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师德必备

2019-03-11谢福船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德人格师生关系

谢福船

一、现代师德之最高境界--师爱

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暖和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祖国、爱人民、爱职业、爱学生等都是师德的组成部分,而爱学生,更是现代教师师德建设的需要。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的不同位置上,但在人格角度上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非凡的地位和权力轻视学生,欺侮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应该充分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就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教师缩短心理距离,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靠感。

二、现代师生之最佳关系——平等

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崭新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基点是平等,其特点是对话。

师生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潜在独立人格的人。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师生平等的蕴意还包括要理解学生,信任每个学生都会成功。教师应当相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呈现为两个人平等的“会晤”和“对话”,才会产生“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将单向训导、垂直传达的关系转化为双向对话、相互沟通的关系。

师生平等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则重要定律。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只有在这个平等的基础上,一切的事情才有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的基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教师固然重要,但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起着更大的作用。知识的真正获得依赖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動。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的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学生的主动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知识的授受过程中,惟有学生积极地作为主体去活动,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良好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基石。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中,也只有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石,教育过程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三、现代教师之最终挑战——发展

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 寻求自身的发展的教师,会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尤其在社会剧变、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作为教师应更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只为薪水的提高这些纯粹功利的目标,更为自我完善。

四、现代教师之最新认识——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叶澜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可见,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教育工作固然任重而道远,深化教育改革,拓宽德育渠道,打造德育特色,提升育人成效更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无小事,处处能育人。教育是大事,教师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如果哪一天我们用自己的言行真正为自己的孩子塑造了美好的心灵,我想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更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

猜你喜欢

师德人格师生关系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致良知与师德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