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办法探究

2019-03-08彭欣悦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师资教学方式

彭欣悦

摘 要:在教育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切实提升阶段上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教育实践活动中永远值得思考的命题。由于语文学习的基础性和母语的积极性缺乏导致语文教学很难进行,本文旨在在大方向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师资

辅助设施。

前 言

花起花落之间,天地曾不能从一瞬,世间万物,沧海变桑田,亭阁屹立成大厦,敢向世间万物,有何不曾变过?那便是对文字无穷变幻之艺术的不懈追求:看屈夫子“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仰天长歌,在世俗浊流中拂袖而去;再看那闲庭中,苏轼拂襟叹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微风将他这爽朗由笑声捎了去,直到繁花似锦的远方。汉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有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清新、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郁邑,那一叶扁舟之上,可不是东坡居士在与友人一唱一和?那岳阳楼之巅,是范仲淹在朗声念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汉语言文字世界是如此精彩瑰丽,以致后人不禁探索、传承。然而当今世上,烟花易冷、灯红酒绿,诱惑太多,语文愈发显得像一门“无用之学”,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如何在本枯燥无味的基本功积累过程中提高趣味性?如何在看似高不可攀的进阶道路上精准指路?在探索与传承过程中,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以下是我的探究内容:语文学科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办法探究 。

问题一:学生普遍对于汉语言文字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策:运用多元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勾起学生兴趣。

当今的汉字与古代、现代汉字有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字中古诗版块时,因无法理解文学的深层意蕴,认为文字枯燥,无可避免,这便需要老师尽已所能,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然后享受学习的过程。培养兴趣的方法之一,便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上多做一些处理来还原诗境,使学生能够领略到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清新瑰丽、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伟壮阔、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恬淡。使学生充分调动眼、耳、口、手、心,使之配合,让这诗情触及心灵深处,时间一久,自然兴趣得以培养。伴随着“国学热”的盛潮,不少电视台推出国学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学校可统一在闭路电视内播放,以达勾起学生学习,汉语文字兴趣的目的。

问题二: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应部分内容难以理解透彻。

对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平均水平,调控教学速度,由浅入深。

部分学生反映,上文学探究课像是在经历一场“穿越秀”,前一秒还在温润和畅的洛阳街头,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然而下一秒便进入风雪交加的塞外,看那“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如此穿越,让学生在语言上对于任何情感的体悟、知识的吸收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构成一条完整的知识架构,学来固然有些许吃力。要攻破这一难题,需要老师与学生通力配合,毕竟,一个人的独角戏可不好唱,学生听讲时全神贯注,老师课后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计划不可过于紧迫,也自然不能太松驰,在探索、合作过程中不断改进,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问题三:学生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探究时,没有专业老师辅导,极难有重大进步。

对策: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或采用远程视频教学,使学生与文学大师面对面交流。

汉语言文字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阅历高,眼界宽的人所掌握的知识就可能越多,大多数学校教师的职业中心都放在教学上,对于汉语言文字的深入探索可能不及高等学府教授们的建树大,无法回答学生们深奥的问题,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此时,寻求外来支援,与对语文有专项研究且专家云集的大学合作,既可以直观地弘扬汉语言文化,又可以为中学生解答疑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与大学合作的方式我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定期开展专家讲座、采用远程视频教学方式。

问题四:地方图书馆藏书不全,辅助设施不齐全,给学生查阅材料,自主解决问题带来阻力。

对策:联通共享全国文库,互通网络资源。

若你想深入探究《平凡的世界》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启示哲理,就得了解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地理知识,以及考究写作的时代背景;若你想对《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与楚雁潮相爱却不得相守的无奈不甘,那必须得了解那个时代里少数民族的风俗风情,在文化中,要吃透一部书籍,探究汉语言文学,就必须在延伸的千千万万书中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光靠自己个人不太可能将所有文献收入囊中,查阅资料最佳方式便是进入图书馆,然而由于部分图书馆藏书不全,不少中学生在深入探究过程中因不可跨越的财力、人力、物力,鸿沟而中止研究,如此岂不太可惜?所以图书馆需完善资料,建立全国资源文库共享,网络互通资源中心,利用互联网时代“共享”的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佳、更丰富的“研学环境”。

结束语

云舒云卷,诗词犹在。且看李清照“明媚微笑、轻启珠帘,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却望志摩先生“轻轻踱步于康桥之上,脚步轻轻,拂手轻轻,离去悄悄,默默无声”,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蝉嗓鸟啼,词韵仍旧。听,琵琶女在轻拢慢捻调大弦,拨小弦,促得“此時无声胜有声,闻道木兰当户织,唧唧复唧唧,汉语言文学里有春日暖阳,亦有八月飞雪,正视并想办法去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便可引领莘莘学子领略这大千世界之精彩纷呈。不才在此提出上述几项策略,谨供各位师生在教学或学习工程中参考,意在抛砖引玉,在语文学习的发展道路上集思广益、勠力同心。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师资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