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哈库麦勒”歌舞特征研究
2019-03-12吴桂华
吴桂华
关键词:达斡尔;“哈库麦勒”;特征;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1 — 0161 — 04
引言
达斡尔族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曾被称为“打虎儿”。其主要居住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鄂温克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瑷珲县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地。达斡尔族语属蒙古语族阿尔泰语系,无文字,现通用汉文。达斡尔族族源尚存有争议。学界有契丹后裔说、蒙古同源说、室韦说三种。
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是祖国文艺中的一朵奇葩,但是在现代化进程的席卷之下以及汉文化的冲击之下日渐式微。本文就达斡尔族的传统音乐、“哈库麦勒”特征、“哈库麦勒”传承现状进行浅析并以“哈库麦勒”的传承现状提出几点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一、达斡尔族传统音乐
达斡尔族传统的音乐仅民间音乐一项。其按体裁可分为:曲艺说唱音乐、民间歌曲、民间歌舞三种。其民歌“扎恩达勒”,民间歌舞“哈库麦勒”,曲艺说唱音乐“乌春”。
(一)“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即民歌。特指达斡尔族山歌类型的民歌。“扎恩德勒”演唱于采集劳动、赶车骑马等场合,早期适用于室外,后发展为可在室内演唱。“扎恩达勒”按形式可分为“有词扎恩达勒”和“无词扎恩达勒”两种。
“无词扎恩达勒”旋律自由,多随性而发、即兴性强。一般只用“呢”“哪”“呀”“耶”等衬词演唱;“有词扎恩达勒”的旋律与“无词扎恩达勒”无明显差异,其歌词内容狩猎广泛。包括思念家乡、怀念亲人、赞颂英雄、表现婚姻制度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种种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有词扎恩达勒”的旋律得以延续,而歌词内容常发生变异,存在着“曲同词异”的现象。
“扎恩达勒”在音阶调式方面,以五声音阶为主,六声音阶为辅,六声音阶仅出现在个别的曲目之中。“扎恩达勒”在旋律形态方面,以级进和三度以内的小跳进为主。大跳以五、六度进行多见,六度以上的跳进较少。“扎恩达勒”在节奏节拍方面,以单拍子为主,多见三拍子;复拍子常见为四拍子、六拍子。“扎恩达勒”的节奏多见为前短后长的逆分节奏型,在乐曲的起始或结束处,少部分歌曲有自由延长的情况。“扎恩达勒”的曲式结构方整,以短小精悍的二句体居多。单乐句的“扎恩达勒”也存在,但一般都是乐节的反复进行。“扎恩达勒”在演唱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乡土气息,声音高亢、嘹亮、稍带哭腔,具有淳朴、素雅的气质。
(二)“乌春”
“乌春”,也被称为“乌钦”,是达斡尔族传统说唱音乐。“乌春”在表演时说、唱结合。常见三种不同形态:唱为主、说为辅;说为主、唱为辐;只唱不说。其中只唱不说的“乌春”与长篇叙事“扎恩德勒”类似。某些民间“乌春”艺人以四胡伴奏,自拉自唱。“乌春”也有“徒歌”的形式。总体来说,“乌春”的结构并不宏大,多是说唱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乌春”旋律起伏不大,多是口语式的即兴演唱,与西方歌剧中的宣叙调相近。长篇叙事题材的“乌春”结构较为复杂,其前有“曲头”,后有“曲尾”,在篇幅上也更为宏大。
“乌春”按题材课分为:反映历史的;反映婚姻和爱情的;反映民俗的;反映阶级矛盾的;反映战争的;反映伦理道德的;反映生活知识的等等。“乌春”在曲体方面,以四句体居多;旋律形态方面,有的“乌春”旋律起伏不大,而有的“乌春”旋律起伏较大,音乐性较强。
(三)“哈库麦勒”
“哈库麦勒”追其源头,它是达斡尔族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生活之产物。达斡尔主要居住于我国东北部地区,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因其原始社会时期物质贫乏、经济落后、狩猎不易,达斡尔人常团结在一起进行原始狩猎活动。在狩猎捕获之后,于夜晚,达斡尔人便升起篝火既是对食物进行烹饪,也是为了进行狂欢。人们模仿狩猎活动,众人围成圆形,模仿野兽的形态特征和吼叫起舞欢腾进行娱乐活动。
因地理位置和方言区的不同,达斡尔族民间歌舞音乐“哈库麦勒”在海拉尔被称为“阿旱伯勒”;在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被成为“鲁日格勒”(即“生火”之意)。“哈库麦勒”在表演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歌为主,舞为辅;第二阶段以舞为主,歌为辅;第三阶段不再歌唱而转为呼号。其中,在第二阶段所演唱歌曲被称为“呼苏姑”,即“哈库麦歌曲”。
(四)“雅德根”调
“雅德根”调,即萨满调音乐。在解放前,达斡尔族人民多信奉萨满教,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逐渐放弃这一信奉。在过去,达斡尔族人民对于“萨满”极为崇拜。萨满即是达斡尔族的神灵象征,同时又是民间医生。“萨满”精通医学,对草药的效用十分了解。在解放前,“薩满”备受达斡尔族人民尊崇。
达斡尔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其信奉的神灵众多,包括了自然神、祖先神和动物神。自然神中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雷神等;祖先神中有:霍卓尔、吉雅其、娘娘等;动物神中有:熊神、虎神、鼬鼠神等。
“萨满”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为了请神和宣告神的到来,会演唱萨满调,达斡尔族人民称之为“雅德根”调。“萨满”在进行祭祀活动时,身穿“扎瓦”、手握神鼓,边跳神舞边吟唱“雅德根”调。解放前的“萨满”祭祀活动十分盛行,信奉的民众较多,“雅德根”调除被“萨满”吟唱外,在农民中也广为流传。解放后,由于达斡尔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状态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知识和西方医学的辐射,人民渐渐不再信奉萨满教。对于“雅德根”,人们也逐渐遗忘,目前在达斡尔族聚集地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自治县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一古老旋律。
“雅德根”调在曲体方面,以单乐段为主(二句式、四句式居多),复乐段较少;音阶调式方面,大多是使用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宫调式居多,角调式最少;旋律形态方面,以级进为多,跳进以小跳为主、大跳较少。八度及以上的音程跳进几乎不会用到。节奏节拍方面,以二、四、六拍居多。“雅德根”调在演唱方面,神秘而阴沉,旋律有念唱之感。
二、哈库麦勒特征
“哈库麦勒”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歌舞,她起源于达斡尔族古老而原始的狩猎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原生性展示明显,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肢体语言表达丰富,通俗易懂。作为传统舞蹈,“哈库麦勒”具有淳朴无华、热情豪爽和即兴性的特点。“哈库麦勒”集中体现了达斡尔族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风貌,程序不多、形式简洁。无论是第一阶段的歌唱、第二阶段的舞蹈、第三阶段的拳击,都是达斡尔族人民坚强、热情、豪迈、奔放的体现。“哈库麦勒”与达斡尔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对其狩猎活动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对于日常生活也有着体现。“哈库麦勒”按照题材的不同可以有如下划分。
(一)生活状态的“哈库麦勒”
民间歌舞《姐俩采野果》。乐句多为二句体,宫调式。旋律平稳,仅在第二小节末尾与第三小节开始处,为了表现劳作至辛苦,出现了四度的下行跳进,其余皆是以级进进行为主,偶见小跳进。第一小节为连续小字一组c、d、e级进进行,给乐曲奠定了平稳的基调。也表现了达斡尔人民生活的朴素。
民间歌舞《农夫打兔》本曲为五声音阶调式体系羽调式;曲式结构为单乐段的二句体;节拍为2/4拍,节奏多出现为前八后十六的顺分性节奏;速度为120,节奏明快,速度热烈。歌曲中体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耙子”、“斧头”“草棵”、“白兔”等农业符号出现,具有典型的农民生活气息。
(二)历史题材
达斡尔族生活于黑龙江省等地,在历史进程中,与各少数民族同胞生活在一起,其“哈库麦”歌曲中体现了这一点。
根据歌词可以看出,达斡尔人与汉族、满族、蒙古人、鄂伦春人杂居在一起。其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中,汉族人民生活情况较好,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开始注重穿戴;满族人注重礼仪、蒙古人性格豪爽、鄂伦春人仍处于山林之中。
(三)爱情婚姻题材
民间歌舞《咱俩成亲那一年》。歌曲为羽调式,二句体,呈方整性,对比句法关系。歌曲由小字二组c引入,通过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级进后反向折回,随即经过同样节奏型中音区发展后,上行展开。
第二句与之对比进入,通过小字一组e上行6度大跳至小字二组c,随后又是通过前八后十六节奏型进行发展。乐曲中多使用前八后十六的顺分节奏型,情感上具有呼喊、急切、热情的特点。总体来看,乐曲旋律呈大山型,婉转迂回。上行6度的跳进进行给乐曲增加了色彩,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向往,也体现了达斡尔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朴实的婚姻观和价值观。
《鱼在水中随意游荡》也是达斡尔人民爱情婚姻题材的“哈库麦”歌曲。本曲与《咱俩成亲那一年》不甚相同,整首乐曲缓和、平稳,音域不高,仅在小字一组的六度内进行。歌曲音程之间跨度不大(最大仅为三度),充分显示了达斡尔人民对于朴实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为2/4拍,节奏平稳,速度均匀缓慢,多见为均分节奏型。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于情郎的思念之情。歌曲哀而不伤,充分体现了达斡尔人朴实的精神风貌。
“哈库麦勒”作为歌舞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音乐有如下特点。一、曲式方面,“哈库麦勒”的曲体较小,多是一段曲式。二、旋律方面,以级进和小跳进居多,四度及以上的大跳进较少,八度及以上的跳进更为少见。其中,六度的旋律跳进是其特色。三、调式方面,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体系为主,多是单一调性,无转调,以宫调式居多。四、节奏节拍方面,以单拍子居多,复拍子多见为四拍子或六拍子。
三、哈库麦勒传承现状
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更、物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汉文化的冲击,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目前正逐渐衰退。经过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进行田野考察后,将其大致传承现状论述如下。
(一)传承方式的转变
在建国之前,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的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传承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而如今,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为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在梅里斯区建设了“哈库麦勒”的传承班。传承班里集结了数位在“哈库麦勒”方面有所造诣的民间艺人,并通过教学的方式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迄今为止,梅里斯去的“哈库麦勒”传承班已大大小小举办了数期,取得了良好的传承效果。传承班每期招收学院三十人左右。传承班的设立为“哈库麦勒”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传统“哈库麦勒”传承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
此外,梅里斯区每年会举办达斡尔族传统节日“库木勒节”、“抹黑节”的庆祝活动。在“库木勒节”、“抹黑节”的演出中,往往“哈库麦勒”的表演占据大部分。有组织的民俗节日的复兴,将达斡尔族人民又一次聚集在一起。通过民俗的影响,使得大部分人,对于“哈库麦勒”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民俗节日作为潜移默化的活动,给每位达斡尔族同胞心里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埋下了種子。
(二)传承人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建国后到如今,已涌现出一大批“哈库麦勒”的爱好者、传承者。以下就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库麦勒”传承人安宏为例进行浅析。
安宏,生于1964年,2006年当选黑龙江省收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库麦勒”歌舞项目传承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安宏就因为跳“哈库麦勒”时,舞姿优美,而才能初露。安宏在村子里,积极向前辈请教学习,积累了大量的舞蹈基本功。年仅十九岁的安宏当选为莽格吐乡的文化站站长。在当选文化站长的这段时间里,安宏积极宣传“哈库麦勒”歌舞的同时,努力专研“哈库麦勒”的技巧,并成功创编出《达斡尔族集体舞》《映山红》两部优秀“哈库麦勒”作品,并荣获省级奖彰。
安宏在取得成就后,并未放弃对“哈库麦勒”的学习。她在黑龙江省民族干部学院系统学习音乐技能、舞蹈知识,为后期的舞蹈创编和教学奠定了基础。安宏创编数支达斡尔民族特色的舞蹈,曾参加齐齐哈尔市舞蹈大赛荣获一等奖。邀请参与《穿越时空的对话-新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达斡尔篇》音乐会,代表进行发言。并取得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奖彰。
安宏在当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库麦勒”传承人之后,仍坚持在表演和教学的一线,为传承、传播、普及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不懈奋斗。诚然,达斡尔族还有许许多多的“安宏”在努力的传承“哈库麦勒”。为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血液。
(三)舞蹈内容的嬗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哈库麦勒”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审美标准。“哈库麦勒”舞蹈起源于达斡尔族原始的狩猎活动,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是其直接的舞蹈语汇来源。如在“哈库麦勒”中,包含了动物的形态模仿,鸟类和兽类的吼叫、生活、劳作时的动作再现等等。在旧社会,人们用“哈库麦勒”来表达自己被压迫的愤慨;在新中国时期,人民又用“哈库麦勒”来表达自己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20世纪80年代起,达斡尔族人民使用传统的“哈库麦勒”元素,创编了许多带有新时代气息的“哈库麦勒”作品。如《采黄花》《唤春的乌菇日》等。如《唤春的乌菇日》中,歌舞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无词扎恩达勒”作为背景,舞蹈动作缓慢,表现了旧社会对于人民的压迫;第二阶段使用传统“哈库麦勒”的鸟叫作为背景,舞姿欢快,表现了人民对于新生活的向往;第三阶段舞蹈动作进一步强烈,采用了传统“哈库麦勒”中拳击的元素,表现了人民对于新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哈库麦勒传承建议
目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渐重视,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狩猎文化、农业文化距离现代人民越来越远,“哈库麦勒”的传播范围日渐萎缩。如何对“哈库麦勒”进行保护和传承目前已迫在眉睫。以下就语言传承、学校传承、政府扶持、民俗传承、高校依托五个方面,对如何让进行“哈库麦勒”的保护和传承提出浅显的建议。
(一)语言传承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语言联系着每位达斡尔族人民。尤其是达斡尔族这样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语言更是其“血脉”。但是目前看来,达斡尔族的语言保护仍不全面。据1999年统计,在121357达斡尔人中,只有96085人会讲民族语言。这些会讲民族语言的人都是年纪较长者,而多数年轻人已不会讲。根据调查,如今,就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来说,会说达斡尔语的人已渐渐减少。其中,只有少数老年人还会说达斡尔语,中年人以及年轻一代已基本不会说达斡尔语。由于汉文化的冲击以及现代教育中对于普通话的重视,汉语已成为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人民的第一语言。对于达斡尔语的传承亟待解决。
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哈库麦勒”中的唱词均为达斡尔语,不能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语言,就无法真正的传承“哈库麦勒”。建议在梅里斯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开设达斡尔族语言必修课,组织达斡尔族语言学者对于达斡尔族语言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编写完善的达斡尔族语言课本,将达斡尔语言的教学融入义务教学阶段。
(二)学校传承
在过去,达斡尔族“哈库麦勒”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族传承。其传承的辐射范围小、弊端较大。如今在梅里斯区,“哈库麦勒”的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学校在当代少年儿童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陪伴孩子数年的时间,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哈库麦勒”中有着教育题材和哲理性的段落,对于当代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
建议在梅里斯区的小学、初中、高中,系统开设“哈库麦勒”课程,聘请非物质遗产“哈库麦勒”传承人担任课程顾问,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哈库麦勒”歌舞,完善“哈库麦勒”教材体系。同时,建议学校將“哈库麦勒”纳入考核成绩,形成期中考核、期末测试的体系。建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哈库麦勒”的成绩纳入升学标准。
(三)政府扶持
目前,在梅里斯区,以有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各项活动,如举办传承班、举行“抹黑节”活动等等。但就现状而言,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巨大,梅里斯区政府应落实国家政策,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对于“哈库麦勒”学习的热情。
政府应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歌比赛,“哈库麦勒”比赛。通过比赛激发人们对于“哈库麦勒”的欲望。深入乡镇,挖掘会跳“哈库麦勒”的民间艺人,将这些民间艺人集结起来,录制“哈库麦勒”视频,保存“哈库麦勒”数字资料。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对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表彰,激励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瑰宝的行为。
(四)民俗传承
民俗,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俗规范了一个人的行为。目前在梅里斯区,尽管政府举行了“库木勒节”、“抹黑节”和“那达慕”的民俗活动。但并不完整和充分。达斡尔族的许多节日都伴随着“哈库麦勒”,如阿聂节(春节)、布图(除夕)“寒稀”(清明节)千灯节(十月二十五)武神祭节、依尔登节、多布抬克、滚冰节、库木勒玛日拜、祭腾格里巴尔肯、洁身祭、卡钦、药泉会、干米南等等。对于民俗节日,若不能完整复刻,会给“哈库麦勒”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弊端。建议在当地建立民俗馆,专门组织民俗节日的欢庆。
(五)高校依托
目前对于达斡尔族音乐和歌舞的研究,主要仍是依托高校。建议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音乐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河学院设等高校系统开设“哈库麦勒”课程,同时设立“哈库麦勒”实践基地、实习机构,培养“哈库麦勒”专业实践型人才;开设民族音乐学达斡尔族歌舞理论研究方向,系统培养达斡尔族“哈库麦勒”理论型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依托作用,使达斡尔族“哈库麦勒”从民间层面,上升到学术层面。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