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看衰的传统产业凭什么“我行我素”?
2019-03-11辛国奇
辛国奇
2018年,风向变了。一方面,乐视、滴滴、ofo、蚂蜂窝等人们追捧的互联网明星企业,纷纷出现严重危机,甚至直接迅速倒掉;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频生,核心技术成为掣肘。我们终于意识到,与昙花一现的浮躁式互联网创业相比,回归于研发和创新,聚焦于产品和质量,坚守于正道和主业,才是中国民营企业永恒不变的制胜策略和成长点。
1月12日,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中外管理》杂志社、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聚势谋远?创变未来——2019年湖南中小企业新年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主持的《聚势谋远,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圆桌沙龙环节,作为压轴大戏将整个论坛推向高潮。众多企业家嘉宾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于工匠精神、互联网浮躁式创业、核心技术突围、工业互联网的看法,与会者时而屏息聆听,时而拍手叫好,纷纷被诸位嘉宾富有激情、让人顿悟豁然的观点所打动。
夹缝中核心技术如何突围?
杨光: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我们希望在这个时候用中国和欧洲的关系,平衡和美国的分歧摩擦。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铁、最稳固的盟友,但即便如此,德国社会也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产生了一些疑虑。在此复杂背景下,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及国际化运营?
唐岳:中德关系、中美关系现在都发生结构性的巨大变化,双方已经不是互补型经济了,而成为竞争关系。所以说产生任何摩擦,甚至打贸易战都毫不稀奇,并且避免不了。20年前,我们都是卖服装、卖打火机给他们,买回来的都是空客、波音、高端机床、大型装备。现在中国的高端装备在抢欧美的市场,这是结构性的矛盾,所以这方面不要太乐观,会越来越紧张。
杨光:去年爆发的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举国痛心疾首。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恐怕不能通过一些科技噱头来弥补。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的核心技术研发,特别是基础层面的核心技术研发,能通过国际化的协同研发来实现吗?
刘可安:国际化方面我们公司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市场的国际化,把产品卖到国外去。第二个阶段是产业国际化。第三个阶段就是正在布局的研发国际化。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在当前大环境下,产业并购确实越来越难。第二,在产业国际化过程中,要达到战略目标的话,面临很多冲突,要经历很长的磨合过程。但有的地方把研发当成产业输出的一部分,这种定位就意味着将技术成果转移回来的时候,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可以充分利用。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研发的国际化是必然之路,企业为了做到领跑而不是追随,核心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从前端去发力。
杨光:中小企业该如何去搞技术研发呢?
顾东来:中小企业路在何方?必须加大创新。这个创新不是简单的产品创新,而是战略创新、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把创新始终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质量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我们是搞高铁配套的,所以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可以缺钱,但千万不能缺德。
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我们生产的散热器打败了德国贝尔,我们不但把它挤出中国市场,并且又把散热器销售到了德国和日本。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怎样为实现这个“可以”而奋斗。
杨光:我觉得应该给这样的企业以更多的掌声!
顾东来:所以产品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很多德国人都想做我们企业的代理。民营企业现在必须要做的事就是降本增效,这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好的制度,做到智能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模具化生产,也要把降成本贯穿到生活中,把降成本当做核心竞争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杨光:在座的各位都是受到社会各界尊敬的企业。但是在过去四五年,当我们谈到“尊敬”,甚至谈到另外一个词——“伟大”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关注那些似乎更吸引眼球的“独角兽”。但从2017年开始,又有新的变化在发生:乐视、滴滴、马蜂窝、ofo,这些人们追捧的明星企业,甚至被奉为“新四大发明”的领军者,纷纷出了大问题,请问为什么会出现极端低级的丑闻?症结到底在哪里?
张友君:传统才是最经典的,传统才最有生命力。
中国的基础工业确实还非常落后,基础工业是什么?就是我们传统制造业。一些互联网创业项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阵大风刮过之后,满地鸡毛。有人说传统制造业该抛弃了,可是放眼全球,德国人会提“传统”制造业吗?
一个小小的螺栓,之前还需要依赖进口,这里面有多么创新的技术吗?200多年前螺栓就已经出现了,就是实现简单连接的功能。为什么中国人能造航母,可是就连高端装备上的小小螺栓,之前都生产不出来?最传统、最基础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不做好?
我们公司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螺栓,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这个行业的龙头。我们生产的螺栓产品在全世界已有70%的市场占有率,其实螺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全世界螺栓市场6400亿元。很多人说,创业太难,或者说这个行业太“传统”了,那是因为不够坚持。我们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高强度系统方案提供商,实际上做任何产业,唯有站在全球高度去看待市场、看待管理,企业才有可能活得比较好。
杨光:通过您的发言,我才知道什么叫专注,您就专注在螺栓上了,以至于对我的提问“弃之不顾”。接下来问下艾总,您做的是电容器,跟信息化产品有直接关系。您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的企業家,又如何看这些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集体出现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目不暇接地发现,这个社会原以为最绚烂的行业,都在原形毕露。
艾立华:刚才讲的新技术、新业态,成功的因为有能力,失败的因为追风。30多年前,我辞职下海,用3700元开始创业,租了50平方米的房子,专注于做好电容器这一件事,产品最便宜时只卖2分钱,终于做到了今天的中国第一,也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从默默无闻的小工厂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营业收入比创业时增长1.1万倍,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守、绝不中断的创新。
其实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不必纠缠哪个好、哪个差,关键要看你的适应性,能不能适应未来的趋势发展。这世上技术可以买得到,设备可以买得到,唯有管理买不到,管理要靠你自己去做。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探索,未来该怎么走?我们公司2018年做到了全世界第4位,假如盲目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要做到世界第1太容易了。但是我希望企业成为一个高质量、高品位、受人尊重的高效率公司,所以提出“建百年企业,创幸福艾华”。
我记得几年前去日本,看到一个汽车企业的车间里,写着这一年的奋斗目标是每辆车的生产速度提高一秒。以前我们总说提高20%、提高30%,可是人家说提高一秒,我触动很大。我想到工厂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所以回来以后号召全员努力,产能一定要提高3倍,最终我们用4年时间达到了这一目标。前年,我在沈阳的宝马车间,看到他们有1000天的产能翻倍计划,所以我又设置了一个目标:在不换设备的情况下,产能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3倍。
所以,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可以无限改善。包括我们工厂是一尘不染的,所有地方都干干净净,全部要求达到五星级标准。我觉得财神爷是不会到邋遢的地方去的,一定会到干净的地方去。
杨光:我一直在静静地听您讲,没有打断您,因为我豁然开朗,实际上二位是在用你们的方式回答我刚才提的问题。
我想如果整天谈论流量、谈论资本、谈论估值的互联网企业家在台下的话,他们此刻一定会非常的汗颜。不管外面在刮什么样的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六位企业家的定力和专注非常可贵,给了广大中小企业管理者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張跃:现在这个时代IT业特别拥挤,有大量资本在里面,但其他产业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空间。做幸福的老板,就要做市场上稀缺的事情,不做恶劣竞争环境下的行业。比如IT业,可以帮助其他行业搞创新,但不能“当饭吃”,信息太发达反而不好,还是必须下力气发展传统的、基础的行业。
当前世界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征,第一,商业过度发展对经济推动作用非常大,但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第二,IT业非常发达,但也造成一定的“信息污染”。第三,基础工业极其落后,100年以来人类真正的原始发明、原始创新很少,除了芯片以外,目前使用的大多都是100多年前的技术。我们现在所用到的,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是在100年前发明的。现在手机的无线信号,跟100年前没有区别。高铁看上去很漂亮,飞机看上去很先进,事实上都是六七十年前的技术。
其实最坏的环境恰恰是创业最好的环境,但在中国有个大问题是原始创新太少,不是国家奖励不够,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已占到GDP的2.1%,但实质创新还是太少,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差。包括中美贸易战和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中国跟欧洲、日本的争端,最核心问题其实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缺陷,往往认为知识应该共享,偷书的人不算小偷,但事实上你共享了别人的知识,就掠夺了人家的劳动,为知识所付出的劳动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我就把拥有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车间分成12块,完全隔绝出12个区域,所有工人都只掌握核心技术的1/12,这非常耗成本,也造成效率低下,但没办法,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美国“怕”的是华为,不是阿里巴巴
杨光:杨光:中国文化好像很难孕育出原创的创新,那么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能不能培育出来?
唐岳:在工匠精神方面,我们跟西方还是有很大差距,只有极少数人在真正践行。儒家文化让中国难以形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土壤,一流的人才绝对不会去读高职,导致中国的职业技术人才带着自卑的心理去学习、去就业,这样何谈工匠精神?
做企业强调两个能力:一个是专业能力,一个是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做事的能力,职业素养就是做事的态度。中国员工的专业能力很好培养,但职业素养很难培养。职业素养跟文化一样,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沉淀。
管理德国企业比管理中国企业要容易得多,按道理说,管理德国企业是困难的,不但有语言差异,还有文化差异、法律差异,这就是职业素养的问题。
但工匠精神在中国肯定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强大的竞争会促使中国重构工匠精神。现在大家也看到了,风向已经开始在转变。几年前凡是搞互联网的公司,一个个都“牛”得要命,资本围着他们转,地方政府也围着他们转。但现在,回归初心,回归原本,“产品和质量为王”是王道,不管你工业4.0,还是工业8.0,都得以产品和质量作为载体。
乐视终究还是没飞起来,不是潮水把共享单车的裤子脱掉,它本来就没穿,不就是裸泳嘛。互联网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生活互联网,比如:淘宝、京东、微信之类;另一个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工业互联网,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美国就认为,中国在生活互联网领域再怎么玩也不会有太强竞争力,所以诞生100个阿里巴巴都没关系,但如果再诞生一个华为,美国就会觉得危险了。因此创新为王、创新为道,中国企业必须回归、聚焦于产品和质量,一些公司连创新都没有还谈什么所谓的估值?你实在不怕摔死,就跟着风去跑;实在不怕丑,就不穿裤子下海。
从起源处回看工匠精神
杨光:杨光:唐总(唐岳)有很深刻的洞察,确实有一种积极的信号:价值观在2018年回归正道,回归一直存在的常识。刚才说管理德国人要更容易,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管理就变成特别现实的问题。但是现在容不得我们在国内关着门搞管理,必须要适应国外市场,在全球竞争当中去成长。
张跃:在日本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三代都是做相同的东西,就是匠人,其实就是“专注”两个字。但我们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狭隘化、庸俗化了,以为做手工的才可称工匠精神,其实做音乐的,做杂志的,只要坚持下去就是工匠。
顾东来:作为一个营收规模并不算大的企业,我们先后投入7000万元用于员工培训,不断打造出优秀的员工队伍,培育出优秀的工匠。并且十年如一日去做培训,最终形成学习文化,把制度的强制性、文化的人性化有效结合。那么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坚持,路在与时俱进!
我经常开玩笑说,制造业与金融行业相比是“孙子”,与房地产行业相比是“儿子”,确实非常辛苦,但只要用“拥抱”和“专业”这两个心态去做事业,肯定会比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活得好”。
张友君:互聯网是方法和工具,传统产业可以把它应用到市场推广上,来打开市场通道;应用到工业互联网上,来快速提升生产效率。2018年,我们公司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我们把螺栓制造的全过程,做到高度自动化与信息化,而其中所有技术系统集成,都是自己开发的。下一步我们要打造一个无人工厂,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制造成本,从而让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杨光:一位传承到了第三代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家对我说,你们对日本的匠人精神很感兴趣,但是你们知道日本匠人精神的起点在哪里吗?他说,精神源泉来自于离京都不远的伊势神宫,这是1300年前日本天皇下令建造供奉历代天皇的神社。
为什么说它和匠人精神有关系?1300年前这座古庙建成之日,当时的天皇就下旨规定神宫必须每20年重修一次,不管大梁,还是柱子,哪怕里面一个杯子,每20年都要重来一遍,这就是日本匠人精神的起点。这个旨意确实一直执行到了21世纪,至今这座神宫已经修缮过62次。因为这62次修缮,得以留存传承下了上千种精美工艺,传承了著名的匠人精神。
那为何是每20年一次?对于匠人而言,这意味着他一生会从事至少两次大工程,一次为徒,一次为师。第一次作为学徒,熟悉这道工艺是怎么回事。再过20年,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纯熟程度,然后带着徒弟再做一次。每20年重修一次,技术就可以不断地一代代传承下去。于是日本这些匠人家族,一方面意识到这门手艺,永远不会担心因为没有活干而失传;另一方面,有了这种安全感,他会用一生去深究,不断精研,不断提升技艺。
因为这些匠人是为供奉天皇的寺庙做手艺活,因此他们在日本社会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因为一辈子只做两次,他们又不可能靠这个事儿发大财,于是他们就能把很纯朴的匠人精神世代相传至今。所以日本的匠人精神,来源于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与其说在传承一种技艺,不如说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地造就这些匠人——并非在于修物,而在于造人。
所以当我们逐渐都对匠人精神有了高度认同后,需要共同在一起打造一种机制,使得匠人的产生、传承、提升,都有切实的路径。管理
(本文根据“2019年湖南中小企业新年论坛”现场发言节选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