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3-08孙洪浩

求知导刊 2019年4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摘 要:在课程革新背景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教育事业深入发展提供保障。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等的创新培养发挥着重要价值。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熟练运用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积极培养,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积极利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2-0041-02

引 言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教学理念进行积极更新,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多角度、全方位确保学生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教育教学应契合实际情况,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学生对社会更好适应能力给予保障,为学生不断进步和综合发展奠定基础[1]。

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课程革新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对学生课堂的主体位置给予尊重,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行明确突出,而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将自身的引导和指导等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协调、合作、配合等顺利完成教学。在具体教学进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史料等进行自主搜集和整理,而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主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讨论和探究,充分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例如,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开展前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发布相应的史料搜集任务,如教师可以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转折成就等任务布置给小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的资料对课本中的结论进行探究和讨论,进而由小组代表作具体阐述。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全体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和课程教学整体内容有了充分认知,同时学生通过自主的搜集和探讨,也实现了思维和探究兴趣的引发,活跃课堂氛围,切实保障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为学生思维开放、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大力提倡质疑,全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疑惑、疑问、质疑等是思维、思考等的源泉,而思考、思维才是智力的本质。对学生的大胆质疑给予鼓励,能够确保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也能为学生不同观点和看法等的提出给予帮助[2]。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质疑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历史教材中通过历史史实等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往往是基于权威专家和一些学者的观点而形成的,说服力很强,但是如果仅仅用教材中现成的观点束缚学生的思维,以灌输式的方式教授学生,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必然不能得以提升。教师应基于教材,提出突破教材内容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历史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还能够被推翻吗?”以此种具有质疑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使学生最终形成即便是没有辛亥革命,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极端腐朽的情况下,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也是必然的结论。运用这种质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探究当时的社会和时局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课程知识内容。在质疑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同时也是极具创新性的,围绕相应问题的提出,加之学生的探讨,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质疑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实现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启发。

三、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在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仍然沿用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和欲望等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激发,甚至有可能会逐渐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欲望等的调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此加以合理利用,确保为学生展现直观的知识,在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欲望。在直观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加以高效利用,确保基于直观情境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从古至今的交通和通信工具运用多媒体幻灯片或视频等形式进行播放展示,将时代的进步和创新进行积极展现。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过去不发达的交通和通信情况时,如果是你,你会运用何种方式为通信和交通提供便利”,教师可以循环播放幻灯片或视频,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确保学生在教师适当的思考方向指引下迸发出强烈的探究和创新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一些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先进创新实例视频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感受我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欲望得到强化。

四、开展趣味性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探究

调动思维的内在驱动力是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并对学习以及对知识探究等带来的乐趣进行切实体会,将探索的种子埋在心中,时刻保持着一颗具有创新探究的心,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创新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探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趣味性课堂教学基础上,确保学生的创新探究兴趣得到有效调动,为学生的创新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在教学“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的知识时,为了确保趣味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展,教师可以积极举办主体辩论赛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更新的利与弊主题内容进行探讨,组织一些学生进行分组探讨。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针对大众传播媒介更新的利与弊,不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内容,还可以畅所欲言地发挥,只要你觉得对,并且又能举例证明的都可以是利与弊的内容。这样就在调动学生的创新探究思维的同时,也能确保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深入且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同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夯实基础。

结 语

在高中歷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确保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以及探究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上,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发展等有一个质的飞跃。教师在教学时,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按照课程革新背景下的新要求,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上进行积极的优化和创新,以此确保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实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给予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曾卓珍.运用语音情境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17(21):16-17.

吴敏.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历史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5):148-149.

作者简介:孙洪浩(1984.10—),男,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