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蜗牛 遇见成长
2019-03-08徐燕
摘 要:生成课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我们引入并借鉴STEM教育理念,探索并研究生成课程的实施路径,STEM理念下的生成课程是充满能量的,它会激励我们为支持与培养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STEM;生成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3-0014-02
引 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说过:“学前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也应将儿童发展有效纳入社会需求的轨道,把STEM教育定位于幼儿教育的实践中至关重要。”我们借鉴STEM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展了生成课程“遇见蜗牛,遇见成长”的探索与研究。
一、捕捉幼儿兴趣点,寻找课程成长点
STEM课程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通过发现生产和生活中有趣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建立知识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的有机联系,拓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生成课程“遇见蜗牛,遇见成长”的研究也始于一次生活中的偶遇[1]。
某天户外活动,在山上幼儿们突然都围到了围墙边,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有些幼儿手中拿着蜗牛跑了过来,他们询问教师能否把捉到的蜗牛带回去,看着幼儿们渴望的眼神,教师欣然同意了。在回教室的路上都能听到幼儿讨论的声音:“蜗牛真好玩!我以前也见过蜗牛的。”“教师,蜗牛吃什么啊?”“蜗牛的身体软软的,一碰它就缩回去了!”“蜗牛的家在哪里?”“我知道,那个壳就是它的家啊!”……对于蜗牛,幼儿们的问题不断,幼儿们的兴趣、探索的欲望也得以萌发。蜗牛的热点一直在幼儿间存在着,于是一场基于STEM理念下强调探究、设计和创造的实践性的生成课程拉开了序幕,幼儿们也希望通过进一步探索研究蜗牛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二、了解幼儿原经验,架构课程思维导图
蜗牛被带回教室后,我们把它放到了相应区域内,幼儿们不时地会去观察它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关于蜗牛的话题。有了幼儿的热点研究对象——蜗牛,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去研究?从哪方面去研究?研究什么?遵循STEM课程开发的原则之一“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及水平”,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鼓励幼儿做一份经验的梳理,对关于蜗牛的原经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已经知道蜗牛的哪些知识?以及还想知道蜗牛的什么知识?幼儿通过思考,要将自己的已知经验和疑问在调查表里表达出来,还要通过一些形式,如画图、剪贴画、拼贴等进行记录。之后我们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细致地分析幼儿的已知经验,以及他们想知道的未知问题及答案,在对这些都进行梳理后开始记录统计,以确保开展的课程适合幼儿的能力与知识水平。
经过之前的数据分析后发现问题和聚焦点:幼儿对蜗牛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两大方面比较感兴趣。对于这些幼儿想知道的,我们预设开展了一些集体活动、区域游戏,甚至家园互动,形成了初步的思维导图,以此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解答幼儿心中的疑问。
三、追随幼儿发展需要,调整课程开展方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标准,结合运用STEM理念,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助推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当然,幼儿的兴趣点并非一成不变,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新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方向,我们要紧跟幼儿的步伐,及时调整课程开展的方向,满足幼儿的需要。
故事1:设计蜗牛新家。
饲养要开始了,那蜗牛要放在哪里呢?幼儿们想到了要给蜗牛安家,什么样的家才适合蜗牛呢?幼儿们分组开始进行讨论和设计,每一组的幼儿都设计了放置的容器。第二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设计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了蜗牛的家。这些容器是不是适合来饲养蜗牛呢?幼儿们在尝试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纸盒被咬了、有的盒子看不见蜗牛、有的盒子上面没有洞。针对这些问题,幼儿们再次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最后大家决定重新帮助蜗牛设计一个新家。于是幼儿们重新进行了设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各种纸盒,利用剪、撕、贴、组合等各种方法,为蜗牛设计了一个舒适的家。有的纸箱特别大,幼儿们自发组队合作完成。蜗牛不喜欢太阳晒,幼儿们就给房子加上屋顶;蜗牛需要透气,幼儿们就给房子挖几个窗户,窗户的大小也要考虑好,不然蜗牛会爬出去;蜗牛喜欢潮湿,幼儿们就预留一个“门”方便给它们喷水;为了方便观察,房子的底部要换成透明塑料盒……有了生活习性的知识基础,幼儿们在设计房子时也把这些知识都融入自己的设计里面。在给蜗牛设计新房的过程中,幼儿们边思考边动手,自发地合作,轮流使用操作材料、进行自我评估等,最终解决问题,这也是STEM课程中的核心特征。
故事2:蜗牛有多大?
一天,几个幼儿正在区域里面观察蜗牛。牛牛指着一只蜗牛说:“我这个是蜗牛哥哥,你们的是蜗牛弟弟。”果果一听立即说:“才不是呢?我的蜗牛比你的大,我的才是哥哥。”到底哪只蜗牛大呢?幼儿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牛牛认为:蜗牛的壳大就是大的。果果认为:大人都比较重,我们只要称称哪个蜗牛重哪个就大。小宇则认为:哪个蜗牛的身体长,哪个蜗牛就大。牛牛提議:“要不我们去测一测吧。”几个幼儿一拍即合,他们到科探区找到电子秤、天平、直尺等工具,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幼儿们边操作边记录,等到记录完成后,他们发现还是没办法确定到底哪只蜗牛大。在区域分享的时候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更多幼儿的关注,我们鼓励幼儿们自己调查寻找答案。幼儿们通过绘本、网络、视频等多种途径去探索、了解蜗牛的年龄,他们了解到:同种蜗牛的大小可以通过壳上的螺层来判断。最终,幼儿们通过数蜗牛螺壳的层数找到了最大的蜗牛。利用工具测量蜗牛是幼儿们自发生成的游戏,这就涉及Technology(技术)、Mathematics(数学)、Art (美术)的交叉融合:怎么测?用什么测?如何记录?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测量,让他们兴趣盎然,在玩着玩着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有关蜗牛的更多知识。
结 语
对于蜗牛课程的开展,我们秉承陈鹤琴先生“一切课程都是幼儿自己的”精神,将STEM理念贯穿始终,采用了课程跟着幼儿兴趣走的手段开展,将整个课程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幼儿陆续发现蜗牛的秘密,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去探索和发现。蜗牛已经成为幼儿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他们能够主动给蜗牛喂食、清理粪便、带回家饲养,这发展了他们长期观察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坚持等品质,以及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责任心。“遇见蜗牛,遇见成长”的课程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体验、探究STEM课程的初心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王丹,徐时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4):126-128.
作者简介:徐燕(1985.11—),女,江苏常州人,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