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古诗词诵读培养的潜在
2019-03-11张力马子华赵耀祖
张力 马子华 赵耀祖
内容摘要:我们国家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的文明都浓缩在了这些古诗文当中,其中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学习还是成长的道理都比比皆是,而且体现在文字中都是提炼的精华,不仅读来朗朗上口,其意也能让人回味、受用不尽。
关键词:古诗词 诵读 张力
我们学校有位老教师,今年51岁了,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他的孩子现在上六年级,学习成绩顶瓜瓜。他经常在电话中要求并听孩子读一些古诗词,我们对此感到不解,他就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家长说,孩子从小要多读些古诗词,这不仅会慢慢的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表达、情感、审美),更有助于孩子记忆力的提升,培养出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还会在将来塑造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这就是孩子潜在的张力。从小让孩子多读,不求甚解,只求积累,当有朝一日,一下子体现出来将受益终身,即使吴下阿蒙也犹如不及。有教育专家曾经说,现在的家长和教师都太心急了,孩子今天学的知识巴不得明天就会,后天就用,用大人的眼光时刻在看孩子,孰不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培育工程,效果得等到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看到。
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早晨的古诗词诵读那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老师每天都会安排几篇古诗词让同学们诵读,不断的积累,到了小学五年级毕业时,试卷上只要出现古诗文默写题,同学们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那時,可能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可能是为了在考试中考的比别人高罢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这种安排并非这么简单,从认字到认词,再到认句解意,你无形中积累了形音意,若分析完了整首诗,你则会看到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个美丽或昏暗的自然环境;一个让你称赞或让你愤怒的社会环境,最终你还会读到什么,还会想到什么,还会说些什么,不得而知,但这期间你的语文水平却绝对提高了,这就是“潜移默化”,这就是“润物细无声”。
而且从小有了古诗文学习的方法基础,自然也就不会害怕见到它们,甚至有时还会自己去主动尝试,去翻译、去查找资料、去了解历史、作者,还会摘抄优美的诗句,我记得当时我们同学们每人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分门别类摘抄的古诗句在写作文的时候总能用到那么三四句,感觉很骄傲。小时候同学们还会自发的举行背诗接力比赛,看谁接的好,接不上的自然不能参加接下去的游戏了。我们那时喜欢骆宾王的《咏鹅》,总喜欢去模仿着写,有的同学写了《咏鸭》,有的同学写了《咏鸡》,写的滑稽可笑,但同学们敢于这样去尝试也未尝不是一种学习与创新吧。
这种习惯好像慢慢的变成了一种爱好,到了初中,很多同学都觉得古诗文、文言文学习起来不难,觉得有挑战性。新书刚一发下来,有的同学就把古诗文通过工具书拿下了,还会积极的去背诵,力求在老师检查时瓦罐里面倒核桃---哐啷啷就下去了,这是一种无比的自豪。当然积累的古诗文多了,了解的诗人作者也就多了起来,有些诗人词人不得不佩服,如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胸襟博大;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心静如水;再如苏轼的词大气奔放,英雄落幕,有意气奋发,也有惆怅黯然;再如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哀转伤思,触目潸然。有时自己也会去仿写刘禹锡的《陋室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时,你还会心血来潮找一段配音,来一首诗朗诵,让作者情怀展现在自己和听众心头,形成感染、形成律动、引起共鸣。这还不算完,有时还会提起毛笔书写古诗词,体会古诗与书法的意境美。有时还会拿起历史书籍去探索诗人的所处社会与个人情感。尤其如王维的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如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再如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寂寥的个人情怀。
所以,从我自身古诗文诵读培养说起,我觉得更有说服力。那时的我们其它书籍不多,所以在课文中出现的古诗词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很有体会,但现在的小学生看的其它书多了,古诗词却成为了薄弱环节,不去反复的诵读,也不去深入的了解、分析,很多小同学甚至背不下去一首古诗,更不要说诗人词人了,他们能说出动画片中的人物、故事,他们可能喜欢的是视觉的直观性,而忽略了文字的影响力,他们喜欢接受易懂的,而不喜欢去仔细品味的。这让人有些担忧,古诗文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里面沉淀着我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精粹。就连习主席每次的讲话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引用一些古诗文。其作用和意义非凡。
所以,我觉得小学生很有必要早些接触古诗文,循序渐进,去不断的诵读古诗文,因为这样,不仅可学到遣词造句,还可学到韵律、节奏,更可学到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进而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我们对我国古诗文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底蕴,只有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下去,才会在各方面取得思想上的进步与行动上的前行,才会得到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在习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长足迈进。才会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复兴梦。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县东坪乡教育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