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从这里开始

2019-03-10陆怡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陆怡

【摘要】未来的社会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的学习仍处于被动的、维持的学习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了“自主探索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教师应通过营造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學环境,鼓励、启迪和引导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积极发展的精神、完善的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合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核心素养;教学模式探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所讨论的问题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现新问题,如何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从活动入手,借助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注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过程,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下面以“年、月、日”一课为例,谈谈“自主探索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的展开.

一、尝试自学,鼓励探索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告诉学生他们在这个班级里学到了什么.一般来说,他们不给任何提示,让学生猜,问问题,然后阅读和学习.教师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探索自己的知识,并不在乎学生是否全面、深入地掌握核心知识.

在本课中教师先出示课题:今天要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年、月、日是怎样制订出来的?为什么要以年、月、日为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系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先认真仔细地看书自学,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问题能通过看书后了解,哪些问题还不能理解,你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交流情况,收集信息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是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以及他们有哪些知识是后天习得的他们不懂的东西,所以既要了解学生自学的结果,又要了解学生自学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出知道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等知识.教师又提问:你是对哪些知识不太理解?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例如,① 怎样判断平年、闰年有点不太懂,为什么判断整百年份是不是闰年要除以400?② 为什么有的月是大月?有的月是小月?③ 为什么二月有的28天,有的是29天?④ 为什么有的全年是365天?有的全年是366天?

三、教师点拨,激思引路

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一部分知识,还有一些知识没有掌握,或者是有些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地讲解和点拨,起到给学生激思引路的核心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

在教学中,针对上面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教师讲解了我国传统计时单位,国际统一的标准计时单位,地球自转、公转的道理,日和年的来历等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时间单位的制订和由来.

四、组织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的点拨后,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掌握的程度各不一样,教师可以组织讨论,发挥学生群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促进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教师再出示讨论题:时间单位很多,它们之间都有联系,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单位呢?让学生分工合作,找出记忆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有的组画出表格进行整理后帮助记忆,有的组用图形表示,有的组用字母表示,还有的组画出了一组漫画来表示等等.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后,既理清楚了知识脉络,形成了知识结构,又形象深刻地记住了这些知识.

五、开放延伸,提高能力

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应局限在书本上,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开放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能力.

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很多典故知识,在最后我让学生去查资料,选做以下题目.(1)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是怎样制订的?(2)你了解哪些有关时间单位的科学知识或历史故事?(3)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精心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动手、去小结、去评价,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核心发展.“自主探索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创造出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空间选择,改变过去的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教学生背诵现成的结论,引导学生发现、质疑、探索,让学生在开放、自由、不受到压抑的氛围中探索和创新,实现能力的综合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世刚,宋乃庆.论数学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数学通报,2015(3):8-11.

[2]何小亚.学生“数学素养”指标的理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1):13-20.

[3]徐萍.让数学素养在多重感悟中拔节[J].小学教学研究,2014(34):39-40.

[4]彭钱群.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23):56-57.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