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毒树》看布莱克的反叛精神
2019-03-11王琪
内容摘要:布莱克的早期作品《天真与经验之歌》因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立意而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一棵毒树》这首诗,用精炼的诗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愤怒和复仇的故事,看似简单,却暗含深意。本文拟从《一棵毒树》入手,探究布莱克在对待宗教、革命以及理性主义方面的反叛精神,诗人以这首诗为媒介,大胆地揭露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桎梏,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并且表达了对想象力的热烈追捧,使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其作品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反叛精神 浪漫主义诗歌 威廉·布莱克 《一棵毒树》
一.引言
威廉·布莱克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集诗歌创作与绘画才能于一身。布莱克生平默默无闻,20世纪后,诗人叶芝等人将其诗歌重新整理出版,布莱克这才进入大众视线。因其诗歌中深刻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宗教内涵和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布莱克被许多评论家誉为与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齐名的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
布莱克早期代表作《天真与经验之歌》因其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立意深刻的见解受到人们的追捧。在“天真”阶段,布莱克用清新隽永的诗句打造了一个没有被污染的孩童般纯真的世界,充满仁爱、和谐、快乐和幸福。然而,诗人意识到仅在天真的梦境中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笔锋一转,在“经验”阶段,他大胆的揭露了现实社会的虚伪、腐朽和欺诈,同时这也展现了诗人思想上从“天真”到成人“经验”的苦涩体验和重大转变。
前人对《天真与经验之歌》的研究多停留在诗人最受人瞩目的几首对诗上,其他咏物论世的诗却少有人问津,本文试从《经验之歌》中的短诗《一棵毒树》入手进行分析,分析研究布莱克在宗教、革命和对待理性主义的多重反叛精神,以期对诗人思想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二.罪与罚:布莱克的宗教反叛精神
《一棵毒树》全诗格律以抑扬格四音步为主,由四小节双行押韵的四行诗构成,这种简单的模式经常用于基督教赞美诗和童谣中。诗中,“我”对敌人的愤怒幻化成一棵树,日夜用泪水、欺骗浇灌它,最终结出了一只有毒的苹果,将偷吃的敌人性命终结。布莱克在此用天真简单的格律、浅显的自然意象树木,向人们展现了及其复杂深邃的主题——人性,因愤怒生出的毒树正是对经验过后人性中黑暗面的诠释。
诗中第三节提到,树木被“我”细心浇灌,“于是它白天黑夜长得不错,直到它结成了一只漂亮的苹果”(杨苡 译)。苹果的意象令人联想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创世纪》中记载道,在伊甸园中有一棵智慧树,上帝告诫二人不要吃树上的果实,而他们没有禁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违反了上帝的意志,最终被逐出伊甸园。于是,智慧树的果实苹果也就成为了“原罪(Original sin)”和“堕落(Fall)”的象征(雷雨露,2017)。诗中的敌人,看似无辜,然而诗中最后一节却用了“偷盗(stole)”一词,产生偷盗的欲望正是来自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的贪婪(Greed)。《罗马书》6:23中提到“罪的工价乃是死”,敌人吃下毒苹果后身亡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同样,诗中的“我”并不只是一时的生气,随着无法消解的情绪,逐渐恶化成一种内心的愤恨,而原文中的用詞Wrath,对应的则是七宗罪的第三罪愤怒。在结尾处,“我”看到敌人倒在树下,并没有觉得惊恐、害怕,反而表现冷静,甚至是非常高兴(glad),不禁令读者毛骨悚然,惊觉看似平和的外表下竟隐藏着如此深重的人性罪恶。“暴怒的人必受刑罚”(《箴言》19:19),敌人的身体倒下了,而“我”的人性却是彻底的堕落了。
在此,诗人向我们传达了他对宗教戒律的不满和嘲讽,看似简单的意象背后,隐藏着对人性和道德的拷问。同时,布莱克的宗教反叛精神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在弥尔顿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中,亚当和夏娃的原罪和堕落,是对人类挑战权威,争取自由和独立的颂歌。而在布莱克的诗中,却有了深深的讽刺意味,他暗示了人性的罪恶。同时,在布莱克的笔记中,这首诗的另一个题目是“基督教的克制(Christian Forbearance)”(左金梅,2006),这看似与中国儒家的“克己复礼”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则却是用反讽的手法告知人们,宗教已经成为了桎梏人类的枷锁,对人性过度的克制,会引起灾难性的结局。
三.无畏的回击:布莱克的革命反叛精神
布莱克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主题。他生活在革命交织的年代,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民主思想对布莱克在内的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极大的冲击。紧接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从真正意义上唤醒了布莱克内心的革命激情。在革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的影响下,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和法国革命的诗作。在《法国大革命》中,布莱克将攻克巴士底狱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法国大革命将会鼓舞和引领全世界人民推翻旧的王朝统治和律法,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胜利(刘炳善,2007)。同时,18世纪圈地运动结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加剧,诗人认为英国社会已被堕落的道德、邪恶的欲望所主宰,陷入了人性罪恶的泥潭中(高伟光,2004)。布莱克本人也出身微寒,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对贫苦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资产阶级贵族深恶痛绝。复杂的时代背景,使布莱克的作品焕发出激情,充满着革命精神。
《一棵毒树》创作于法国大革命的初期,因而也具有了鲜明的革命政治色彩。“我”对朋友生气了,通过沟通,矛盾很快就会解决。但是对敌人的“愤怒”却不能轻易解除,需要积极地斗争,勇敢地报复与反抗。这种敌我分明的态度也与布莱克的革命精神相吻合,“我”和敌人所对应的正是被压迫者与压迫者,面对资产阶级的压迫,不可一味地逆来顺受,底层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推翻黑暗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这种报复也富有谋略,“我”精心呵护这棵树,用“温柔而虚假的欺骗”来浇灌它,直到树上结出诱人的毒苹果,令敌人自投罗网。这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仅靠天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经验的养料,这也正体现了布莱克“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的思想,只有饱经沧桑,世故有经验的人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
四.想象力的放飞:布莱克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关键词。布莱克将他的诗作与版画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独特的美学享受,这也构成了他关于想象力的独特理论——灵视(Vision)。布莱克认为“想象力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人类生活的原动力”,同时他将想象力和理性对立起来,“理性是剥夺人的自由和想象力的恶力量,理性只能把人禁锢在肉体感官里面,看不到这一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因此如果人想要获得自由和幸福只能通过想象(袁宪军,1998)。
布莱克将他的灵视世界分为四重不同的视象:“单一视象”是指通过肉眼看到的世界,受到理性的限制;“双重视象”是内在的眼睛通过外在的肉眼看到的世界,肉眼看到的外部世界仅作为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和想象力,才能看到剥除了物质外衣的精神世界;至于“三重视象”,是一种“逃离了经验世界回归到天真世界的精神活动,是比双重视象更纯粹的思想创造活动”(袁宪军,1998);而灵视的最高境界“四重视象”,则是想象力本身。并且,布莱克还认为他的绘画中也蕴含着创作的思绪,因此在解读他的作品时,必须将文字与图画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割裂。
在《毒树》的配图中,一棵光秃的橡树竖立在右侧,其中一根树干向左侧垂下,并蔓延出无数枝条,形成了一个拱形穹顶,如同墓穴般将双臂张开、仰面躺倒的敌人包裹其中。拱形的构图常常与恐惧、痛苦、孤独相关联(Mitchell,1978),结合诗句则可以理解为被理性压抑的痛苦。而在布莱克的画作中,张开的双臂有特殊的含义:“人物展开的双臂,意在表明‘萬能的创造力和‘压制的暴政是同等的”,而压制的暴政指的是人类理性带来的束缚力量(林晓筱,2014),而这张开的双臂正是对拱形封闭压抑的打破。诗中“我”的愤怒,源自人性的恶,而布莱克曾明确指出“善是被动的,它服从于理性。恶是主动的,它来自激情”。传统意义上,善意味着救赎,可是在布莱克这里,却成为了被动的概念,诗人用反讽的语气来批判理性主义给人们的束缚和压抑,使人只能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恶才是使人获得主动权的原动力,这里的恶,就是想象力。由此,布莱克想要传达的是,人类只有将想象力放飞,挣脱出理性主义的枷锁,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如果一味的压抑想象力,则会结出恶果,在恐惧和压抑中堕落,甚至是死亡。解读布莱克的诗歌,也同样需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如果仅从浅层次的意象来解读,只能了解到其内涵的冰山一角,只有以这些意象为媒介,乘着想象力的翅膀,突破被理性禁锢的外部世界,才能真正进入内心深处的永恒之境,使其作品获得真正的诗学价值。
五.结语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通过分析《一棵毒树》这首短短的小诗,我们窥视到了诗人布莱克的精神世界,了解了他对待宗教教条的叛逆和戏谑、对革命的激情和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同时,结合诗人独创的“灵视”理论,也品读出了诗中反对理性,放飞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由此不难看出,布莱克不仅是十八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还一个不屈服于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斗士,他借助诗歌勇敢地进行着回击,并且他的反叛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后世无数的诗人和读者,因此,对于布莱克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W.J.T.Mitchell.Blakes Composite Art[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2]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节[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57
[3]雷雨露.论植物意象“苹果”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71-74
[4]林晓筱.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一—布菜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2014:78
[5]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6]威廉·布莱克(著).杨苡(译).天真与经验之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袁宪军.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J].外国文学.1998,(1):47-53
[8]左金梅,张德玉,赵德玉.英美浪漫主义诗歌概论与欣赏[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介绍:王琪,中国海洋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