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2019-03-11吴敏
吴敏
内容摘要:语言运用是语文的核心素养,培育这种核心素养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是个性化作文。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活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个性化作文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表述明确地告诉我们,在语文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由此看,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的核心素养。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就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这个最基本的工具,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范例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
语言是思维的的工具,是思维的最直接现实,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语言训练也即思维训练。思维是人的意识活动,它必须借助语言对反映客观事物和关系的概念进行分类、概括和推理,否则,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时,思维活动的结果,也必须借助语言手段才能表达出来,否则,交际无法进行。所以,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维的结果,语言就是一片空白,就会失去交际的功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可见,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具有同一性。正因为这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句话既指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告诉我们:“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必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进行。
个性化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喜欢的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特殊体验的文本,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与表达,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独具特色的一种风格表现,更是一种生命的超越,是一种凭借文字的个性生长。这种作文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经验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的一种理念。
1.教学思想的个性化。每一位老师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教学经验等各不相同,所以,选择的教学思想也就显示出个性特征了。例如,有的老师一直崇拜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坚持“生活化”,即 把“生活”作为写作对象,反映生活真实。有的老师偏爱张志公先生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去涵泳体味,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动脑子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更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大的益处。有的老师始终践行吕叔湘先生的教育思想——“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2.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作文教学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是“教什么”,即内容问题。由于作文是表达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认识的,“自己”的就是个性的,所以,作文教学不象阅读教学那样有一套广泛适用的教材,它因地因时因人而异。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最大的空间,让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事、景、物,体现内容的个性化。
3.教学目标的个性化。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具体而精确地表达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它是预先设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标准。教师之间的实际差异与班级之间的实际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化。
4.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种“无定法”的观点就说明教学方法的个性化。
5.教学手段的个性化。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这些实践,选择哪些手段为教学增光添彩,完全是教师自己的独具匠心。
(作者單位:甘肃省会宁县教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