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层蒙版之变脸》微课设计

2019-03-11刘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蒙版图层画笔

微课选题分析

在传递与表达信息方面,图像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能够直观、形象地表达思想意图。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图像作品,包括摄影作品,往往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巧妙的加工,蕴含着制作者独到的创意和构思。Photoshop是处理图像的常用软件,尤其是在图像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节微课选取Photoshop中一个常用的功能——图层蒙版进行讲解。微课内容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二章《编辑处理图像》活动三:蒙版及其应用。本节微课的主要功能是讲授利用图层蒙版对图像进行编辑,达到图片融合效果。

微课设计思路

本节微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以及对Photoshop图层蒙版感兴趣的人,他们都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但因蒙版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对初学者来说是较陌生的工具,会给学习造成一定难度。因此,为了让学习者能够理解蒙版的概念,在制作微課过程中,我利用好莱坞电影《变脸》引出本节微课主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我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现象讲述图层蒙版原理,用沙子与图像的层级关系对比黑白灰三色画笔涂抹效果,用录屏软件录制用Photoshop为电影主人公换脸操作,使学习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作用,掌握黑白灰三色画笔的使用技巧。

微课设计过程

1.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沙子与图像的关系,理解图层蒙版的概念、作用。

通过观看不同颜色画笔擦除蒙版实现不同的效果,掌握黑白灰三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观看Photoshop换脸操作,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作用;掌握运用图层蒙版及黑白灰三色画笔合成图像。

教学难点:理解黑白灰三色在图层蒙版中发挥的作用。

3.微课脚本设计

片头:本环节的作用是利用动画展示,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利用现在较为流行的MG动画效果引入本节微课主题——《图层蒙版之变脸》,并介绍了作者信息等。

导入新课:本环节首先观看好莱坞电影片段《变脸》,再由卡通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手术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完成“变脸”,以此引入新课——图层蒙版。

讲授新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环节。在实例分析环节,我通过录制生活中常见的小现象来类比Photoshop中的图层蒙版与画笔,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蒙版概念及笔刷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实例仿做环节,我通过录制屏幕来展示黑白灰三种颜色在图层蒙版上涂抹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引导学习者自己观察效果并总结,最后通过视频展示并总结黑白灰三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创作实践环节,课程进入自主创作阶段,通过展示录屏软件录制的教师使用图层蒙版为电影中主人公换脸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总结归纳:教师出镜,利用交互式白板总结本节微课的知识,通过白板软件制作课件,利用白板软件中的聚光灯、拉幕等效果,吸引学习者注意,加深对图层蒙版概念及作用的理解。教师利用网络问卷调查及反馈情况检测学习者对本节微课掌握程度及重难点突破情况。教师根据收集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片尾:展示图层蒙版合成的各类图片。

微课制作过程

在前期阶段,我确定微课内容为Photoshop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图层蒙版。但图层蒙版概念较为抽象,初学者较难理解。所以,我将知识碎片化,呈现出了一个“微内容、微过程”,利用最短的时间精讲一个知识点,在确定知识点后编写完成教学设计,并在制作前收集了大量素材备用。

中期阶段是微课成型与否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身兼多职,既要当有内涵的编剧,又要当有个性的导演,还要当有激情的演员。作为编剧,我提前编写好文学脚本、分镜头脚本,根据脚本内容进行创作,做到有的放矢。作为导演,我应用时下最流行的MG动画软件完成片头动画及微课整体构架;利用视频剪辑与MG动画融合进行新课导入,制作卡通人物并设置问答、演示,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自己制作道具录制视频、录制屏幕等方法完成新课讲授,利用MG动画进行总结;利用录制教师真人出境完成归纳总结,使用白板软件制作交互式课件,营造“一对一”的感觉,拉近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个包含众多利用图层蒙版合成的精彩图片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留给学习者更多的学习期待。作为演员,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录制的教学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在录制真人出镜时做到衣着整齐,语言规范,逻辑严谨,相关知识点、教学内容讲解清楚;在录制完声音后通过音频处理软件对音频进行截取、降噪,保证学习者听到的声音清晰、无杂音。

在后期阶段,根据前、中期所搜集、准备的各项内容以及教学设计、文学脚本、分镜头脚本对微课进行整合,就内容呈现、画面美观、声音效果、播放顺序等进行反复核查、修改,利用字幕软件为微课添加字幕,力求每一幕的播放都要精益求精、不留遗憾。

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及反思

本节微课的亮点在于,以卡通动画的形式贯穿整节微课,把学习者引入情境,让学习者自主地从视频资料中总结知识,突破重难点。在课堂实践上,八年级学生观看微课后引发学生学习讨论的巨大热情,平时不太发言、不注意听讲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发言;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微课的播放,帮助学生牢牢记住了本节微课的重点知识,达到了启发学生的目的;利用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的功能,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取得比平时传统的讲授形式更好的效果,结合教师下发的素材,学生动手实践欲望强烈;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生可以不断尝试,直至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微课实践时的学生反应和效果以及利用网络调查问卷形式收集的学习者反馈的信息表明,教学效果较好,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錄制微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讲解时我总习惯强调“同学们”,忽视了微课模拟“一对一”模式。课件设计、录屏、录音、剪辑都有很多疏漏。在后期剪辑过程中通过让资深教师点评,让在校学生试看等方式,逐一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本节微课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新的问题出现。一是由于本节微课内容较多,受微课时间限制,利用录制屏幕展示图层蒙版“变脸”环节节奏较快,学生需要反复观看微课才可以熟悉利用图层蒙版快速融合图片等操作过程。二是录制微课时语言还要更加规范,注意措辞和语气,抑扬顿挫,既传授知识技能,又“接地气”,使之符合现代学生的要求。

点 评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中学刘岩老师的微课《图层蒙版之变脸》,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

第一,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本节微课利用好莱坞电影《变脸》引出主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现象讲述图层蒙版原理,用沙子与图像的层级关系对比黑白灰三色画笔涂抹效果,用录屏软件录制用PS为电影主人公换脸操作,使学习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作用,掌握黑白灰三色画笔的使用技巧。这些设计内容力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使学生想学。

第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一是演示、讲解模式。通过视频展示并总结黑白灰三色画笔在图层蒙版中所起到的作用,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本节微课通过观看沙子与图像的关系,理解图层蒙版的概念、作用;观看不同颜色画笔擦除蒙版实现不同的效果,掌握黑白灰三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观看用录屏软件录制的PS换脸操作,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方法。将教学内容任务化,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完成任务。三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本节微课利用视频剪辑与MG动画融合进行新课导入,利用录制教师真人出境完成归纳总结,使用白板软件制作交互式课件,营造“一对一”的感觉,拉近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最后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个包含众多利用图层蒙版合成的精彩图片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留给学习者更多的学习期待。

第三,以卡通动画的形式贯穿整节微课,把学习者引入情境,让学习者自主地从视频资料中总结知识,突破本节微课重难点。

本节微课虽然解决了一些传统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新的问题出现。一是由于本节微课内容较多,节奏较快,学生需要反复观看才可掌握相关操作过程;二是录制微课时语言还要更加规范,注意措辞和语气,抑扬顿挫,既能传授知识技能,又“接地气”。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猜你喜欢

蒙版图层画笔
小画笔 大世界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浅析PS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中蒙版技术运用
详解图层蒙版
以假乱真窥探湿玻璃后的风景
小画笔 大世界
小画笔
与众不同“跳出”画面更个性
小画笔
万能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