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研究
2019-03-10王伟利
王伟利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有力抓手,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背景下,非遗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从非遗保护的分类方案、评估机制、基地建设、交流活动、动态传承、专项研讨、保护网络七个方面对非遗保护制度机制进行新的探索,建立京津冀有效的传承保护体系,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保护制度提供动力。
关键词:工作机制;非遗传承保护;联合;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重要着力点,它既能体现京津冀文化内涵底蕴,又能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力,更好的丰富京津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本文拟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对非遗保护制度机制进行新的探索,建立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动力。
一、分门类制定传承保护方案
京津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为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储备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各地对非遗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的保护,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方案,甚至对每一个非遗项目“量体裁衣式”建立保护方案,使非遗项目保护做到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唐山市共有10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评剧、皮影戏(唐山皮影戏、乐亭皮影戏)乐亭大鼓、玉田泥塑、唐山花吹、乐亭地秧歌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个,篓子秧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7个,这些非遗项目名录分别制定了传承保护方案,保护方案针对名录同时京津冀对一些类别相同的项目,保护性措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一体化的保护方案,这样每个小的项目都有具体的保护方案,构成了京津冀非遗项目的保护体系,也就形成了京津冀非遗项目保护网,使保护机制更完善,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为京津冀文化一体化非遗文化传承保驾护航。
二、建立非遗保护的检查评估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早在2011年公布并实施,《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也于2014年颁布实施,法律是否落实,条例是否实施,京津冀本地相关部应加大非遗执法自查,评估法律实施情况,纠正和解决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保护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在京津冀文化协同一体化的背景下,可建立执法的联动机制,每个地区轮流牵头,对三地统一调配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开展联动执法,三地文化执法部门也可通过互相派遣执法人员到对方辖区开展联合检查,相互学习执法经验,对非遗法律、条例的实施起到落实督导作用。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应建立评估机制,京津冀可联合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和细则,对三地的非遗项目形成评估标准,三地联合对非遗项目定期进行评估,对照细则和标准,形成评估报告,打出评估分数,非遗项目保护有了明确的评估标准和监测体系,能更好的推动非遗保护工作。
三、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建设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可以通过联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为依托,弘扬传统地域文化,扩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影响力知名度,让非遗资源互通起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展览展示活动,积极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方式保护、传承,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形成良性传承发展;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实物,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系统化、常态化,面向公众宣传、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保护成果;大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的影响力,在有条件的中小学中,开设专门课程和组织相关课外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教学,增进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批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潜质的后备人才。
四、联合举办非遗项目交流活动
建立京津冀文化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载体,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平台,让各地具有地域性代表性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展示、展演,以联合展演、讲座、论坛、现场技艺切磋交流会等形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响力,一些传统的技艺得以展示,打造一批具有京津冀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比如在京津冀三地具有广泛基础的河北梆子、评剧、泥人张彩塑、相声、京剧、京韵大鼓、冀中笙管乐等非遗项目,充分汇集这些非遗项目,在每年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庆活动中,联合举办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弘扬地域文化,可以尝试比赛的交流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活动,与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有力衔接,不仅能够营造节日氛围,还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拓宽交流渠道,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五、发挥传承人的动态传承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示并不是单一的作品展,能够体现它的精神内涵的是以活态传承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是通过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展演,传承人的表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动态性。京津冀应多举办一些传承人技艺大赛,通过展演、展示非遗项目精湛的技艺,增加非遗项目的吸引力,同时也扩大了非遗项目的受众面。传承人共同展示技艺,可以与现场观众交流互动,现场传授简单的动作,让观众切实体会非遗技艺的魅力所在。京津冀联合加大力度保护面临濒危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切实地帮助他们收徒传艺,加强培养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防止传承人断层现象。三地可以建立传承人信息库,掌握传承人信息动态,可以尝试性举办异地非遗项目专业班和培训班,联合提高京津冀传承人补贴,规范传承人的职责,引导传承人承担相应工作任务,让传承人带好徒弟、积极与保护单位开展各种传承活动。
六、开展京津冀项目分类专项研讨
为了更好推动三地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找准不同类别的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本土专家、学者、传承人的作用,对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分类研究,联合举办召开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研讨会,从历史、科学、文化及现实价值等角度,挖掘发现同一类别非遗项目的价值点、价值量及保护要点,深化这些项目各个方面的保护理论,提高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传承水平,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方法,对一些项目的创新保护能达成一定的共识,建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确保三地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效传承,使三地的非遗项目协同创新,从纵向和横向上,非遗理论和保护实践向着创新型、深层次、理论高、范围广的目标发展。
七、形成京津冀一体化非遗保护网络
京津冀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传承脉络为一体,但是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还存在一定差异,各个项目发展空间布局各不相同,为克服这些不足,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打开界限,追踪溯源,把非物质文化的脉和络、经和纬有效连接,形成京津冀非遗一体化非遗保护网络。以某些核心非遗项目圆点,寻找这个项目所有覆盖的半径,挖掘文化内涵与相关遗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文化大资源,建立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其形成整体,形成京津冀区域的文化品牌。同时京津冀一体化非遗保护网络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与时尚、艺术与生活,为非遗项目融入当代、融入生活创造理论与发展的空间,用现代的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同时更容易吸引人,被人们所接受。京津冀还可通过整体性保护建立多类保护方式,形成与企业、大学、文化团体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保护体系,使非遗保护参与对象更为广泛,更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護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需求,同时也顺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规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京津冀城市文化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婀娜,丁乐.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可一马当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年1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