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大路径建设幸福校园

2019-03-10戴文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研学科班级

戴文胜

学校围绕人进行价值体系的构建,关注和谐创美的氛围、教师成功的幸福、学生成长的快乐。

1.构建多元个性的幸福课程

我们以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形成了“育德”“育心”“育智”“育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对于在某些领域有浓厚兴趣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为他们量身设计了专门课程。学校累计开设了200门校本选修课,其中75%是由本校教师自主研发的。例如,学校率先开设了学道课程,并针对高一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和学习素质培养开发了系列课程,该课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人脑科学、心理学等领域,涵盖生命与生活、学习与能力、学习之用、学习之法4个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动力,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按照学科成立若干课题组,充分尊重教师的课程开发自主权,让教师在课程研发、实施与评价中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提升课程意识、课程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让广大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受益者和重要的助推力量。

2.打造参与共生的幸福课堂

在对师生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幸福课堂的建设标准——有趣、有参与、有成就。我们采用“微课题”行动研究方式,以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矛盾、困惑为导向,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或教学行为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以微项目为切入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微项目”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的行动研究。通过问题聚焦、立项教研、课堂教研、行动教研、反思改进等开展研究,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探索学科整合教学。我们突破学科教学相互割裂的局限,以主题探究为路径综合学科教学。如美术、地理、语文、政治学科选取与我国西北地区相关的内容,打造以“黄土地,民族魂”为题的文科综合课。

学校建立了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一是探索和建立符合校情的教师评价体系,关注常规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二是重视现场式评价,及时开展评课研磨活动;三是注重学生评价,定期开展网上评价评学活动;四是加强家校沟通,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3.营造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

创建自主合作的幸福班级,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依托引桥课程,奠基班级文化;围绕小组合作,营造班级文化;培養学生干部,推进班级文化;丰富学生活动,点亮班级文化;构建德育课程,助力班级文化。

在幸福环境建设中,强调“怡人”“人本”的氛围,注重环境的学习之美、娱乐之美、运动之美、劳动之美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课题“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幸福学校建设的实践途径研究”(课题编号BB15080)的最终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班级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班级“四小怪”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