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2019-03-12戴晓云

教育与职业(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

戴晓云

[关键词]新时代  优质院校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7-0067-04

为了加快科教兴国步伐,我国计划建设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在原有“211”“985”高校建设基础上,中央对新时期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在国内建设一批办学实力享誉世界、在国际同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和学科,简称为“双一流”。与之对应的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国家同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优质院校建设,重点打造出在国际同行中有世界水准,同时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优质高职院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表示,国家重点建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和优势、骨干专业,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当中的竞争力。2015年以来,教育部在全国实施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动地方政府配套支持建设专科层次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从建设初期接受教育部开展的办学水平评估,再到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院校,在经历了建设初期的规模扩张阶段之后,转为以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阶段,进入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的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竞争周期。当前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通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高水平的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事业发展新的目标。

一、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将使得高等院校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强音。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磐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永恒话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工作者不能忘记的“初心”。2018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性文件,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推动教师工作,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国家战略部署,吹响新时代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一顶层设计,蕴含着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的殷切期盼,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时代全国教师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资源、第一资源,离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无疑是天方夜谭。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先后赴广西、湖南、四川等地高职院校调研教师队伍建设,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素养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有的教师“一本通书读到老”,得过且过,没有自我提高的约束力和上进心,业务能力长期没有进步;有的教师有悖于师道尊严,漠视职业操守,没有履行好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满足于在讲台讲完40分钟时间“满堂灌”,对于教学质量漠不关心,误人子弟;甚至出现个别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不满,抹黑了教师的形象。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高职院校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办学进程相对较短,少有百年名校,大部分从中职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来,建设教师队伍的手段和方法不多。经过努力,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与21世纪初期相比较,教师队伍建设确实取得较大的成效。然而高职院校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很多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还停留在口号或者纸面,促进教师引进、管理、发展和激励的工作机制还没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高层次的专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在制定政策,突出教师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尊严,激励教师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三、新时代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策略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要的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校师生当中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为抓手,推进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与管理机制改革,把教师工作置于学校教师教学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战略地位。通过发挥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为创建高水平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奠定基础。

(一)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是前提

1.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高职院校党委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从顶层设计出发领导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要牢牢抓住领导权,坚持不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

首先,高职院校党委应当设立教师工作部,作为党委派出部门,负责组织广大教师接受思想教育、师德考评和师风建设、开展教师培训等工作,统筹协调校内党政部门,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管,二级院系党政贯彻实施,教师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三级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二级院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综合素质高的党组织力量,推进主题教育活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引导全校教职员工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把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道德情操、培养扎实学识、富有仁爱之心作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方向,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贡献。

2.扎实开展思想引领,强化教师的正确价值导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要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建设基础就是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道德准则和职业操守。高校教师是大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良师益友。要引导广大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做到身正为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理论基础知识讲授、专业技能学习和社会实习实践各个环节。

3.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完善有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结合全国高职院校正在开展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就要对标新时代教师队伍的要求,推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完善一套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引导与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表现与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和聘任、年度考核等工作挂钩,强化每周的教学检查、教学质量监控,查处违反师德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要严把新教师入职政治关,党委在研究人才引进前期,组织人事部门需到拟聘人员原就读高校或工作单位综合考核其业务能力、思想政治现实表现。

(二)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本

1.强调质量标准先行,高职院校内部要扎实推进质保体系整改工作。教育事业的生命在于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推行内部质量整改无疑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离不开建立标准、组织实施、监督把控、反馈整改四个环节。一是要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内部质量领导、监管和实施部门,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二是要健全和细化内部质量管理流程、管理框架,建设智慧平台,将智慧校园建设与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融合对接。三是要建立质量保障监控机制,包括常规教学日常管理、实习实训监控,采取包括教师评教、学生评教、督导检查、企业反馈等多元评价方式方法,定期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2.依据国家放管服有关政策,深化高职院校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一是优化组织架构方案,分析发展环境变化、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对学院组织架构变革的需求,按照系部二级管理的模式,依据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学院实际的职责任务,优化学院现有的组织架构,对现有架构提出增加、精简或调整意见。二是为避免任务出现交叉和真空地带,设计各行政职能部门职责,编制职责权限分配表,梳理出全院各行政职能部门、系部的职责,杜绝扯皮的交叉职能,编制各部门“三定”方案。三是梳理校级内设机构、各系部内设岗位职责和岗位数量,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系数标准和岗位数、岗位名称,明细化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四是对各岗位的重要性、难度和价值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设计岗位系数,作为薪酬制定的重要依据。

3.依据行业需求,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规划。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学院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优势和院校所处行业背景等大环境,科学谋划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制定出适合校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师资规划。

一是紧紧围绕“四个交通”(综合、智慧、绿色和平安)建设需要,打造具有明显交通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群。二是结合行业人才需求以及学院人才培养层次和数量,明确“十三五”期间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结构,出台政策建立教师的晋升和发展通道。三是探索推进用人机制改革。根据创建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修订学院“十三五”规划,核算全院教师岗位需求总数和缺口数,统筹兼顾专业建设发展人才需求,做好各类岗位需求规划。四是结合广西交通综合体制改革进程,探索采取调动、聘用、柔性引进等多种途径,从交通行业内引进、承接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工匠。

4.充分发挥绩效工资指挥棒作用,建立突出个人实际贡献导向的薪酬制度。在国家和省区人社部门政策框架下和奖励绩效总量范围内,研究和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兼顾公平和效率,奖励绩效向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倾斜。

一是鼓励二级院系继续深化内部分配改革,将片面关注个人实际教学工作量,引导转变为全面关注个人对院系的实际贡献。二是加大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科研带头人和教学型名师的激励力度,在人才培养上着力提高绩效奖励的方式和层次,鼓励教师自觉提升能力素质。三是在学院核准的绩效额度范围内,加大对教师付出知识价值的二次分配额度。激励广大教师利用知识技能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形成激励广大教师利用知识技能主动服务社会、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机制。四是完善收入分配办法,对于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打破原有的方式,探索年薪制、合同工資。

(三)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是抓手

1.实施“梧桐工程”大力引进人才,推行人才强校战略。一是从构建工作平台和提供奖励绩效等方面,吸引区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交通职业教育建功立业。学院结合优质院校建设需要,主动对接广西交通运输人才需求计划,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国内有影响力的青年学术和科技英才。二是加大校内人才激励力度。修订完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奖励办法,鼓励本校教师积极申报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教改和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加大对获得正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教师的激励力度,形成高层次人才的“洼地效应”。

2.完善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实施三项人才工程,加快各层次人才培养进展。一是营造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对外招贤纳才,另一方面要对内识才爱才,更要懂得育才用才。学校、二级院系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院系主要领导带头重视和关心人才工作,利用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参加党建联系点组织生活等方式,主动深入到高层次人才中间,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二是分类推进人才培训。实施“头雁工程”,引进和培育在省内外同行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顶尖人物,培养更多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实施“朝阳工程”,出台骨干教师培养及考核管理办法,培养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实施“梯队工程”,每年定期评选出一批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打造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通道。

3.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一是加快青年教师培养进程,开展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定期选派其深入企业行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提升职业素养。发挥传帮带作用,安排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组织示范性教学公开课随堂听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參加教学指导委员会轮训、担任国内高水平院校访问学者,利用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到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短期研修等方式,开阔视野,了解行业需求和技术新规范。三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提升骨干教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学院组织专业群教师发挥交通土建技术优势,到东盟国家设立培训基地与研发基地。利用国内成熟的建设方案,面向当地员工传递中国声音,侧重开展我国优势明显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广我国现行的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逐步形成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机制。

4.打造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教师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近年来学院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两路精神”,传承交通文化,使交通精神深入人心,融入血液,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让更多的教师一心谋划干事与创业,与学院同进步、共发展。一是严格遵循大学章程落实依法治校方针,坚持校务公开,党委支持学校行政领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研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二是在校内运用新媒体于师生当中广泛宣传师德高尚,在国家级技能竞赛、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团队。三是推动落实危旧房改造、建设新校区教职工午休房、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等一批民生工程,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综上所述,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是国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能否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建设是否凸显“世界水准、中国特色”,关键在于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抢占人才制高点,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高职院校基础性工程狠抓落实,才能在创建一流优质高职院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4).

[2]宁滨.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4).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18-04-17]. 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4]张志勇.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J].中国教育学刊,2018(4).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
浅谈如何加强“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