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读解
2019-03-12陈磊
陈磊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洞穴;哲学王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1 — 0022 — 03
柏拉图《理想国》对话,既是西方文明开端的经典之作,又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可谓品读、反观的尚佳选择。这部永恒的经典著作充满了理性的玄思,逻辑的迂曲和想象的驰骋,使得《理想国》被解读了两千多年后,至今仍然散发着难以抗拒的传奇魅力。
一、柏拉图生平纵观
柏拉图(Plato)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雅典一个显赫富足的家庭,其父母阿里斯通(Ariston)和母亲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也都出自名门望族。阿德曼托斯(Adeimantus)和格劳孔(Glaucon)是柏拉图的两位兄长,也都是苏格拉底的追随者,在柏拉图对话中常有出现;柏拉图还有一位姐姐叫波托尼(Potone),她的儿子斯珀西波斯(Speusippus)后来成为了柏拉图学园的继承人,在柏拉图去世后,领导学园八年。柏拉图年幼丧父,母亲改嫁皮里兰佩斯(Pyrilampes)后,他便一直在继父家生活,安提丰(Antiphone)是柏拉图同母异父的弟弟。继父更是出身雅典豪族十分富有,在政界有相当地位,是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Pericles)的挚友。柏拉图受他影响很大,也十分赞佩继父。家庭的影响使柏拉图从小就与政治紧密相连,并促使他产生了继承家族传统从政的抱负。可是,公元前431年,雅典与斯巴达为争夺希腊霸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的第三年伯里克利死于瘟疫,战争的第四年柏拉图诞生,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27年,最终以雅典失败告终。〔1〕身处乱世,战争频繁,目睹了雅典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由盛转衰,种种政局的变动影响了柏拉图从政的计划,同时也为其寻求正义城邦和《理想國》巨著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柏拉图虽是伴随着伯罗奔尼撒战争成长起来的,但由于战场不在雅典,所幸柏拉图的成长与教育未受太多干扰,自幼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其日后撰书写作奠定了基础。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Socrates),可好景不长,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诬告信奉新神和腐化青年两大罪状,被判处死刑,成为民主制度的牺牲品。这使28岁的柏拉图深受刺激,从此对民主政治的印象非常反感,从政的念头一再破灭。在柏拉图著名的《第七封信》中,他对自己的心路历程也作了清楚的说明。他说“我衷心厌恶,决计与这个可耻的政权完全脱离关系。”〔2〕以至苏格拉底逝世后,柏拉图便开始了为期十二年左右的四处游历,在学术探讨与心灵启发上也有了丰富收获。再返回时柏拉图已年约40,在雅典近郊开办了“学园”(Academy),这是欧洲第一所大学,存续了九百余年。柏拉图在“学园”潜心办学,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在文字中构建理想的国家。柏拉图也曾三次赴西西里岛,试图把政治理想付诸现实,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3〕失意于政治舞台,更使他置身教育,潜心创作,直到80岁时一生未婚的柏拉图在朋友结婚喜宴上安详长逝。
二、《理想国》内容概览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给后世留下很多著作。《理想国》是他最经典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又名《国家篇》、《王制》、《政制》或《共和国》。柏拉图置身《理想国》对话之外,借苏格拉底之口,为探讨正义精心谋划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并为培养理想城邦中的理想公民和哲学王建构了一套系统的教育规划方案,虽然字句浅显,但道理深刻,体系丰富,思想精深。
后人将《理想国》这部对话编排划分为十卷。一般认为第一卷是柏拉图在早期写成的一篇独立对话,行文风格虽与其余各卷大有不同,但仍然是整部《理想国》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一卷开篇就交代了苏格拉底祭献和观看赛会后要回城,却被玻勒马霍斯(Polemarchus)打发的家奴截住留下,来到了玻勒马霍斯家中谈话,才有了整部《理想国》。而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玻勒马霍斯并不是好言相劝或盛意邀请,他挽留苏格拉底的方式非常突兀粗鲁,表现出苏格拉底留下的不大情愿,甚至受到了逼迫。这样方式开篇是有暗示意义的,苏格拉底受到的强迫是与后文哲学王不得已下行返回洞穴统治城邦相对应的,可见柏拉图在写作《理想国》时谋篇布局的细致周到和巧妙构思。
全书都采取了打辩论的方式,这也是苏格拉底所擅长的。第一卷辩论的主题为“正义是什么”,引入了雅典人当时持有的几种流行的正义观。一号辩手克法洛斯(Cephalus)认为正义就是“有债照还”〔4〕;二号辩手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利友而害敌”〔5〕;三号辩手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发表长论,提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6〕。苏格拉底作为老辩手经验丰富,娓娓道来,逐一反驳,面对“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7〕,即正义无利可图,不正义有利可图这一观点时,宣称我们的论证所关注的不是普通的题目,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可以说,《理想国》剩余篇幅也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的。到了第一卷结尾关于正义的讨论暂告一段落,苏格拉底获得了辩论冠军。但苏格拉底非常谦虚,自称自己很无知,并在获奖感言中说,他没有说服任何人,讨论的结果一无所获。所以,第一卷最后以两个“无法知道”告终:“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8〕
第二卷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格劳孔从三个方面重构了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观点,一是论述了正义的起源和本质;二是通过金戒指的故事说明如果没有外界惩罚,每个人都会做不道德的事;第三,让正义和不正义各趋极端,比较极端不正义比极端正义生活好。这就是第一部分格劳孔提出的挑战,希望苏格拉底能证明正义自身比不正义好,也由此引出第二卷的第二部分。在柏拉图看来,个人灵魂中的正义是不容易发现的,人是被缩小的城邦,城邦是被放大的人。所以在第二卷后半部分直到第四卷,苏格拉底都在构建城邦寻找正义。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探讨了护卫者的教育、护卫者的生活方式和职责使命等问题。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认为城邦既是政治机构,又是教育机构,教育就是最大的政治。对护卫者的教育问题的讨论横跨第二卷和第三卷,也可概括为对执政者的初级阶段教育,强调应把音乐和体育教育结合,用音乐培养爱智,体育培养激情,让两种品质“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9〕。
第四卷承接第三卷,清除了城邦第一害:强加给护卫者不适当的利益,城邦第二害:贫富差距问题,善的城邦就建立起来了,这里柏拉图重点阐述了城邦的四主德和个人灵魂的三分理论。城邦的正义是“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10〕,即“各行其是,各尽其能”〔11〕。找到了城邦的正义,就可以用“由大见小”的方法找到个人的正义,即灵魂里理智、激情、欲望“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12〕,彼此协调。灵魂中理性部分相应于城邦的统治者,对应智慧美德;激情部分相应于城邦的辅助者,对应勇敢美德;欲望部分相当于城邦中的生产者或劳工阶层,对应节制美德。〔13〕本卷最后提到了灵魂与政体的对应关系,“有多少种类型的政体就能有多少种类型的灵魂”〔14〕。
第五卷本要探讨不正义的城邦和不正义的灵魂,而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却要求苏格拉底描述护卫者们中的妇女和儿童问题。这也促使苏格拉底提出了一浪比一浪危险的三个惊世骇俗的论点。一是男女平等观的思想,这种观点必然被当时人们反对。古希腊奥运会运动员都是裸体参赛的,如果男女平等共同裸体操练,风俗不雅。当时雅典女性不是公民,不能在公开场合活动,所以,这些言论大大超越了他的时代。二是“妇女儿童如何公有”〔15〕的思想,所有的女人共同地属于所有的男人,“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16〕。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在战场与赛场上表现出色的男性和最优秀的女性结合,改进城邦的人口质量。三是由哲学王领导国家的思想,柏拉图通过无知、意见和知识说明,只有喜欢并能观照美本身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
第六卷和第七卷讨论哲学家的培养,也就是执政者的高级阶段教育。第六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真伪哲学家的区别,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划分做铺垫。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培养不出真哲学家的原因:一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常被视为对城邦无用的人,通过船长譬喻表明了哲学家在城邦中的处境;另外,哲学家的天赋还会受到坏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再加上还有被哲学名誉吸引过来的小人冒充哲学家,败坏哲学的名誉。以上各种因素导致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寥寥无几。第三部分柏拉图提供了保护真哲学家的方法,如何让一个哲学家不堕落?首先需要提供合适的国家和政治制度环境。其次,需要在正确的时段进行合适的教育。再次,需要将对象置于苦乐、恐怖中进行考验,通过考验的未来统治者需要学习,除了第三卷提到的音乐和体育教育,还要在合适的年齡阶段进行最大的学习,学习善的理念。第七卷围绕哲学王教育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通过洞穴喻说明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人的本质区别,教育最本质的真谛是促使“灵魂转向”;二是如何实施这种教育,即通过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四大学科和辩证法的训练帮助其灵魂转向走出洞穴;最后讨论了选谁来接受这种教育的问题,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哲学王的成长轨迹。
第八卷,第九卷重回第四卷末有多少种政体就有多少种灵魂的论题。在第二卷至第七卷柏拉图所构建的城邦是一种理想的贵族政制,对应善者和正义者。从第八卷开始,柏拉图逐一分析了贵族政制之外的四种有缺陷政制的产生、特点以及相应的人的性格。他们距离理想政制一个比一个远,后一个比前一个更腐败更堕落。这五种政治制度下人的幸福程度依次是:“王者型、贪图名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17〕。为回答开篇第一、二卷提到的有关正义问题做了铺垫,即为第九卷中证明善者和最正义者最幸福,正义者比不正义者更有利提供了更好的依据,也体现了柏拉图论证的逻辑严密性。
行文至第九卷结束,柏拉图不但找到了正义,建立了理想城邦,而且论证了正义比不正义有利,按理说该书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柏拉图似乎觉得,有些问题他还没有说够说透,这些问题又与《理想国》的主要论题紧密相连,所以他又增加了一卷做了补充论述。〔18〕第十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诗学的批判,这是建立正义城邦教育的必需。通过“床”说明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理念、具体的实物和对实物的模仿三种形式。在柏拉图看来,诗是心灵无理性的模仿,对诗、对人的敬重不应该超越对真理的追求。第二部分柏拉图通过证明善的灵魂是不朽的,进而印证“至善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19〕。因为第二卷格劳孔提出的挑战,只是让苏格拉底证明正义自身值得追求。但到了《理想国》的结尾,柏拉图认为有必要证明,不仅从正义自身,而且从正义的奖励和后果来说,它也是值得追求的。所以,这部分实际上是第九卷有关正义问题论证的再探讨,是对前文的递进补充,不可或缺。
三、《理想国》地位评判
柏拉图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誉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圣哲,“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20〕。《理想国》并不是一场关于“正义”的简单讨论,对话内涵深刻,其学问亦可称为综合性的,广涉多个主题,涵盖哲学、政治、道德、教育、诗歌、宗教、戏剧等众多方面,多种主题汇集在同一文本中,构成了一个如多条经纬线交织,环环相扣的复杂结构。国内外学者无不从柏拉图《理想国》中汲取营养,并从不同学科角度展开了多维度的分析,见仁见智,使其思想精神影响了世界生活的各个方面。
哲学视域层面,美国哲学家怀特海评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21〕政治学视域层面,沃林曾对其在政治哲学上的贡献这样评价:“他教导后来的人将政治社会视为一个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他是第一个将政治社会视作为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和有秩序的结构。”〔22〕教育学视域层面,教育家卢梭评价《理想国》是一部了不起的教育著作:“如果你想知道公众的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就请你读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23〕
这部经典著作似乎蕴含着一种恒久的生命力,历经上千年时间的考验仍然经久不衰,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依旧焕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可谓一座取之不竭的思想“富矿”。伟大的思想和作品总是不容易让人参透领悟的,《理想国》更是难以索解。西方学者评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柏拉图的研究依然处于幼儿时期或初创阶段。”〔24〕人们的解读和柏拉图及其著作的历史地位相比还远远不够,“横看成岭侧成峰”,它似乎有着难以穷尽的解释可能,因此,对这部经典的读解也永远不可能终结。
〔参考文献〕
〔1〕〔3〕傅佩荣.柏拉图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3,8.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四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9-80.
〔4〕〔5〕〔6〕〔7〕〔8〕〔9〕〔10〕〔11〕〔12〕〔14〕〔15〕〔16〕〔17〕〔1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6,8,18,26,
43,126,158,48,171,178,185,192,369,412.
〔13〕〔18〕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9,313.
〔20〕王柯平.《法礼篇》的道德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61.
〔21〕A.N.White.Process and Reality〔M〕.New York:Free Press,1978:p.39.
〔22〕Sheldon Wolin.Politics and Vision: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M〕.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p.31.
〔23〕〔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
〔24〕Francisco J.Gonzalez.The Third Way:New Directions in Platonic Studies〔M〕.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5:p.VII.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