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19-03-09庞淑清
庞淑清
【摘 要】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精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与硬件配套不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论述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顺应时代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设教学资源库,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155-03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从近期看,“一带一路”旨在进一步推动西部开发与向西开放,通过加大周边地区与欧亚大陆国家的相互贸易,促进经济的共同进步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中国主要经由亚洲大部分国家及欧洲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贯通由中国南海至印度洋、太平洋国家。在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中,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势必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而“一带一路”背景下,经贸的对接又凸显了商务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急需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商务英语专业应当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商务服务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涉外商务专业人员和翻译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外贸进出口、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务助理和商务翻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过硬的语言能力,还储备有丰富的各领域商务知识,符合国家和地区现阶段的人才发展方向,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接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設以来,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与欧洲、东南亚的接触日益密切。在进行各项经济商务活动的同时,中国也大力宣传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商务英语自2005年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招收学生,起步相对其他学科比较晚,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定位相对模糊,处于摸索的状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精准。传统英语专业是商务英语的起源,商务英语从中分离出来,同为一脉,深受其影响。在人才培养上,偏重于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外语型人才。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倾向于对翻译技巧、翻译理论、英语语法结构等进行重点讲述,而对于商务领域的知识只做表面的学习,学生得不到实质的提升。哪怕是以实践为主、技能为主的高职类院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会出现偏差,不可避免地出现重文轻商,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的状况。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商务助理、文员、行政助理、翻译人才、传统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等。而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贸易催生了语言应用与商务技能充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不够精准的培养目标,没有严格匹配“海上丝绸之路”人才标准,致使现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对实际业务内容的认知,无法胜任工作岗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沿用了英语专业的大部分语言类课程,再相应地加入商务类课程,但从数量上看,仍然以语言基础课程为主,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从种类上看,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陈旧,横向覆盖面广,涉及语言、词汇、听说、翻译等多方面;选修课程相对单一,融入商务元素的课程较少。从难度上看,专业课难度纵深大,部分课程偏研究型,对口应用型本科,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实践课程授课偏理论,实训环节设置较少,只是停留在一个大概的体系认知上,课堂上的学习也只是针对一些基本词汇和知识,平时对商务实训疏于训练,在确实需要把商英知识用于实践时,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在实际的商务英语交流时捉襟见肘。
(三)教学资源与硬件配套不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主要对口技能型就业岗位,其教学跟不上时代岗位的需要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现状。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但离热门专业还有很大距离,在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教学资源和硬件配套设施处于紧缺的状态。如自学考试类线上资源库空白,对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资源提供不到位;专业课授课依旧以课堂教授为主,应用型课程平台没有普及,与“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脱节;硬件设施匮乏,如语音室、国贸实训室、模拟公司、贸易沙盘等未完备,难以为学生提供课程与实际操作充分融合的环境,使之无法切实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的教学资源与硬件的不足,会致使学生所学知识流于表面的情形,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无法达到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岗位需求,同时,也会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就业率偏低,有碍本专业的持续发展。
(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人数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各地高职院校要求不一,师资力量不平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主要体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老师多出身于传统的英语专业,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但对商务专业知识,如商务谈判、商务沟通技巧、国际商法等不甚了解,无法针对商务案例提供强有力的讲解;大多数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直接局限了教师运用有效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实训等活动;高职教师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在缺少内部激励和外部机会的情况下,缺乏自我提升意识。在“一带一路”商务人才需求下,跨专业、跨文化技能不足成了教师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绊脚石,“双师型”教师越来越紧缺。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顺应时代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中国目前已经就“一带一路”倡议与多个国家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此大环境下,商务英语专业肩负的责任重大,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更为精准地指向“国际”“商务”等关键词。培养目标应突出国际化的特点,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培养不仅具有全球化视野,能正确理解沿线各国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概况,了解相关国际法律与惯例,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沟通与合作意识的新时代人才。在此目标下输出的商务英语人才迎合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有助于加强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二)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输送方向首要指向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专业内部的当务之急是对老旧课程体系的更新换代,注重职业技能课程的增加和多元化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新的课程体系应以英语作为坚实的地基,在此基础上设置语言模块,如听、说、读、写、译;同时兼顾商务类课程,与商务实践技能模块密切融合,如外贸基础、商务知识、跨文化交流、国际商法。受“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在我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尤其是以深圳为首的南部沿海城市。据调查,很大比例的商务英语高职毕业生选择跨境电商作为实习领域和首份工作,而由此引申出来的专注于跨文化传播的新媒体领域也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可增开专业拓展课,开设“双语”或“全英”式英语与商务融合的课程,如在大二下学期开设进出口产品知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分析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与案例;在大三上学期添加与跨境新媒体相关的商务英语翻译、跨境新媒体营销课程,主要讲述产品信息的多模态翻译与跨境产品的营销技巧;在选修课上,可加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概况、商务接待与谈判等文化交流课程。把传统课程体系中落后的课程删除,加入带有“一带一路”元素的课程,更新教学模式,采用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微信公众号和QQ学习群,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与互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双重效应。
(三)建设教学资源库,完善教学设施。高校培养人才不能仅依靠教师这一单一的角色,还需要各方的软硬件支持,其中教学资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大大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从这个着眼点出发,在“互联网+”背景下,本专业应积极致力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一是建立线上和线下专业图书资源库。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让图书文献具有专业特点,主要包括外语类、国际经济与贸易类、跨境电子商务类、商务管理类、国际市场营销类、创新创业类、中西文化类、“一带一路”相关文献类和产品认证类图书和杂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国际惯例、行业企业技术规范和案例等。二是构建线上课程资源库。如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库、BEC考试真题、口语训练、网易公开课、Ted网上资源等。三是开发手机自主学习APP。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需要教学设备提供支持,如使用语言学科平台、课程新媒体技术平台、仿真商务平台等实训软件需要电脑设备网络都完善的实训室;模拟公司工作情景与业务流程需要仿真公司工作室,以及上文提及的贸易沙盘的讲解与运用都需要专业实训室的配套。只有完善了教学设施,才能给予人才培养最大帮助。
(四)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当前各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仍未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以北海职业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查显示,学生只有少部分符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需要,大部分都难以融入实际工作,无法与国际接轨。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说明商务英语师资力量较弱。本专业应研究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加强“商务型”“双师型”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水平与专业提升方面,一是定期给专任老师提供培训,增加省内外乃至国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如参与精品课比赛和研修班等,在切磋与交流下吸取优秀教学经验与教学案例,内化为自身能力应用在学生课堂上。二是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跨学科的横向学位学习,选修“一带一路”背景下热门的商科课程,如经济、管理、国际贸易、财务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在给自身专业知识添砖加瓦的同时,努力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往“双师型”方向迈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硕博学位,提高全面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方面,教师可通过寒暑假企业挂职锻炼、企业轮岗的方式加强积累。即真正成为一名企业里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积累实战经验与案例,更有效地开展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在实训教学方面,可以与对口企业、优秀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专任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教学,取长补短,创新教学模式,把企业所需的人才与技能需要更好地传达与教授给学生。
总之,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抓住机会,根据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城市的需要,发挥自身的商务特色,培养并打造出兼具针对性、实用性、国际性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毛帆陵.基于“一带一路”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2]李慧艳,周文岭,郭晓华.“一带一路”视域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
[3]刘军根.“一帶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43)
[4]李然.“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9(2)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