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3-08杜杨铭
杜杨铭
摘 要:突发事件特别是大型突发事件爆发后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进行救援,军队与地方都是救援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资源的分散与条块管理这就需要加强资源的融合,本文首先从剖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存在问题入手,然后给出对策。
关键词: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要在救援中发挥整体优化的作用,就要从整合资源入手,现阶段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散成各自模块,亟待加强融合,本文首先从剖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存在问题入手,然后给出对策。
一、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存在问题
1.政策法规不完善,权责不清。首先,我国现有的物流法规制度国家出台较少,而地方自行制定颁布较多,制约作用规范性较弱,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应急物流的立法涉及到政府和部队的部门众多,法律法规易出现冲突,因此需要整体协调、统筹规划。
2.联合演练不够,主动融合较少。近几年的抢险救灾中被动融合的占多数,主动融合太少。由于平时军民融合程度不高,平时缺乏演练,当有抢险救灾任务需启动应急动员机制时,准备时间较长、响应速度较慢。
3.信息传递效率低下。首先,部队物流保障信息主要通过内部渠道传递,地方相关部门无法在第一时间精准获知信息,只能采取预测的方式完成救灾保障准备。而当灾情信息传递到执行机构时可能任务已发生变化,导致预测偏差大,保障效益不高。其次,保障后期融合过度,重复保障导致物资堆积如山。再次,军民物流保障要素信息交互融合程度较低。国家储备、军队储备、企业储备及零售商库存等救灾物资数据信息还分分布在各自机构内部,不能适时的进行交互;由于交通等方面的资源数据还没有整合,军民融合式的动态调度还难以实现;军民仓库 数据信息在我封闭的较多,信息交互通道没有完善。
二、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系统对策
1完善融合式发展政策法规制度
法律法规是约束和规定军民双方职权范围的有效工具,因此推进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2 加强应急物流实战化联合演练
(1)加强军民物流联合指挥训练
突发事件情况紧急,指挥机构的决策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应急物流保障行动的效率。所以必须加强军地两方指挥员和物流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与业务技能训练,抓好极度复杂情况下军民应急物流联合指挥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全天候作业能力,确保能够快速反应、高效指揮、精确到位。形成部队力量与地方力量的协同和衔接密切有序的军民物流保障整体合力,提高军民联合应急指挥能力,满足应急物流高效运作的多方面要求。
(2)加强物流技术人员联合训练
由于融合式物流保障涉及到军民两方面的协调工作,虽有制度作为前提,但是军民双方对彼此的物流保障工作流程并不熟悉,而且在应急物流保障活动中,物流技术人员的联合行动至关重要。因此,要提高军民联合应急物流运作,就要加强军民物流技术人员联合训练,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实施实战化的人员紧急抽组与编组训练,对部队和社会物流技术人员加强应急理论的学习、技能训练、心理培训等针对性训练,提高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加强军民通用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要实现信息共享,关键是加强信息一体化建设,搭建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平台[2]。在以往的经验中,应急物流保障活动常常因军民信息交流不畅通,致使保障效率低下,造成保障不到位或造成保障过剩。搭建军民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基础数据的快速收集与分析,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可以实现应急物流电子数据交换,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应急物流状态的实时跟踪等[2]。应急物流军民融合要在高层次上实现物资供需信息交互,这是实现融合的纽带和基础。加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军民通用的复合型应急物流技术人才。专业人才是实现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军民两用应急物流管理人才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要把培养适用于现代化物流管理的武警后勤保障人才作为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发展的战略任务;其次要和地方密切的交流,健全军民融合应急物流管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系统的对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教育进行统筹规划,适时组织地方物流人员参加部队应急物流演练。
二是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并规划军民应急物流保障信息化建设。将武警部队应急物流保障纳入国家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军民同步建设应急物流保障信息化体系,使军民融合发展合理统一,协调一致。
三是使用高新技术建设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采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综合集成技术,卫星通信应用技术,智能查找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等,加强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实现应急物流保障过程每个要素、各个环节的全程跟踪,精确显示实时参数数据比如:运输工具的类别、数量、位置等。
四是军民双方的物流机构实现信息化协调。由于军事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军队与外部无法实现完整的信息交流,但却需要实时掌握大量的外部物流信息,这就需要在基于物理隔离的基础上,设置专用的数据链接接口,使军民双方的信息交互安全性得到保证,从而有效进行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左小德,应急物流管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凤忠,于殿祥等.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