创新规模差距的扩大会显著抑制两者间的产业趋同,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经济规模差距的扩大和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依存度的提高则会显著提高两者的产业同构性,而人均收入趋同对于产业同构性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产业内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同贸易伙伴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和产业同构性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国应该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出口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出口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不断扩大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特别是产品质量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未来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摩擦。

猜你喜欢

同构伙伴差距
牵手函数同构 拨开解题迷雾
——以指数、对数函数同构问题为例
例谈函数中的同构思想
伙伴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