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9-03-12张耀升曹子成马云枝
张耀升,曹子成,马云枝
(郸城县中医院脑病一区曹子成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河南 郸城 477150)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细胞发生缺血及缺氧情况,使脑组织遭受不可逆性损伤,引发神经功能的缺损[1]。该病多表现为吞咽、言语及认知等多方面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有关研究[2]显示:急性脑梗死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偏高,预后较差。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西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常用药,虽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及病死率,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药物抵抗,使临床疗效受限。中医学上角度看来,急性脑梗死可归属于中风类别,多因气虚血瘀所致,故中医对其治疗多以活血益气、化痰清热等为方向[3]。2015年7月—2017年7月,笔者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45~80岁,平均(63.39±8.59)岁;病程4~15 d,平均(8.13±2.39) d。对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44~79岁,平均(62.86±8.63)岁;病程5~15 d,平均(8.22±2.41)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按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中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标准,辨证属气虚血瘀证;③经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由甘肃祁连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50524,25 mg/片),100 mg/次,1次/d;同时给予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汤药物治疗。药物组成:黄芪、地龙、丹参各20 g,山药、赤芍、当归、桃仁、生地黄、鸡血藤、怀牛膝、川芎各15 g,甘草片、红花各10 g。1剂/d,加入500 mL水,煎至200 mL后将其等量分为2袋,1次/袋,2袋/d,口服。
两组均于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程。
4 观测指标
①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量表总计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血流动力学: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积压指数及血浆黏度。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 分,
6.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7 讨 论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因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导致大脑局部缺血缺氧病变,使感觉、运动及神经等功能遭受严重影响。其病灶包含缺血半暗带及中心坏死区域,中心坏死区域因坏死的不可逆性无法进行恢复,而缺血半暗带区由于侧支循环原因仍有少量神经元存活,故针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应以增强脑部缺血区域血供及氧供为主[7]。
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其对时间窗的要求严格,部分患者难以把握治疗时机,运用受到限制[8]。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但长期服用西药患者易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医学研究[9]发现:将中西药结合运用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有互补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黄帝内经》提及“偏风”“半身不遂”,《素问·经脉篇》亦提出“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均指出中风多由气虚引起,血瘀所致。气虚是急性脑梗死病之根本,血瘀为病邪之核心,故治疗应以活血益气为方向[10]。益气活血汤是一种活血益气、通络化瘀的中药制剂,方中黄芪可旺气行血、祛瘀通络,赤芍能清热凉血,当归、鸡血藤有补血活血之效,川芎、红花、桃仁、丹参均可活血、通络、化瘀,地龙能活络通经,怀牛膝通经活血,甘草片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活血、补气、通络之效[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和全血低切年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积压及血浆黏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益气活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显著。此结果与黄年平等[12]研究中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