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赋的原因对托尔维尔民主思想的启示
2019-03-08袁玲
摘 要:天赋的或者偶然的原因与一个国家、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因素。本文以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为蓝本,并着重对其思想的天赋原因进行探讨,阐述了北美独特的地理环境(地理因素、先天特质和环境因素)是维护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基础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自然环境 民主 民主共和制度
天赋的或者说偶然的原因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环境,一个国家、民族的产生或离不开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帝所赋予的一切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的文明离不开外在环境的作用,其特殊的环境条件造就其文明的产生、发展。托克维尔认为北美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美国的文明,造就了新时代、新民族,虽然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处于无法忽视的基础性地位。他着重在本书中描述了北美的外貌,谈及自然环境在维护美国民主共和制度中所起的作用。美国民主制度的维护可以归结于三个方面:上帝为美国人安排的独特的、幸运的地理环境;法制;生活习惯和民情。[1]351在这里可以看到,托克维尔把地理环境放在第一的位置,即基础位置,说明了天赋的原因所起的作用。
一.北美天赋的自然环境
任何国家民族的产生、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美国也不例外。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开篇第一章就描述了北美的外貌,以地貌形态,山川河流作为着眼点,从大西洋东部,一路向西,穿过大森林,来到密西西比河谷,这里是莽莽的草原,住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托克维尔将北美分为两个区域: 一是没有高山、深谷的平原地区;二是 凹凸不平的地区,夹于阿勒格尼山脉与洛基山脉之间。
北美的地理环境有着让人一目了然的总特点。北美的河流、山川、陆地和河谷都分布的条理有致。在这个简单而壮观的布局中,可以看到多变秀丽的风景。 北美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复杂,五大湖地区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矿产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便利。北美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长河,它被称为上帝眷顾的最佳地点,然而在之前,它是一片荒漠。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100多名清教徒由英国出发,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美洲,建立了北美第一块殖民地。而在这块不毛之地,最后独立和诞生了由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的国家——美利坚台众国。今天,这里依然是实力的中心。
北美的自然外貌与南美的外貌有着很大的区别,南美大陆就像“诗人笔下的仙境”,拥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具有着辉煌的外表。而在北美,一切都是庄严肃穆的。或者说这里可以使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而南美可以使来到这里的人们得到感官的享受。在北美居住着许多土著民族,但是托克维尔却认为他们只是具有所有权,暂时住在那儿,等待真正的主人到来,从欧洲人踏入这块领域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灭亡。
二.天赋的原因对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维护
托克维尔认为美国的民主表现在身份的平等、公民的自由以及公民的民主理念和精神。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而其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维护,他归结为三点:天赋的地理环境、法制以及生活习惯、民情。
从地理环境看,美国地大物博,得天独厚,仿佛着上帝赐予的沃土,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候适宜,降水适宜,远离欧亚大陆,没有外强的侵略和干扰,这使得美国人可以在这块处女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建立新的民主社会。天赋的原因主要包括美国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外邻;美国没有巨大的首都(华盛顿)等。可以将其概括为地理因素和先天特质、环境因素。
地理因素分为两方面。首先,美国西邻太平洋,东邻大西洋,没有强大的外邻,这表明美国没有外邻的侵略,不用担心战争带来的灾害。这意味着他们不会过分崇尚军事和武力征服,不需要建立庞大的军队作为支撑,也不会征收庞大的税收给人民带来负担。其次,美国没有对全国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首都,只有许多规模基本相当的城市。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仅177平方公里,人口少,内部没有强大的商业经济,因而不是经济中心,只是政治中心,是满足政府正常运作的城市。托克维尔认为,巨大的首都在政治、经济上是不利的,会使其他城市服从于其领导,导致不公正。首都的绝对优势会给美国的民主制度带来巨大的威胁,古代的许多共和国家由此灭亡,现代的许多国家也正在犯着相同的错误。而美国能在今天依然强大,其民主共和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首都没有绝对优势是使其民主共和制度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先天特质和环境因素。先天特质指美国人生而有幸和生得其所的特质。这种特质是美国人的祖先带来的,漂洋过海的成员上岸之前就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将资质和身份平等带到了这里,这些特质成为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的条件。环境因素是指美国建立的这片土地,当第一批移民者来到这里之前,这里是未经开采的处女地,地大物博、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学会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垦种植、建立新的殖民地。后来他们向这块大陆的中西部地区迈进,建立新的辉煌。同时这片土地地广人稀,极大减少了土地带来的问题。托克维尔认为当土地被分割地过于分散时,就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样会带来严重的灾难。然而这种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并没有发生,主要是源于美国地广人稀的特点。他强调了美国的先天特质和环境因素是美国民主产生的物质基础。
托尔维尔认为天赋的外在环境、法制及民情是维护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基本因素。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被多数人所认可的,是重要的基础作用。
南美的地理环境与北美相比其实更加优越,但是西班牙人统治下的南美洲却未建立民主制度,反而人们的生活更加悲惨,“自然环境不仅未能给南美带来北美那样的结果,而且使南美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自然环境差的欧洲了。”[1]390这里说明了自然环境、法制及民情三者之间有作用大小之分,各自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同的,主要是法制和民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里主要阐述地理环境的作用,尤其是造成南美与北美差异的地理因素。
从地理上可以知道,南美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块平原比它更加肥沃,没有哪一條河流比亚马孙河更长,没有哪一块区域的资源比亚马孙丰富。可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南美洲却没有建立起民主制度,而是由北美建立起来。托克维尔更是发出来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南美诸国更悲惨了。明明受到了上帝的眷顾,却成为悲惨的地方。这里仅从天赋的自然环境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在民族性格、民族制度研究中的合理性。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2]孟德斯鸠则把这项研究推向极致,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里人们的气质、性格、风俗习惯、道德传统,从而决定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制定何种法律。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详细地描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不同的气候会导致人们气质性格的不同,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容易形成冷静睿智、勇敢、豪爽等良好的性格品质,这种性格易建立自然的民主政体。而炎热气候的人们易懒散,更加注重感情的享受,这容易被压制被奴役。他还认为土地的肥沃程度会对人们的性格及国家的制度产生影响:土地肥沃地方的人们由于不担心物质资料的短缺而更加柔弱、懈怠,易被奴役,产生专制制度;而土地贫瘠地方的人们为了生存更加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而且他认为地形地貌(山地、平原、盆地等)也会对人们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制度的建立。
托克维尔认为外在环境、法制和民情是维护美国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地理环境这方面受到了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虽然这种思想过于绝对化,但不得不承认美国的产生和发展印证了这一点。美国处于两大洋(大西洋、太平洋)之间,没有强大的外邻,与外界联系较少,因此不用担心被入侵被压迫。美国的产生和多民族移民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大熔炉”式的国家,大量移民对美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作为新大陆的美国,没有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接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形成等级有序的社会制度,人们天生就有浓厚的平等意识。所以天赋的自然环境对于北美和南美的差别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北美的美国建立、强大起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三.天赋的原因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托克维尔对天赋的地理环境在美国民主共和制度中的作用做了阐述,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自然条件有助于民主的产生,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条件。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都是维护美国民主制度的原因。对于三者的顺序,他认为:法制的作用比自然环境大,但是民情比法制的作用大,民情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假如那些具有民主的社会情况的国家只能在地处荒凉地区的时候才能保持自由,我们对人类的未来命运只好绝望了,因为人类正在迅速地走向民主,而荒凉地区也快要住满了人。”[1] 395所以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基础性的,并不能决定其发展。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即使是同样的自然环境,也取决于不同人的运用。为了印证这一点,他将美国与南美、西欧等其它国家的民主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其实美洲都具有产生民主的条件,南美的自然环境比之北美更加优越,然而民主制度得到了英裔美国人的维护,而南美的人们却没有维护民主共和的制度。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还形成了有利于民主健康发展的社会条件。这些条件促进了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也使具有先天特质的公民习惯于这种民主制度的统治。
所以天赋的自然环境对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维护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仅仅是一个基础的作用,但同样是不容忽视的。总之,地理环境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因素,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钥匙。
结 语
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地理并不创造技艺和习俗,它只是给你机会或不给你机会。”[3]古希腊人借助天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文明。在北美的这块土地上,天赋的原因,即地理环境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人们开拓进取、发展经济,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美国。而这一切,皆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托克维尔.托克维尔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希罗多德.历史[M].王嘉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羅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袁玲 (1991—),女,安徽合肥,安徽外国语学院教师,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