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

2019-03-08杨润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发展态势中国经济新常态

杨润

摘 要:新常态是当代中国最热点的经济模式,自2014年提出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新常态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常态”的转变。广大的经济学者不断研究新常态理论,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转变添砖加瓦。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国经济 发展态势 结构动向

前 言

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目前不甚明朗,我国改革步伐稳步向前,目前阶段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新常态应运而生,習近平主席提出这一理论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发展方向,指明了发展道路。顾名思义,新常态就是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期走向可持续性中高速增长的经济状态。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万千,我国在近几年的经济改革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和经济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2014年,习近平主席以河南考察为机会,把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为新常态,这成为我国学术领域对经济形势最权威的总结和归纳。中国发展仍然处在关键的战略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我们要增强信心保持平稳的心态,稳中求进。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态势较好,各项经济指标比较正常,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中心地位没有动摇,重工业在国家GDP占比逐年下降,我国把新技术的发展摆在首要发展位置,国家经济可持续性中高速发展[1]。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2.1民生问题常态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政府在民生方面担当大任,不断出台新的符合经济形势的民生政策,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新常态的本质是提高质量,即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稳定物价,使民生更有保障。就2018年来说,政府在民生领域出台了多项举措保障民生。比如,10月1日,国家税务局把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改革实施首月,人民的纳税负担减轻了316亿元,直接减少了6000多万的纳税人数。由此可见,国家出台民生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中的常态[2]。

2.2服务产业密集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发展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阶段的各项工作已经完成,密集型服务业所需的消费需求已经初具规模,当前密集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高水平旅游、特色餐饮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等领域,行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公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发展服务密集型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贡献巨大,例如解决当前的雾霾问题等。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在新常态下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7年第三产业的营业额增加值为42万亿元,增长率大约为8%,服务业密集化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3居民购物网络化

中国的互联网购物自2012年以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到2018年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家互联网购物巨头一起发展的局面。淘宝、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在新常态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拓宽业务范围,中国的居民网络购物总量稳居世界前列。新常态不仅是国家工业的发展状态,居民对经济的贡献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动力。居民购物网络化在新常态下不断出现新的发展形势,物流行业的发展缩短了购物的时间成本,民众更加愿意网络购物,网购已经成为新常态下不可遏制的新型经济领域[3]。

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动向

3.1 产业结构转向新兴产业

新常态下国家加大了对高污染企业的改革力度,大力减少高耗能污染企业的占比,投入资源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关键因素。党和国家在新常态下积极作为,不断建设新的科研机构,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鼓励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学习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不断加大对新型产业的政策扶植力度,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特征,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数据显示,2017全年新兴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不断发展壮大。

3.2 地区结构转向乡镇农村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仍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借助改革的大潮蓬勃发展,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由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衰落了。新常态下国家提出了复兴农村经济的口号,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几年的发展,乡镇经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也是由乡镇自身集团作战的优势决定的。首先是在我国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例由原来的3:1转为了1.9:1,农村人均的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多;其次,数量繁多的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速贡献度达到了55%。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决定了我国新常态下,随着乡镇经济的复苏,地区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3.3 经济增长注重依靠内需拉动

新常态下我国积极实施需求侧改革,应对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结构不合理问题,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升,消费的作用逐渐突出,2017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从 2010 年40%左右提升到2017年65%,消费已经发展成为新常态经济下的重要力量。

结 语

总而言之, 在经济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变化和出现新的经济问题,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是处于不断优化中,国家也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这对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我国在新常态下,应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沉稳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孔繁永.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商,2016,(第27期)

[2] 李媛,陈常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第19期)

[3] 李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第11期)

猜你喜欢

发展态势中国经济新常态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
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