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首都教育品牌
2019-03-10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
——引自李克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要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重点向提升教育质量上投,向薄弱地区、农村地区投,向教师队伍投,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补齐重点区域教育资源短板,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孩子就近上学、就近上好学。”
“推进教育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中心城区要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利用腾退空间补齐基础教育欠账。中心城外围各区要承接教育功能疏解,远郊区要逐步实现区区有高校。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
——引自蔡奇在北京市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社会力量参与扩优项目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调城区支持远郊区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等项目,促进郊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整体教育质量提升。
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协同发展,大力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品质,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扎实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宏.重新理解教书育人[J] .北京教育,2017(02):11.
[2]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88.
[3]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321.
[4]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
[5]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6] 科恩.自我論[M]. 佟景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02.
[7] [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庄莲苹,王立中,译. 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
[8] 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