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乐体育”理论为依据的中职篮球教学研究实践
2019-03-08李健
李健
摘要:中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在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上已开始面临新的发展挑战。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方式,选取恰当的体育教学内容,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从快乐体育和中职篮球体育教学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上進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快乐体育 中职篮球 教学
一、“快乐体育”之内涵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体育教学的理论,有别于我们传统的纯粹的技能性体育教学或者某种一般性质的体育锻炼。它的研究关注点主要是激发学生本人内在的一种学习活动兴趣,为了有效激发、维持这一学习兴趣,需要引导教师在中学课程理论教学、个人人格魅力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一种综合性质的反思。
这种运动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篮球运动技能的有效学习,也能够有效促进在校学生运动和身心的发展,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熏陶学生个人道德情操。作为从日本引进的外来体育教学方法理念,“快乐体育”成功冲击了许多传统的中国体育运动教学方法理论,并逐渐发展得到中国教育界的广泛赞同认可。其教学内涵为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心态、轻松的课堂氛围学习情况下,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调动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自觉性与活动自主性,从而使学生达到快乐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快乐学习。同时,也是从促进学生自身个体人格发展与学生终身接受体育的重要意识形态出发,融入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是不断完善广大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广大学生思想修养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与也是教育学生思想的重要方法。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要充分发挥体育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的作用,让体育学校全体师生之间都能产生和谐、融洽的课堂生活学习气氛,使学生对篮球乐学。
二、中职篮球教学现状
体育学科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技术革新,却仍然无法彻底改变目前应试素质教育的这种传统教学体制。所以,很多普通中职大专院校的快乐体育课程教学都只是围绕着学生考试成绩、学分数的积累进行的。在进行中职学校篮球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和在校教师的体育绩效考核、奖金管理有着一定的直接联系,所以很多职业学校的篮球体育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无法真正起到强健在校学生心理体魄、提高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
三、以“快乐体育”理论为依据的中职篮球教学
(一)快乐体育改善中职篮球
只有通过对学习者在学习成功之处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以及物质鼓励,方能调动学习兴趣。“快乐体育”中,教师非常十分重视观察学生在获得成功时的心理感受,并发现学生在成功后更有自信心和更感兴趣参与学习的这种心理特点。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讲究团队协作的体育运动,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合作。某个队员一旦表现有负面的心理情绪,容易严重影响整个团队的整体氛围。快乐体育所强调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在集体性的篮球运动过程中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教师在研究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往往过于重视自身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往往忽略了全体学生才是真正的体育课堂教学主体,难免顾及不到全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变化反应。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集中学习和打篮球时,被动地去吸收篮球知识。学生对于学习和打篮球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未被充分挖掘,体育教师也没有努力深入挖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快乐体育”课程关注初中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变化与各种情绪反应,如懒惰、胆怯、反感等,教师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心理解决对策方法。因此,在特定情况下,教师充分运用“快乐体育”活动能及时有效地调节部分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化被动为主动。
(二)快乐体育的发展
职校部分学生对“快乐体育”的基本认识不够准确,致使他们在体育学习的很多时候主动性不高。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他们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快乐体育”所呈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学习运球时,学生在重复运球时的手指形状和力度、角度的动作,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到很难,进而逐渐对篮球的学习产生厌倦。为了避免这一现象,老师应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运球技术,在运球过程中,可以用足踏篮球,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并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在练习过程中,掌握了基本的运球技巧和运球动作。
四、结语
总之,“快乐体育”课将是我国今后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因此,增加运动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与成功,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趋势。中职篮球教学采用快乐的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篮球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感受到篮球所带来的欢乐,并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