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白的三首寻人不遇诗

2019-03-11张功荣

文学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李白思想

内容摘要:李白一生写有三首寻人不遇诗,三首诗的主题都是寻人不遇,但寻的对象不一样:一为道士、二为侍御、三为山僧,写作时间更是前后跨越近40年,李白的人生际遇和唐朝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沧桑巨变,通过这三首诗的研究发现他渗透着李白人生不同階段的思想情怀和社会抱负,也间接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

关键词:不遇 李白 思想

《李太白全集》共收三首“寻人不遇诗”,分别是《访戴天道士不遇》、《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寻山僧不遇作》。第一首作于青年时期,第二、三首作于中年时期,诗中寻访的对象分别为“道士”、“侍御”、“山僧”,很好的代表了李白交游的三类人物,也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

一.《访戴天道士不遇》——道家的求道向往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写此诗时李白大概十八岁,约公元718年,是目前能够看到的李白少年时的少数作品。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写所闻所见。犬吠隐隐,泉水画画;带露桃花,耀眼夺目,正是桃源景象。诗人缘溪而上,穿越桃林进山。道士居住在此深山中,超凡脱俗,让爬山的精神也陡增几分。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诗人在山间小道上穿行,偶然还会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景色宜人,到达溪边时,已达正午,此时道院敲钟的时候到了,但又听不到钟声。暗示道院无人,“不遇”之意暗显。鹿性喜静,只在林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山林之幽静。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与诗题中“不遇”呼应。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在道院所见,此景或远或近,只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写道院附近幽静高雅的环境。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写诗人访道士不遇后的感受,从侧面写道士行踪飘忽莫测,又以倚松直写“不遇”的惆怅。

此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清·贺贻孙《诗筏》)全诗节奏跳跃,轻快明丽,表达了青年诗人对道士的向往和道家思想的神往。

二.《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儒家的见弃出世

落羽辞金殿,孤鸣托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此诗一作《敕放归山留别陆侍御不遇咏鹦鹉》写此诗时李白大概四十四岁,约于公元744年。鹦鹉羽毛美丽,能模仿人说话,金殿里的鹦鹉那就是不一般的鹦鹉。但是这鹦鹉现在“落羽”了,寻友不遇,本想说说知心话也找不到人,现在说话也只能是“孤鸣”。因为能言见弃,只能独自飞向陇西。“孤鸣”和“能言”在相对,矛盾中写出不被重用的失落。“唐汝询云:此以鹦鹉自喻也”(明·唐汝询《唐诗解》)太白自况明矣。

此诗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途中访旧友时作。李白向有宏大志向,奉诏入京,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语。满心欢喜可以大展鸿图,不想却因自身性格和权贵排挤被放还。王侍御壁上鹦鹉触动了诗人的身境、心境,诗人以鹦鹉的能言喻己之才华,写此诗以自况。古时陇西盛产鹦鹉, 而陇西正是李白郡望,“陇西”一语双关,既写鹦鹉之失落又写自己出世归去之意。诗歌主要反映的是儒家不被重用的无奈,回“陇西”故乡似孔子的返回鲁国,均有远大志向不能实现的喟叹。

三.《寻山僧不遇作》——佛家的悠然绝世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使我空叹息,欲去仍徘徊。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写此诗时李白大概五十四岁,约公元754年。诗人寻访一山僧不遇写下了途中的所见所感:石阶连入丹壑,松门外全是青苔。闲阶上看得到鸟的足迹,轻敲禅门无人开门。从窗户看到白拂,白拂挂在墙上已经弥漫尘埃。因为没有寻访到山僧,感到遗憾叹息,想离开又有些不忍心。正在徘徊之际,芳香的云彩遍山而起,鲜花如雨般从天而降。空中传来美好的音乐,何况还有猿的鸣叫。要想了然地忘却世事,这个地方最悠哉。

“香云”“花语”均是佛典常用语言。《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乐音和悦,香云照耀”“即时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错粉糅。”从“香云花语”的用典以及诗歌的整体来看,诗人“不遇”中“有遇”,寻访山僧不遇人,却遇到了山中美景和一个向往佛家了然、超然,悠闲自在的自己。

三首诗分别作于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寻访的对象分别为“道士”、“侍御”、“山僧”,很好的代表了李白交游的三类人物,也间接反映了李白复杂的思想。

(作者介绍:张功荣,曲靖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李白思想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诗仙李白的归宿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倒下的那一刻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