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中文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思考和改革
2019-03-11齐亚敏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对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对该课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改革很有必要。通过写作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读书的热爱;养成诵读经典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及将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融入生活等方式,以更“务虚”的方式来推进写作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中文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
关键词:写作 读书 观察 想象
陈平原教授在2015年华东师大“百年语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上发表讲话,他说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来谈论“读书”和“写作”的问题,看起来显得特别小儿科,但其实“能说会写”这标准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在高校中文专业从事基础写作和文学史课程教学近十年了,我对他的这番话特别有同感。中文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老师教给他们些什么?如果说文学史的课程给予他们的是可以读些什么的问题,那么基础写作这门课程是不是就能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我们目前大一的《基础写作》课程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准的提升大多数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如果说写作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培养起来的,这话有道理,那么我们的写作课程的设置其意义在哪里?当我们按照写作教程上的思路来教授学生:主题的重要性,文章结构有哪些,表达方式分多少种等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具体的写作行为是分离的,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完全不必要,适当地去了解文章写作的一些理论问题也是需要的,但是要降低他们在授课中的比例,甚至说仅仅是辅助式的介绍。那么写作课该做些什么?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我探索了一些关于写作课程的改革方法。谈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很务虚的,所以以培养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写作课也不能太务实,这种务虚就是要抛弃务实的具体的教材式授课,不要以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为目的,而要以这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为准则。写作课要建立起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他们结束了写作课后依然能够有效地延伸到每一次的写作行为中去。在我看来,如果写作课能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一个爱好,两个习惯,三种能力,那么这个写作课就是成功的了。也就是说写作课应以培养几种能力和习惯为核心,更灵活更“务虚”地去推进我们的写作课程。
一个爱好——重新审视读书
这个爱好,毫无疑问就是“讀书”,很多人都会说读书对写作有帮助,但是泛泛来谈这个话题是很笼统也很不负责任的,读书究竟在哪些方面对写作有帮助?经过多年的思考总结,我认为读书在三个方面真实地有利于写作,而这三点也是我在授课中首先会传达给学生的,即语言——丰富的表达,文化——广博的视野,智慧——深刻的认知。
读书能够学习大家的语言这一点是最显而易见的,哪一段时间读谁的书多,写东西就会不自觉地带上这个人的味道来,这就是语言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对语言的敏感力和驾驭力也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至于文化,是读书给予作文的第二个好处。我们在写文章时能不能由一而二、由二而三,能不能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一个博览群书的人,他在展开一个话题的写作时,往往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也能经由一个点散发出更多向的信息。因此,一个好的作品,就会具有更饱满的张力。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只是绚丽的武侠故事,在其中还包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比如东西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对于五行的对应,相生相克,历历不爽;比如金庸对于武功境界的理解渗透着传统的东方哲学……这就让他的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还有经典名著《红楼梦》中对于饮食、中医等文化的呈现,也让不同行当的人读出了不同的信息。就现实点的写作形式而言,余秋雨的作品是个很好的范例,在他那里,一支笔,一场雨,一艘船、动人的山水或是荒僻的小镇,只要是一点小小的触动,他都可以串联起广阔的文化和知识,而我们能否具有这种开阔的视野?如果我们想要在写作中拓展思路,不局限在眼前的一事一物,也要经由读书积累起更多的文化学识。
上述两点是很多人都能认识到的读书于写作之益,至于第三点,智慧——深刻的认知,似乎与写作距离较远,而实际上,这一点是提升文章品质的最根本因素。写作需要智慧吗?当然需要!我们常讲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他的思考、性格、素养、年龄、经历等等,都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而智慧会使人对生活有着超越一般的认识。我们每日都会经历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吃饭、睡觉、工作学习、言谈交往,你的眼睛能否拨开表层的事像,挖掘出深层次的思考,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文章的优劣之别。而如果我们熟读经典,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一花一世界”,在平凡的物像中都会蕴含着禅味机锋。能够在最简单的事情中体会到深层次的本质与规律,这就是一种智慧。而当我们以智者的觉知来体察生活并用之于作文时,就会发现以智慧之思来提升写作才是成就上乘文章的法宝。
当老师对于读书于写作的益处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后,就能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来实施写作的教学。所以,我的写作课程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读书。此前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而课堂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围绕读书这个话题来进行。每次课我们都会有一个话题,比如下次课要谈谈大自然,我会让同学们提前一周在课下准备有关大自然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减轻个体的工作量并能互相商讨)去收集古今中外作品中的各种描写大自然的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去看书整理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呈现。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对同学们搜集起来的这些文章和段落进行有一定高度地鉴赏和分析。比如在王维的诗中大家能够感受到禅意和无我之境,同时体会古典诗歌对字词的精妙拿捏;再比如徐志摩描写自然界的诗句会让他们体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味;而那些童话诗人如顾城、金子美玲等人的诗句则能让大家共同感受到孩童思维的想象力对于写作的帮助;散文中的一些段落更能全方位地拓展学生们的通感能力,完全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自然天地中。通过这样主题式的读书收集活动,学生对于很多话题有了具体可感的写作领悟,而这种领悟远远大于我们去讲授一些生硬的条条框框。主题的设定可以有很多,比如“信仰”、“爱情”、“家庭”、“教育”、“容貌”、“战争”、“成长”等等很多话题,每次课可准备一到两个话题,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不限,作品越新鲜越受到肯定。以主题和作品来推动课程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结合作品顺势把有关于表达方式,文章立意,文章结构等的内容融入其中,即具体可感又不生硬难接受,让学生在面对一个话题时,能够很自然地横向去拓展思维。
除了以主题活动来推动课堂和读书的进展之外,每次课还会留5到10分钟的时间来请一两个同学来推荐书目,也就是近段时间自己所读的书,学生因为性别、个性、经历和积累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阅读类型,读书推荐活动能够有效地打破个人的读书局限,形成一个很好的读书氛围,有时甚至形成一本书在班级中传递阅读甚至争相购买的局面。
这两种形式无疑都是以阅读为核心的,其目的也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学期的写作课,培养起学生对于读书的一种爱好,当课程结束,这种爱好会因为这门课的带动而继续持续下去。
两个习惯——有效结合读写
两个习惯,一个是诵读背诵经典篇章。第二个就是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读书的“读”字最终落实到写作的“写”上,还需要下一些苦功夫,才能更有效地结合读写。
首先谈谈第一点。大学的学生没有了早自习,很多初入大一的学生会很容易懈怠甚至迷茫,而倡导诵读经典既在于提起他们的精气神,更重要的是在于写作本身。提倡学生早起诵读经典,并在第一次课就给他们开列出一些需要诵读的书目,比如《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易经》、《诗经》以及唐宋散文家的经典古文等等。为什么要诵读背诵经典?读书是一个很大的口号,怎么读?读书其实是分为精读和泛读的。有一些经典,必须达到熟读甚至背诵的境界,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在写作时才能成为我们思考的本能。那些圣贤的经典,不仅有着凝练的文言之美,更具有洞悉人生宇宙的智慧,他们以道的形式表达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深刻与睿智。能够以圣人之言来思考、行事乃至为文,会具有拨云见日的深邃和透彻。虽然这个工作并不完全属于基础写作课的范畴,但中文的课程本就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以大一基础写作课为契机,倡导初入大学之门的学生晨读经典,督促和鼓励他们养成这样一种诵读背诵经典的习惯,当写作课程结束时,这样的习惯会在一部分学生身上继续下去,其作用也会在今后的写作行为中日益彰显出来。
第二点,鼓励学生课下读书的时候能够做笔记,写心得。老师会不定期地抽查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除了精读背诵的经典书籍外,更多的书是属于泛读的范畴。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心理的、传记、时评、新闻等等。对于这些书籍,读完就忘是很多人的常态,即使再好的书,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脑海里也会所剩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学生读书做读书笔记,并写读书心得。这种写没有格式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几句或几页皆可,但前提是必须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每本书在读完之后除了摘抄下来的好的段落之外,后面再附上自己或长或短的读书感悟,这就是读书与写作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学习了他人的文章,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思维火花。
因为这两个习惯以鼓励为主,以监督和抽查了解为辅,没有硬性的工作量,学生不会为读书所累,反而会在班级的读书氛围之下,主动地走上一种良性循环。任何一种很微小的行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效果惊人。诵读经典和写读书笔记每天虽然只占用很短的时间,但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都表达了收获颇大的心声。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们将会受益终生。如果基础写作课能够为这样良好习惯的形成起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在我看来,这样的写作课就是成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写作课的本质即在于帮助学生走上一条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的道路,舍此无他。
三种能力——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如果说前面两点都是围绕“读书”而展开的活动,那么这“三种能力”则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人们都说写作是需要天分的,这话不假,但每个人都是具有潜在能力的,带领那些不是特别有天分的学生一步步地开掘出自己的写作潜能,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除了上述所讲的读书的系列安排之外,老师需要做的,还要开掘出“人”这方面的潜质。对于写作这个活动来说,尤其需要历练学生的三种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这三种能力对于写作关系重大。
盲聋作家海伦凯勒曾经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期待看到这个世界的强烈渴望,她曾说:“假如我是个大学校长,我要开设一门必修课程,就是‘怎样使用你的眼睛。教授们将向他的学生讲授,怎样通过真正观看那些从他们面前过去而未被注意的事物,使他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这将唤醒他们沉睡而迟缓的天赋。”这段话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即引导和开掘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观察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他们写作的灵性之门。而当下的学生普遍的问题是对眼前的物象視而不见,或因为视觉疲劳,或因为思维惯性,他们经常需要从特定的话题中才能提炼出值得写作的素材,而对周遭的一切直接略过。正如毛姆说的:“诗不一定要从月光、废墟以及患相思病的少女的悲吟中才能找到。诗一样存在于街头巷尾里、火车里、汽车上、也存在于工匠的劳动、农妇们单调无趣的工作里,存在于工作以及休闲的任何时刻。一言以蔽之,整个生活,以及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可以找到诗。”①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在观察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每个人都具有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这将极大地拓展学生们写作的视域,引领他们进入到一种事事皆可写的境界。
怎样来开掘他们的这三种能力?通过设专门的课程分别来讲授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从理论上来探讨这些能力的培养,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际的训练才能慢慢被激发出来。只有经常去训练,这些能力的神经才能真正变粗变强。怎样训练呢?比如在观察力一节,可以通过分组式互相提问来考察彼此对身边事物的细心程度;布置一些课下的课题比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之下来观察同一个事物并予以记录等等,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实践从而让大家把这种观察能力化入每日的生活之中。当然,老师也会在课堂上讲授更多元化的观察手段:比如通过童诗中的句子让学生感受怎样放空思维舍弃概念,抛弃先入之见,回归孩子般的澄明,获得更加丰富的观察感受力;再比如学会“让事物自己走向你”这一方法。通过定睛观察一个事物,一块石头、一个后现代的图画等等,让事物中的本质慢慢浮现,就像我们看天上的一朵云时,起初它看起来是四不象的,但当我们持续去看,它就会越来越像某种东西。在很多观察行为中都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让事物的特点最终自己呈现。当然这些方法的讲授听起来很玄妙但其实也很真实,这种灵性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非常实际并能具体操作的。除了观察力之外,感受力以及想象力等章节也会有很多训练内容,比如在感受力中让他们听一首歌曲或看一副优美的图画,让他们通过打通五官的感受来写作小片段,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心灵的感觉等不同的接受层面来感受同一个事物,让他们的感受力真正打通起来;在想象力一节中通过借鉴意识流作家的文章片段来让他们学习怎样延伸自己的想象力,同时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的“接近律”实验来训练他们的相近联想能力,比如给出“椅子”——“奖杯”等类似的组合,让学生经过一些接近事物的转化将二者联系起来,然后将大家的转换方式共同分享,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并学习他人的不同的想象路径。
总之,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对于写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三种能力,通过半年基础写作课程的训练和激励,让这些行为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本能,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视并能逐渐开发出这些能力,并让这些能力伴随他们走完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他们今后更长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的写作乃至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
写作课是务虚的,但“虚”不是“无”,而是以“化入”他者的方式存在。将写作课上所讲的东西化入日常的写作行为乃至日常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空谈一些与实践相分离的理论。写作课的作用如果随着其课程的结束也随之结束的话,那对于写作课来说是可悲的。通过思考和改革写作课程中的内容和设置,让写作课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是真正成为中文专业一门有用的基础的学科。
注 释
①司红霞编著:《语言艺术与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9页。
(作者介绍:齐亚敏,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