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19-03-12吕雪
吕 雪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决策层,把弘扬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之一,希冀把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精华,多元发力多元并举,在新时代思想引领下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教育融合发展,各有侧重而又以“中国梦”总目标予以统合。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精神寄托的“精神家园”。在健康中国时代理念的召唤下体育道德教育需要优秀文化的渗透,以孝文化中的精髓来引导体育道德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旨趣。
1 新时代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特色践行
1.1 中华传统孝文化的基因传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了文化根基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在注重文化建设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着力于传统孝文化和家庭美德的推行。习近平同志认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我们精神寄托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习近平同志所讲的许多引言均包含着孝文化和家庭美德的陈述,寻觅挖掘其文化根基和基因,如和而不同、天下为公、自强不息、以文化人、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老吾老幼吾幼等,均是以“孝”和家庭美德为基石支撑起来的得到大厦。
1.2 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精神价值
习近平同志于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他还列举出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来佐证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传统家教文化的育人功能、家国情怀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
1.3 中华传统孝文化的行为世范
习近平同志不仅仅是传统孝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且还是孝文化的践行者,知行合一,身先士卒。在他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副他用轮椅推着年事已高的父亲的生活照,和妻子、女儿一起推着父亲散步,这满满孝心和家国情怀耀然于和聚焦于照片中。孝敬父母,珍视家庭,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植根于习近平同志心中。“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和高尚品质很多。”父亲习仲勋要求儿子:“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由此点滴可以窥见习近平同志的一片孝心和大爱无疆的赤子情怀,也可得知习近平同志父亲以身作则的严谨家教和高风亮节的家国胸襟。
2 新时代体育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
2.1 恪守诚信,引领时代新风尚
恪守诚信,弘扬时代精神。《孝经》又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要求尽孝者不与人交恶,应博爱;不与人怠慢,应广敬。这就是把对父母尊亲的孝推及至博爱和广敬,惠及社会,孝及众生。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瑾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体育道德教育中坚持诚信为本是指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基石。例如,在当今大型运动会、锦标赛中为了追求荣誉和利益引发出了兴奋剂事件、虚报年龄、违反竞赛规则等,严重违反了体育诚信的基本理念,是有伪体育道德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只有扎实业务水平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够彰显体育道德新风貌 。
2.2 平公正,树立规则意识
儒家倡导孝道是以教化为目的的“以文化人”过程,同时批判和鞭挞不孝者之行为。其次,行孝是发自自然而然的事。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一种人伦伦理,应视为“天经地义”的义务与责任。《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教育家族成员不忘尊亲,知晓“我从哪里来”,以期担负起家族延续和振兴的职责。再,担负起立身成业之大计。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次孝不辱,其下能养。”他所言“不辱”就是“荣亲”,扬名于后世,以彰显其父母与其家族。为了尽孝,莫争斗,以加强个体道德修养。同时在社会中亦是如此,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法律规范。在坚持公平公正思想指引下,对于运动员的规则意识要重新树立和加强,只有尊重体育运动,尊重竞技规则,体育运动的发展才能够顺畅自如,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2.3 约束行为,发扬竞技精神
经典著作《孝经》在注重家庭伦理的同时,又特意把孝文化推演至社会实践和国家治理中,凸显孝文化的泛化性和推及性。该书把孔子、曾子、孟子等人的孝道思想进行全面继承和阐述,并对孝道内容进行广泛化和政治化,推及社会治理和国家政治的君臣关系。在家国一体的文化语境里,把尽孝与尽忠完美地组合起来。经唐宋理学家的宣传改造,致使孝道文化走向极端化和绝对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北宋时期哲学家张载解释“民胞物与”道:“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是保之,子之翼也。” 表现出中华民族和谐万物的爱心和博大情怀。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精神的重要性,如在当今马拉松赛事在全国各大城市火热举办,引来了成千上万群众参与,运动的过程需要有毅力、意志和勇敢的态度,这就是竞技精神的表现,是体育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失的要素。
3 新时代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教育融合发展的蹊径
3.1 传统孝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合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思想观念或价值取向居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流经历史长河而依然璀璨辉煌,并且融入国民的血液中和灵魂中,虽有起伏但其“生命力”依然旺盛而经久不衰。孟子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北宋哲学家张载释义曰:“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孝文化源于家庭伦理以孝敬尊亲,推及他人与社会,是体现向上从善传统文化精华的根基 。在新时代,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和体育强国战略的伟大使命,我们同样需要有选择有创新地吸收孝文化的精华,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孝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有机融合,坚持孝文化的原本性和坚持体育精神的坚定性,发扬孝文化的和谐性和体育精神的果敢性,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3.2 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情感的融合
《孝经》开篇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也就是说,人类一切道德教育均是从孝道开启的,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和谐相处最好的就是从行孝开始。在家国一体的治国方略中,所谓“家之长子,国之重臣”就是有力证明。“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人为父母;教以悌,所以尊天下人为兄弟;教以臣,所以惊天下人为君者。可见,孝文化在推行家庭伦理教育过程中也无形在养成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我们立足于历史与现代的聚焦点上,既要继承孝文化的责任使命感,齐家治国两兼顾两担当,赋予传统孝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3.3 传统孝文化与体育道德修养的融合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传统孝文化的根基性、教化性、推及性和义务性,是毋庸置疑的。《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教育家族成员不忘尊亲,知晓“我从哪里来”,以期担负起家族延续和振兴的职责。再,担负起立身成业之大计。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次孝不辱,其下能养。”他所言“不辱”就是“荣亲”,扬名于后世,以彰显其父母与其家族。为了尽孝,莫争斗,以加强个体道德修养。孟子认为“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荀子曰:“斗者,忘其身,忘其亲,忘其君也。”孝文化其实是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一种别致的教育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视为传统孝文化“古为今用”和与时俱进的范例和样板,为体育道德修养寻觅到在新时代的落脚点、观察点和着力点。同时,传统孝文化也要具有开放性和扬弃性,为体育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自身理论体系和“自我革命”。
4 结 语
习近平同志关于包含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表述,不但体现在他的讲话和报告中,最为彰显的是践行于他的日常生活中,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身体力行,为人示范。传统孝文化传承至我们的“新时代”,依据习近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坚持“古为今用”和 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坚守传统孝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体育道德情感、体育道德修养融合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蹊径,致使传统孝文化焕发新时代生机活力和精神魅力,凸显核心价值和社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